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367

  田中久一刚想叫古庄干郎躲避炮弹,却被古庄干郎一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好了,我们的时间也快到了,田中君,你下去安排仪式吧,把该烧的军旗和文件都烧掉,支那人留给咱们的时间可不多了。”
  “哈伊!”
  田中久一站了起来,朝着古庄干郎深深鞠了一躬,这才走出了办公室的大门。
  一个小时以后,当六五六团团长刘国栋率领士兵们冲进这栋司令部大楼的时候,看到的就只有一溜排开的已经自尽的日本将官和参谋。
  一名士兵过来报告道:“报告长官,这里的日本人全都自杀了。”
  “草,小日本就这点不好,一打败仗就自杀,连老子俘虏他们的机会都不给。”刘国栋骂骂咧咧起来,看到地上这一溜的尸体嘴里砸吧砸吧了两下,很是不甘的说道:“赶明老子杀到东京,我倒要看看,日本天皇会不会也像这些人一样自杀。”
  正在说话间,又一群士兵冲了进来,随即一名上校也大步走了进来,看到大厅里的情景,不禁后悔得捶胸顿足:“来晚了,来晚了呀!”
  而刘国栋一看到来人就笑道:“哈哈,吴成枫,你小子做事总是慢半拍,这种事你也敢跟我抢!”
  后面进来的人正是六五七团团长吴成枫,看到刘国栋等人,吴成枫苦笑着摇头:“老长官,您说笑了,有您在前我哪敢跟您抢啊。”
  刘国栋撇撇嘴,“得了吧,你小子我还不知道,就是个属猴的,我要是一个不留神说不定你就跑前头去了,不过别的事我可以让着你,唯独今天这事我不能让你,否则师座就该拿我试问了。不过今天这事是我们三九九师赢了吧?”
  吴成枫这下不答应了,梗着脖子道:“老长官,您这话我不同意,这院子是我们一起冲进来的,凭什么说是你们三九九师先进来的,你们不过是先冲进这件办公室而已,难道这也算啊?”
  “嘿……你小子还跟我杠上了是不是?”刘国栋一听就不乐意了,“这件屋子就是我们先进来的,这点你不服还不行,事实就是这样,活该这次的头彩归了我们三九九师!”
  既然把话说到这份上,吴成枫也不答应了,“谁说的,军座明明说的是谁先进院子那个装甲团的编制就归谁,可没说谁先进屋子就给谁,而且这个院子可是我们四百师先围起来的,你们不过是后来占了便宜而已。”
  “唉……小吴,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你这不是抬杠吗?”刘国栋一听就恼了,伸手一拍桌子大声喝道,“我告诉你小吴子,今儿这个第一老子还争上了。”
  “争就争!我们四百师也不是吃素的!”面对昔日的老上司,吴成枫也不甘示弱,跟着扛上了。两人吵来吵去,一直吵到了三百军司令部苏瑞的面前,最后连三九八师师长林时迁也加入了进来,声称若不是自己拖住了日军的主力,根本就轮不到三九九师和四百师来争第一。
  苏瑞也被这件事弄得头大不已,最后才没办法之下答应给他们一个师分配一个装甲团,这才把这事给了解。
  
  第三百六十七章
说到就到
  
  “号外号外,看我三百军光复广州!”
  “号外号外,我国军大举反攻,三百军痛歼日二十一军,共歼灭日军五万余人,杨国威于海外!”
  “大捷大捷,看我浩荡国军痛歼日军!”
