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67

  苏瑞发放给士兵们的是德国三十年代早期产的M30型防毒面具,这种防毒面具是由两块透明的玻璃镜片和厚帆布沾合而成,中间有橡胶连接,前面是一个犹如猪鼻子般的过滤罐。
  这种早期的防毒面具虽然气密性较好,但重量可不轻,且较为闷热,苏瑞带上不久就觉得额头上开始出汗了,虽然如此,但他看着周围飘荡着的漫天的绿色烟雾,他也知道就算是再闷也得忍着。
  在远处的日军阵地上,第六师团四十五联队长村田健太郎大佐看着前方的国军阵地上到处蔓延着的绿色气体,脸上满是狰狞的笑容。
  “该死的支那人,这回我看你们怎么死!传我的命令,第二步兵大队全体士兵带上防毒面具,上刺刀准备冲锋!”
  在侵华期间,针对当时国军由于国力薄弱,军队防毒能力差等特点,日军早就准备了多种毒气弹,它们的型号也是多种多样。
  但大致上分为这么几种:1.催嚏性毒气弹(红筒)
  外观是淡绿色固体,能麻痹血液中的氧气吸收功能,使人打喷嚏,流泪,在短时间内致死。
  2.催泪性毒气弹(绿筒)
  外观是淡黄色固体,有强烈刺激性,使人流泪、咳嗽、头痛,重者痉挛、胸痛、呼吸困难后致死。
  3.靡烂性毒气弹(黄筒)
  外观是褐色液体,沾到皮肤上,两三个小时内剧痛出现水泡;通过呼吸道使人内脏全部发生功能障碍而死。
  4.窒息性毒气弹(茶色筒)
  外观是淡褐色液体,沸点低,比重轻,能在短期内在空气中扩散,使人窒息而死。
  此次日军发射的就是催嚏性毒气弹,他能让人不停的打喷嚏流泪,最后再短时间内使人致死。
  自从侵华以来,对于一时难以攻克的阵地日军一般都会使出毒气弹这个杀手锏,期间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因此村田健太郎大佐看到毒气已经笼罩了国军军队阵地后,便很有信心的命令部队再次发起冲锋。
  随着村田健太郎一声令下,四十五联队第二步兵大队一千多名日剧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缓缓的向着国军阵地摸去。
  上千名日军排着疏散的队形从六百米的距离开始摸去,先前他们的态度还比较谨慎,队形分得比较散,速度也比较慢,端着枪谨慎的前行。
  就这样他们一直走到距离国军阵地前两百米时,对面的阵地上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
  看到这样的情形,日军的胆子便大了起来,他们渐渐加快了速度,就这样但他们来到一百米的距离时,不用指挥官吩咐,日军士兵全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了一声呐喊,开始了全速冲锋。
  “杀给给!”
  “天皇板载!”
  一群群穿着黄褐色军装的日军端着刺刀全速冲向了前方。正当日军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前方突然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声,紧接一阵阵犹如狂风骤雨般的子弹从各个角落里射了出来扫向了日军。
  九挺MG34机枪,四挺M2大口径重机枪以及一百多支加兰德步枪和数十支MP38冲锋枪一起向前面的日军喷出了愤怒的火舌。
  苏瑞趴在一堆瓦砾上,抱着一支MP38冲锋枪向着前方的日军死命的扫射,愤怒的子弹带着主人的怒火不停的飞向前方。
  此时的苏瑞只感到嗓子里一阵阵发干,酸涩的眼睛透过已经有些模糊的防毒面具的镜片看到绿色烟雾中的日军不断抽搐着身子犹如死蛇般倒下,他的心情没有丝毫的难受,反倒是涌起了一股说不出的欢愉。
  “杀……杀死这些两条腿的畜生!”
  苏瑞纵声大笑着,声音从密封的防毒面具里传出来显得特别的沉闷。
  直到枪膛上传来一阵“咔咔”的声音,他这才松开了扣动扳机的手指。
  他的眼角盯着地上还在抖动的一枚空弹壳,血液涌上了他的头部。忽然间苏瑞感觉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这种杀戮的快感。
  不假思索的从腰间抽出了一个齐整的弹夹给手中的枪换了上去,又重新扣动了扳机。
  嘶叫着站起身来抡起冲锋枪向外面不远处正在向上攀缘的鬼子扫射。苏瑞有些诧异地听到自己的叫声是如此怪异,像濒临死亡的野兽一般。
  不断有日军士兵在子弹的追逐下栽倒。苏瑞的眼睛开始变得迷离,他感觉有热忽忽的眼泪从眼角滑落,他开始笑了,笑声越来越大。
  终于,怀里的冲锋枪在发射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安静地躺在臂弯里,战场逐渐安静下来。苏瑞的手指还死死地扣着扳机,身体顶着身后的一堵断壁。
  “苏长官、苏长官!”
  “少校、少校!”
  柏井然和李逸风的声音仿佛是不知道从哪里传入了苏瑞的耳中,一连喊了好一会他才回过神来,不知什么时候,阵地上的枪声已经停了,原本充斥在阵地上空的浓浓的绿色的浓烟已经被寒风给吹刮得干干净净。当看到柏井然和李逸风的面容时,苏瑞才发现自己的腿还在不停地颤抖。
  柏井然用手指在苏瑞的面具上敲了几下,示意他可以将防毒面具脱下来。
  苏瑞吃力的把防毒面具脱了下来,使劲的吸了一口气,却被呛鼻的硝烟味给熏得肺部一阵刺疼,忍不住大声咳了起来。
  “长官,给!”李逸风递了个水壶给我。
  连喝两大口后苏瑞终于恢复了些力气。
  “李逸风,日军都被咱们打退了吗?”苏瑞抬头问道。
  “长官,日本人被咱们打趴下了,一千多名鬼子,能活着回去的不足百人,鬼子的这个大队算是被打残了!”李逸风的话语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真的?”苏瑞有些不敢相信,只是不到一会的功夫,一个大队的日军就被打残了?
  李逸风一看急了,连忙道:“是真的,不信您问柏长官!”
  苏瑞的眼光转向了柏井然,柏井然微微一点头,向来严峻的脸庞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李连长说的没错,日本人没想到咱们装备了防毒面具,被咱们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个大队可是被咱们打惨了,至少留下了八九百具尸体,你自己往外面看看就知道了。”
  苏瑞将头悄悄探出了阵地,映入了眼帘的是密密的穿着黄褐色军服的尸体,全都密密麻麻横七竖八的躺在了前沿阵地上,苏瑞看着前方的尸体,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哈哈大笑起来……
  
