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51

  “这些趁火打劫的家伙。”代善的一口钢牙差点就被咬烂了,锦州城的明军也太卑鄙了,先前外面那支明军还没来的时候连个屁都不敢放,只会躲在城墙后面瑟瑟发抖,现在看到自己吃了个败仗就迫不及待的跑出来捡便宜了,要不是估计城外那支明军还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自己分分钟可以把他们吃掉,可现在嘛……
  一想到这里,代善的心就忍不住要喷火,好几次他都想下令发起反攻,但最后还是被他压制了下去,理智告诉他,如果他真的下令反攻的话搞不好今天这一万多正红旗和蒙古精锐全都要折在这里,他使劲压制住心中的怒火从嘴里喷出了两个字。
  “撤军!”
  “呜呜呜……呜呜……”
  凄凉的号角声响彻在天空,后金的大军开始撤退了,不过后金军撤退得也颇有章法,他们是步甲、马甲和辅兵以及包衣先撤退,然后是机动性最强的四千蒙古骑兵殿后,他们的动作也很迅速,一刻钟后后金大军的身影向开始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看着消失不见的后金大军,杨峰轻叹了一声,他不是不想追击,而是他的部队几乎全都是步卒,根本就没有能力追击敌人,这是步卒的天然劣势决定的。如果真要不顾一切的追上去只要女真人一个反冲锋或是让骑兵牵制骚扰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杨指挥使,孙督师过来了!”一旁响起了熊廷弼的声音。
第二百一十六章
萧条的锦州
  “杨参将,孙督师过来了,咱们赶紧上前迎接一下吧!”
  熊廷弼看着一旁的杨峰,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刚才的战斗他都在后面看到了,他之所以一直不露面是因为经过这些天的接触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杨峰这个人跟大明其他武将不同,他是不会甘心屈居人下的。
  别看自己当上了辽东经略,但却没有任何一点可以制衡他的办法。断粮饷?别开玩笑了,人家的生意遍布了南京周围几个州府,能一手建立起这么一支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军队的人会缺银子么?用上级的身份强行压制?人家手握重兵会怕你这套?惹恼了对方,人家直接不甩你了,你能把人家怎么样?总不能出动大军镇压吧,那可就成了真正的蠢货了。
  杨峰没有理会旁边这位的复杂心理历程,他和熊廷弼一起上前,很快前面就走来了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被一群将领拥簇在中间的老人,这位老人身穿绯袍腰缠玉带,头上带着乌纱帽,胸前的补子上绣着锦鸡的图案,只见他来到了自己面前停住了脚步。
  看着这位面容清瘦的老人虽然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但一股不怒自威的压力却从他身上传了出来,给人以一股莫名的压力。虽然在他的身后还站着一群将领,但他愣是给人以一种除了他你不会注意到其他人的感觉。
  “啧啧……这位老爷子还真是挺牛逼的,不愧是能在华夏的历史上留下大名的明人啊。你看看他现在的官职吧:太子少师、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辽东督师。这样的头衔算下来,放在后世转换一下妥妥的就是国务院总理、国防部部长、兼大军区司令的大牛存在啊。”
  杨峰心里啧啧称奇,但动作却不慢,赶紧上前一步单膝下跪大声道:“末将大明南京江宁卫指挥使、江宁参将杨峰奉旨前来辽东驰援,参见督臣大人!”
  一旁的熊廷弼也躬身拜道:“下官辽东经略熊廷弼见过督臣大人!”
  熊廷弼捋须含笑看着两人,双手虚扶了一下,等到两人起身后才说道:“两位请起,今日两位大人立下如此大功,本官一定向圣上禀明,为两位请功!”
  “谢大人!”