  广州刚已被收复,早已守候得脖子都长了的华夏记者们立刻将早就拟好的稿子发了出去,捷报如同雪片般向着华夏的四面八方飞去,而数十名各国的记者也纷纷将各自写的见闻和传记用电报发了出去,随后一摞摞照片也用最快的速度寄了出去,而在国外的报道中,又以美联社记者凯特丽娜的报道最为详实。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国民党军队在这场巷战里动用了包括上百辆索摩亚坦克、两百多门火炮在内的重型武器和六万多士兵,以伤亡一万两千多人、损失四十多辆坦克、二十多架飞机为代价,取得了歼灭五万四千多名日军战车二十多辆、飞机一百三十多架的战果。
  广州这座一年前曾一度被日本人占领的城市又回到了华夏人的怀抱。这场城市攻坚战一共持续了七天七夜,在这个星期里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感谢上帝并向他祈祷,请求他保佑我能在新的一天里活下来,我从未如此虔诚的祈祷,也从未如此感谢上帝,因为直到现在我才觉得能够活着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这些天,我每天都跟在华夏军队的身后,看着他们不断的朝前方的日本人坚守的阵地发动攻击,一座座楼房被炮弹轰塌,一名名无辜的平民被流弹误伤,我的心仿佛也在跟着流血。我曾经问过他们的最高指挥官苏瑞将军,你们话费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牺牲了这么多士兵,最后得到的是一个残垣断壁的城市,这值得么?苏将军是这么回答我的,城市没了我们可以再建,士兵牺牲了我们可以再招募和训练,但是这块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却绝不能落入侵略者的手中,哪怕我们要为此而付出再大的牺牲和努力也绝不能让给侵略者。有时事情是不能用简单的金钱和生命来衡量的,他也相信如果美国的华盛顿被人侵略了,美国的人民肯定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轻轻的合上了手中的报纸,罗斯福端起旁边的咖啡慢慢的品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他的眉头轻轻的皱了皱。旁边一直注意他的国家安全顾问霍金斯轻声问道:“总统先生,您还是放一块方糖吧,这样会让味道好一点。”
  罗斯福轻轻摇头:“不,我亲爱的霍金斯,我喜欢喝原汁原味的苦咖啡,这样能让我的头脑更加清醒。”
  “好吧,这是您的自由。”霍金斯耸了耸肩膀,将手中的咖啡放到了桌前。
  罗斯福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了他,“霍金斯,这份报道写得不错,很好的记载了发生在广州的那场战争,你是怎么看的呢?”
  霍金斯笑了笑:“总统先生,恕我直言,刚开始我看到这片报道的时候我是把它当成一篇小说来看待的,因为我不明白,什么时候华夏竟然能动只动用一个军的兵力就能把拥兵十多万的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并且连司令官也自尽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是华夏军队真有这种战斗力的话,此刻他们的战场应该是在东京而不是他们的本土。”
  罗斯福轻轻的笑了:“霍金斯,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当然不是。”霍金斯苦笑着叹了口气:“后来我又找来了同期发布的华盛顿邮报、还有路透社、法新社等众多报纸,这才发现他们的报道侧重点虽然不一样,但毫无例外的是华夏人赢了,他们收复了广州,总统先生,看来我们要调整对华夏的战略了。”
  “是的!”罗斯福点点头,“一直以来,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欧洲,对日本人都太过纵容了,不但卖给他们大批的废旧钢铁和粮食,而且还对他们在亚洲的行动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这也越发的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前些时候日本的外务省竟然给我发来的抗议电,抗议我们又将最新式的战机卖给了华夏。”
  “呵呵……这真是太可笑了!”霍金斯不禁气极而笑:“什么时候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事竟然轮到一个小小的日本来管了,看来不给这些黄皮猴子一个教训,他们就不知道对我们保持恭敬的态度。”
  霍金斯又问道:“所以您才单方面宣布停止向日本出售废旧钢铁吗?”
  “是的!”罗斯福很坦诚的说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再刺激一下这个亚洲的小家伙,让他们急得跳起来才行。”
  霍金斯问道:“您打算怎么做呢?”
  罗斯福又品了口咖啡,让苦涩而香浓的味道在舌尖回荡了一会,这才说道:“你说我们开始援助国民政府怎么样?”
  “援助国民政府?”霍金斯不禁一愣,“我们不是一直在做这件事么?”