  第七十三章
风头浪尖(一)
  
  重庆中山四路德安里101号曾家岩官邸。
  它的公开名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可别小看这个侍从室,它的地位非常高,相当于后世的中央办公厅。”
  这座大院内有中西式建筑多幢,多为一楼一底,各有特色。院内还建有防空洞,昼夜戒备森严,要持特别限期通行证才可入内。
  如果要给蒋委员长在重庆的官邸排个位,曾家岩官邸当仁不让应该排第一。
  此时蒋委员长便坐在他的办公厅里翻看着今天手下送过来的电文。今年才五十岁的他头发已经呈现出了谢顶的趋势。自从南京保卫战以来,他的吃住几乎都是在这座官邸中度过。
  加之每天不断传来的战报绝大部分都是坏消息,这让他的内心更加充满了焦虑。
  “砰!”
  一声拍桌子的声音从一旁的办公室里传了出来。
  “娘希匹,罗卓英无能,唐生智无耻!好好的南京连一个星期都守不住,还拜拜丧失了党国十数万精锐,这两个人都应该拖出去枪毙!”蒋委员长那带着浓浓浙江奉化的口音在办公室内响了起来。
  很显然,蒋委员长又发怒了,这让一直侍候在门口的两名卫兵和侍从参谋相视苦笑不已。
  是的,蒋介石发怒了,此时的他分别接到了唐生智和罗卓英的电报。唐罗二人都在电报里将此次南京保卫战的经过做了详细的汇报。但是和罗卓英表示立刻赶回重庆接受蒋委员长的责罚不同,唐生智却在电文里表示由于自己的缘故,让数万将士血洒疆场,并且还丢失了南京,丢失了国父栖息的中山陵,自己已经无颜去重庆见他,甘愿自己脱下军服回湖南老家闭门思过。
  唐生智玩的这么一手可把蒋委员长给气坏了,你姓唐的来这么一手这不是赤果果推卸责任么?打了败仗就回家,一点责任也不想承担,这还像一名军人的样子吗?
  扔掉手中的两张电文,蒋介石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办公室里不停的绕着圈子,满腔怒火的他几次想要唤来卫兵,下令将那位当初信誓旦旦喊着要与南京共存亡的南京卫戍司令抓到重庆来,但又被他忍住了。
  此时的国民政府正处于动荡之中,军队内部也不稳,且唐生智在将领中资格甚老,至交好友也不少,若是为此事而丛重处罚这位高级将领,恐会惹起军中非议,对于自己新制定的整军计划甚为不利。这股怒火这才被他强行压了下来。
  “南京终于还是丢了!”
  蒋介石长叹了口气,望着窗外的枯叶,心情甚为沮丧,国事艰难如此,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国家领袖很难当啊。
  在南京保卫战之前,陈诚、白崇禧等将领都曾劝过他放弃南京,宣布将南京变成不设防城市,但都被他痛斥一顿。他不甘心,因为作为一名领袖,要是他同意将首都设为不设防城市,那么无论是对他的威望还是名声都是莫大的打击,因此他才同意了唐生智死守南宁的请求。
  但是才几天的功夫,南京就丢失了,这记耳光不止是打在唐生智的脸上,同时也是在打他蒋委员长的脸啊。
  “五天……才五天啊!”
  坐回了椅子的蒋介石痛苦的闭上了酸涩的眼睛。
  “噔噔噔……”
  这时,几声沉重的脚步声传了过来,蒋介石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一名相貌清瘦儒雅,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就站在了他的面前。
  蒋介石微微抬起了头说道:“彦及啊,有什么事吗?”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的侍从室侍二处主任陈布雷,他又被称人戏称为蒋介石的“文胆”。
  陈布雷来到了蒋介石的旁边低头轻声道:“委员长,南京市市长、宪兵司令萧山令、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来电。”
  “怎么回事?是不是又向我报告损失多少、要求补给的电报?我不听,也想不听!”
  蒋委员长厌恶的挥了挥手,对于这些电文,这些日子他实在是听得太多了,心中早已厌烦得不行。
  作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哪里不明白自己老板的心思呢,他低声说道:“不是的委员长,这份电报可是和以往的电文不同,很是有点意思,我建议您不妨看看。”说完,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了一张电文稿双手递了过去。
  “哦!”
  蒋介石有些不耐烦的接过了电文看了一会,原本阴沉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下来。他将电文稿往桌上轻轻一方,沉吟了一会后问道:“消息证实了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