  熊廷弼大喜,刚直起来的身子又拜了下去。
  一旁的杨峰先是有点不解,这功劳是哥们立下的,你熊廷弼在正常战斗中唯一充当的角色就是观众而已,关你什么事。不过杨峰来到大明已经大半年了,转念一想立刻就知道了,感情孙承宗是认为刚才的战斗熊廷弼也参与指挥了,功劳自然要算他一份。
  虽然有些不甘,不过杨峰也不是小气的人。熊廷弼这个家伙虽然一路上不是透露出试图招揽自己的意图,不过杨峰拒绝了他的招揽后熊廷弼也没有生气。
  最重要的是杨峰在熊廷弼的身上并没有看到这个时代大明官员身上那种特有的贪婪和暮气,而且他前些年担任辽东经略的时候那也是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最后还被人冤枉打入了监狱,要是没有自己在朱由校的耳边吹风,这家伙的坟头都应该长草了,现在这个功劳分他一份就算是补偿他吧。
  说完后,孙承宗又将目光看向了杨峰目光里透露出欣赏之意,“杨参将,说实话刚才那一幕着实是出乎老夫的意外啊。老夫前几个月便给陛下上了折子,请求陛下派援兵增援辽东,原本老夫想着只要那些援兵的本事不是太差就行了,没曾想今日之战果却是大出老夫的意外啊,哈哈哈……”
  说完,孙承宗大笑起来,模样十分的高兴。他身后的众将纷纷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惊讶之色,孙承宗来辽东已经好几年了,一直都以治军严谨而著称,加之为人洁身自律,身上天然就透出一股不怒自威的神态,很少有表情外露的迹象,象现在这样的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看来他对于这位年轻的杨参将还是重视啊。
  杨峰朝孙承宗躬身施了一礼,“督臣严重了,末将不过是侥幸打赢了一场仗而已,不值得您如此赞誉。”
  “诶……”孙承宗大手一挥,“你也不必过份谦虚,老夫来辽东数载,跟建奴交手的次数也不少,但象今天这样畅快淋漓的战斗还是第一次,此番老夫必然向陛下替你们请功!”
  说完后,孙承宗又转头指了指身后的众将,“来来……老夫替你引荐一下辽东诸位同僚。这位是都督佥事兼大凌河总兵赵率教,这位是副将祖大乐,这位是前锋营副总兵鲁之甲,这位是……”
  一连串的介绍下来杨峰只记住了两个人,那就是赵率教和祖大乐。前者在历史上是文武双全,忠义贯日,只可惜历史上在驰援三屯营的时候遇到了猪队友,总兵官朱国彦愣是不肯开城门放他这个援军进去,最后被飞来的箭射中身亡,全军覆没。后者本身没有名气,但他有个牛逼的堂哥祖大寿,这家伙原本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的,只可惜投降了满清最终晚节不保。
  杨峰跟众人一一见礼,这些将领都很客气,跟杨峰说话的时候一个个都面带笑容,这反倒让杨峰感到有些不对劲,难道这个时代的丘八觉悟都那么高,要让他这个远道而来的人感受一下袍泽兄弟的温暖?
  还没等杨峰想明白呢,孙承宗便招呼他和熊廷弼带着部队进城。杨峰无奈之下让褚茂光带着五百人留下来打扫战场,自己带着队伍和孙承宗入了锦州城。
  入了城后,杨峰习惯性的打量了周围的街道。作为一座北方城市,锦州的街道明显要比南京这些江南的城镇要显得大气,具体显现在街道的宽度上。锦州的城市街道明显要比南方的城市要宽阔不少,就象杨峰正在走过的这条不知名的大街,整条大街足以让十多匹马并排行走,这在江南的城池里是很难找到的。不过江南的人气也是这里难以比拟的,杨峰在街道走了那么久,只是看到了聊聊几个行人,他还不时发现从街道两旁的院子围墙、窗户或是门缝里不时会探出一个脑袋在悄悄的打量着他们。
  “这就是锦州么,人丁可真萧条啊。”杨峰如是想。
第二百一十七章
分功劳
  华夏的官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讲究上下尊卑等级森严,孙承宗作为辽东最高的军政长官自然要走在队伍的中央,熊廷弼作为重新上任的二把手则是跟在他的身后,至于杨峰别看他刚才打了个大胜仗,但若真抡起身份地位来他这个小小的参将只能老老实实的跟在前头一大堆的总兵、副将的身后,至于他手下的那些千户百户根本就没有资格混进这支队伍里,只能老老实实的跟在大部队的后面。
  看到杨峰好奇的打量周围,一个声音在他旁边响起:“杨大人,您还是第一次来辽东吧?”