  “不……不一样。”罗斯福摇摇头:“我说的援助可不是小规模的援助,而是把援助的规模再加大两到三倍,当然了,他们还是要付钱的。”
  “这些援助也包括飞机火炮等重装备么?”
  “飞机?重型火炮?”罗斯福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头道:“不……不……我认为发给华夏人足够多的步枪、子弹和一些轻型火炮就足够了,他们如果过于强大的话对亚洲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你说是吗?”
  “可是总统先生,据我所知,现在华夏那支的三百军的装备已经丝毫不逊色于我们美国军队了,而且根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情报,自从我们禁止了他们擅自生产野猫战机后,他们又装备了两种更先进的战机。而他只是华夏的一支地方武装而已,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武装他们的中央军呢?难道您还在担心什么吗?”
  罗斯福轻叹了口气道:“亲爱的霍金斯,难道华夏有了一支三百军还不够,你还想让他冒出第二第三支三百军来么?你要记住,一个过于强大的华夏或者是日本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我们要的是一个平衡的亚洲,一个亲美的亚洲,而不是一个像十三世纪时期的成吉思汗或是忽必烈统治的蒙古帝国那样的华夏。难道你想再经历一次黄祸吗?”
  “当然不会!”
  霍金斯一想到发生在十三世纪的那场蒙古帝国发动的席卷了大半个欧洲的战争,他便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那是一场西方人永远也忘不了的战争,就是在那场战争中,西方人终于意识到了东方的威胁。
  这也是十九世纪末,欧美的一些学者炮制的所谓“黄祸论”的依据,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甚至亲自构思了一幅《黄祸图》,西方还出现了一批关于“黄祸论”的文章和专著。有的黄祸论鼓吹者说:“一旦华夏人民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他们宣扬华夏等黄色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构成威胁,企图以此论证西方国家打压华夏寻求理由。
  罗斯福继续说道:“所以我们既不能让华夏被日本人吞并,也不能让华夏坐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华夏和日本彼此相互争斗,分不出心来来无暇他顾,这才是最符合我们美国利益的做法,现在华夏虚弱了,我们可以扶持他一把,但这个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罗斯福把话都说道这份上,霍金斯要是还不明白那他也白混了,只是他想了想又问道:“总统阁下,我现在担心的倒不是国民政府和那位蒋委员长,而是那个三百军,我总觉得这个三百军的身上到处都是谜团,他和他的缔造者一样,全身都沉浸在迷雾里,让我无法看透。我建议立即派出精干的情报人员潜入三百军展开调查,以便我们随时掌握他的动向。”
  要是在半年前有人对霍金斯说要派出谍报人员潜伏入华夏的一支军一级的部队进行潜伏,霍金斯一定会把他骂得狗血淋头,美国人民虽然有钱,但纳税人的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但是现在三百军的快速崛起已经让这位罗斯福的安全顾问对苏瑞产生了警惕之心。
  罗斯福沉吟了一下才苦笑道:“你说的我也知道,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和有色人种之间的相貌相差太大了,而且现在临时招募谍报人员也来不及了,对于这点确实是我们疏忽了。”
  听到罗斯福这么说,霍金斯也沉默了下来,美国情报工作的重点向来都放在欧洲,亚洲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相对比较次要的地方,虽然随着日本露出了狰狞的爪牙,美国对亚洲也开始重视起来,但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正在霍金斯有些不甘心的时候,罗斯福的秘书玛格丽特轻盈的走了进来微笑着对罗斯福道:“总统先生,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胡适先生求见。”
  “哦,胡适先生来了?”罗斯福和霍金斯相视一笑,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第三百六十八章
唇枪舌剑
  
  今年已经四十八岁的胡适带着一副黑框眼睛,身材中等,清秀儒雅的脸上尽是一副学者气度,当胡适和另一名身穿军装的中年人走进罗斯福的办公室时,就看到了正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和站起来的霍金斯。
  看到胡适,罗斯福脸上立刻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哦,亲爱的胡大使,您可是稀客啊,自从上次一别我们已经几个月没见面了吧?您的气色可是比上次好多了,难道好消息真的可以让人精神振奋吗?”
  听着罗斯福善意的玩笑,胡适也笑了:“总统先生,这个好消息可不止是我们华夏民国的,而且也属于全体热爱自由的国家,这对美国人民也同样如此,不是吗?”
  “呵呵……胡先生您可太会说话了,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非常正确,法西斯确实是全体热爱自由的人民共同的敌人,这点对我们双方都是如此。”
  罗斯福和胡适一边说着没有营养的客套话,一边暗暗的打量了一下一直跟在胡适旁边一言不发的军人。最后才笑着问道:“胡大使,这位是?”
  “哦,罗斯福先生,我忘了给您介绍了,这位是我们大使馆新来的武官王冬上校,王上校,这位是罗斯福总统,这位是总统先生的安全顾问罗斯福先生。”胡适赶紧站了起来替他们先后介绍了一番。
  王冬站得笔直,伸手敬了个礼大声用英文说道:“您好,罗斯福总统、霍金斯先生,华夏民国驻美大使馆武官王冬向您致敬,祝您健康!”
  “嗯,您好!”
  罗斯福也和霍金斯也微笑着向王冬点了点头,以示回礼。
  介绍完后,双方重新落座,秘书玛格丽特小姐端来了四杯咖啡分给了众人。
  霍金斯看着王冬身上的灰绿色的军装若有所思的笑了笑,随后说道:“上校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很好奇,您能为我解惑吗?”
  王冬心中虽然微微一惊,但依旧笑道:“哦?您请说,只要是我能够回答的我一定会说的。”
  “是这样的,上校先生。”霍金斯笑道:“据我所知,国民政府的制式军服是贵国的蒋委员长根据中山装改变而来,并亲自设计的,可您身上穿的军服却和目前德国的军装非常的类似,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听到这里,胡适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懊恼,自己竟然百密一疏,竟然犯下了这种低级错误,让王冬穿着三百军的军服就来了。
  谁知王冬却丝毫没有惊慌之意,点头道:“霍金斯先生说得对,我这身军装的确是仿德国的陆军军服而来,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前几年日本入侵我国的时候,全世界的国家都不约而同的对我国实施了武器禁运,别说飞机坦克了,就连子弹也不许流入华夏。而在当时,只有德国对华夏伸出了援助只手,他们不但为华夏提供了步枪、火炮和战车,甚至连军服、防毒面具之类的东西都提供了,从那时起,我们部队的军装就一直沿用了德国的制式军服了。”
  罗斯福和霍金斯多聪明啊,王冬的话语里喊着淡淡的讥讽之意他们哪里听不出来呢。从一九三五年开始,西方国家就不约而同的开始对华夏实施了武器禁运,在这个时期里,只有德国出于某种考虑对华夏实行了有偿的军事援助,帮助华夏建立了几个德械师,甚至组建了一个重炮团。也正是这几个德械师在淞沪会战时大放光彩。
  一直到了七七事变以后,深感于日本人野心太大的美国、英国等国家为了制衡日本,这才逐渐放开了武器禁运,这件事现在被王冬旧事重提,饶是罗斯福和霍金斯都是老牌的政客,老脸也不禁微微一红。
  不过罗斯福毕竟是罗斯福,稍微愣了愣就笑道:“上校先生,您话里的怨气我们感觉到了,但是国与国只见的关系总是像波浪一般有起伏,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吗?”
  听着罗斯福语音一转,就将话题揭过,王冬也不得不佩服他会说话,不过他还是说道:“总统先生说的很对,只是不知道到了今天,我们两国关系又到了什么地步呢?”
  “呵呵……”罗斯福笑了起来:“胡大使,您的这位武官可真厉害啊,一下子就把我问得哑口无言啊。”
  “呵呵……”众人都笑了起来,胡适说道:“总统先生,实在是不好意思,王上校刚从战场上下来,火气还是有些大,请您不要见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