  杨峰转过头去看到对方,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原来是赵大人,下官确实是第一次来辽东。”
  赵率教很是关心的问:“感觉如何啊?”
  杨峰不假思索的说:“地广人稀,实在是太过清冷了。”
  “是啊!”赵率教轻叹了一声:“确实是太过清冷了,原本咱们大明在辽东的汉人还是不少的,大明于于洪武八年开始在辽东共设25卫2州,到了万历年间在辽东的汉人更是达到了两百多万,可是只是这些年贼酋努尔哈赤大肆屠戮汉人,只是短短十多年整个辽东就剩下的汉人只有一百万左右了。”说到这里时,赵率教原本温和的脸上露出了混杂着羞愧和痛惜的表情。
  “那不是说这些年咱们汉人被鞑子屠戮了一百多万人?”
  杨峰倒吸了一口凉气,在穿越之前杨峰也在网络上看过一些历史资料。对于清兵在入关前和入关后的一些大屠杀资料里都有记载,从在关外对汉人百姓的屠杀到入关后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屠杀都有,经过一系列的屠杀后,华夏的人口从5165万锐减至1660年的1908万。锐减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过死了五千多万人。
  最初看这些资料时杨峰的心里并没有什么触动,几千万对他而言不过就是一些数字而已,可到了现在他才发现这些不止是一些冰冷的数字,而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啊。如果让这些野蛮残忍的女真人如同历史一样入关,那么华夏民族……
  想到这里,杨峰整个人就是一颤。华夏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苦难史,每当华夏民族国力衰退时就是野蛮民族大肆入侵的时候,从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到元蒙入侵,再到女真鞑子入主中原,最后到日寇入侵,死在战乱中的百姓何止亿万。
  杨峰抬头望了眼变得有些阴霾的天空,心中暗道:“或许上天让自己来到这里就是来制止这苦难的一切吧?”
  孙承宗的督师府位于城西最大的一座府邸里,这座占地数十亩的府邸盖得极为气派。孙承宗和众将来到府邸门口后,自然有士卒过来将接过他们的马缰。
  “杨参将,咱们进去吧。”看到还在东张西望的杨峰,一旁的赵率教过来提醒了他一声。
  “谢谢!”杨峰回过神来对着他点头笑了起来,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第一次见面的赵率教为什么会对他如此善意,但他依旧很是礼貌的道了谢。
  穿过府邸的大门,众人进入了一间宽阔的大堂,依次落座后,孙承宗微笑着说道:“诸位,首先本官要向远道而来的杨参将和他麾下的江宁军道贺,恭喜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战功。”
  “恭喜……恭喜!”
  听着大堂里响起的阵阵道喜声和大堂里一众将领们或是真诚或是虚伪的笑容,杨峰不得不站了起来向众人拱手还礼。
  一阵喧哗过后孙承宗这才对杨峰正色道:“杨参将,适才本官在城头观战时,发现你部之所以能获胜,除了将士用命士卒勇武之外,其麾下装备的火炮功不可没。而本官也注意到了,你部装备的火炮不但轻便灵巧,而且威力颇大,更难得的是你的火炮发射速度非常快,本官可以问一句你的这些火炮是从哪里弄来的?”
  杨峰重新站了起来拱手道:“启禀督臣,末将的火炮都是自己造的。”
  “自己造的?”
  大堂里的众人全都吃了一惊,别看这年头的火炮很简单,无非就是铸造一根炮管,然后塞上火药能够发射弹丸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个时代造炮一般都是先用泥土做一个模型,然后将铁水浇灌进模型里让其成型,但由于泥做的模型密度不够,所以铸造出来的火炮很容易有气泡,这样一来火炮的密度、硬度都会受到影响,在开火的时候就容易炸膛。
  正因为如此,所以工匠们在造炮的时候才会尽可能的将炮壁造得厚一点,所以这个时代的大明的火炮才动辄就是好几千斤,这么沉重的火炮移动起来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大多数只能作为守城来用。
  尽管火炮有着或这或那的缺点,但能铸造火炮的工匠那都是最宝贵的人才,即便是最为残忍嗜杀的后金鞑子在抓到了铸炮的工匠后都会把他们象宝贝一样的藏起来,现在众人一听这些轻便而又威力强大的火炮竟然都是杨峰铸造的,一个二个都瞪大了眼睛全都瞪大了眼睛。
  一名将领站了起来有些怀疑的说道:“杨参将,这些火炮真的是你铸造的?”
  杨峰点点头:“这些火炮是本官从海外请工匠铸好后带来的,你说是本官造的也无不可。”
  “原来如此,竟然是海外的工匠所铸造啊。”
  众人的脸上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大明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比起开国之初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唯独火器铸造水却没有太大的提高,以至于渐渐被西方国家迎头追了上来,到了明末以后由于明朝本土的工匠水平退步得厉害,朝廷更是不得不从弗朗机人手中购买了一批红夷大炮应急,这也是众人在听说这些火炮是杨峰自己铸造后有所怀疑的原因。
  孙承宗接着问:“杨参将……不知你那些火炮造价几何?”
  “莫非督臣大人对末将的这些火炮也有兴趣?”杨峰没有立即回答孙承宗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正是。”孙承宗坦言道:“本官今日看到杨参将的火炮轻便异常,而且威力也很不俗,自然是很有兴趣。”
  “这样啊。”杨峰沉吟了一下后才坦言道:“这些火炮都是末将让人在吕宋等地的工匠铸造的,这些火炮有两款。一种小炮发射的是五斤重的子药,另一种大的火炮则是发射10重的子药,他们的造价分别是1200两银子和2800两银子,若是督臣真要购买的话末将愿意替督臣购买一批过来。”
  “哦……是这样啊。”
  孙承宗闻言就是一喜,杨峰开出的价钱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前年的时候明朝还从佛郎机(西班牙)人的手里购买了一批红夷大炮运到了辽东,这些红夷大炮相当笨重不说,价钱还相当的贵,每门红夷大炮就要白银三千多两,相比之下杨峰开出的这个价格已经是良心价了,他立刻说道,“杨参将,若是如此本官想要托你购买三十门小炮,十五门大炮,不知可否?”
  “没有问题。”杨峰很是爽快的点点头,“明年秋季左右将便可以让人将火炮送来。”
  “杨大人,本官也想托你购买十门火炮不置可否?”
  “杨大人,还有本官呢,我要二十门。”
  “杨大人……”
  大堂上的将领们见状眼前就是一亮,杨峰的火炮他们刚才都亲眼见识过了,今天刚开始的时候那代善的正红旗是何等的嚣张,愣是凭借着一万多人马堵住了锦州城的城门,吓得城内两万多明军不敢出城迎战。可杨峰一来,愣是凭借着十多门火炮打得不可一世的正红旗精锐给打崩溃了,这样的好东西谁不想要啊,一时间所有人都红着眼冲了过来,一大群人七嘴八舌的将整个大堂弄得像个杂乱的菜市场。
  “诸位……诸位……”
  看到众将一窝蜂似地用来,杨峰也被吓了一跳,赶紧摆手道:“诸位同僚,下官已经答应了督臣要先替他造炮呢,往后一年的时间实在是没有精力再接下诸位袍泽的单子了。”
  听到杨峰这说众人这才悻悻的停了下来,想想也是。这年头铸炮可是一件非常繁琐而且漫长的活,由于用泥模铸炮失败率太高,平均下来铸十门炮只有一门能合格,所以杨峰接下了孙承宗的四十五们火炮的单子后估计没有一年的时间根本没办法替他们铸炮,想到这里众人也就熄了让杨峰帮铸炮的心思。
  “启禀大人,中军官在门外求见!”一名督师府的标兵在门外大声报告。
  “让他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