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367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到茂名
  
  看到张治中一副奸商的模样,苏瑞笑了。
  “既然张长官都这么说了,职部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下个月初我就让人把药品运来,我们就来个以物易物。”
  “成,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张治中心中也甚是欢喜,湖南省别的不多,粮食却是不少,要是能用粮食换药品还是相当划得来的。
  “等等……”
  这时,一旁的薛岳发话了,他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忠信,听说你和礼和洋行关系匪浅,能不能帮我弄来一批火炮?”
  “什么口径的?数量多少?”
  “我就要你们是装备的那种一五五口径的榴弹炮,我要足够装备一个炮团的火炮,另外再给我配备十个基数的炮弹。”薛岳的眼睛直径径的看着苏瑞,一眨也不眨。
  苏瑞从鼻孔里狠狠的喷出了两道浓烟,“成,要价两百万大洋,而且你要先付三成定金,一个月后交货,并且在交货的时候付清余款!”
  这时薛岳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其中的一百万大洋能不能用粮食折算?”
  苏瑞差点摔倒在地,苦笑起来:“薛长官,咱们不带这么玩的!”
  薛岳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轻声说道:“这么着,我付一百二十万现大洋,其余的用粮食来这算,你看怎么样?”
  “那好吧!”
  苏瑞哀叹,感情这年头司令官家里也没有余钱啊。不过这位薛长官组建重炮团的决心倒是很大,看样子他是调集了他的家底才凑出了这么一笔巨款啊。
  定下了用大洋和粮食交换药品武器的事后,小院里的气氛也开始轻松下来,薛岳不禁叹道:“忠信,要是你没被调到四战区该多好,我一定会向陈长官禀明把你调到长沙来,届时我湖南也就多了一支精锐之师了。”
  薛岳这话说得很诚恳,对于三百师的战绩他可是非常清楚,那可不是吹出来的,从南京到临沂、从台儿庄再到武汉,三百师消灭的日军加起来都够组建两个野战师团了,难怪现在日本政府把苏瑞的脑袋悬赏提高到了五百万大洋,已经达到和蒋委员长一样的高度了。
  苏瑞闻言不禁苦笑,诚恳的说道道:“薛长官,不是每个人都能容得下职部和三百师的。要是三百师继续在九战区呆着,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明枪暗箭要射过来,职部实在是累了,不想一边打鬼子一边还要防着自己人的暗箭。”
  薛岳和张治中听后沉默了,在他们看来,军政部和苏瑞都有各自的缘由,也不能说是谁错了。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对于苏瑞来说他自然不会甘心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部队被人吞并,而对于军政部来说一支从师长到连长都没有一名“自己人”的部队同样是不能容忍的。双方截然不同的立场决定了他们注定要走到对立的方向上去。
  “呵呵,好了,咱们不说这个了。”苏瑞有心偏离这个沉重的话题,故作轻松的说道:“今天由职部做东,请两位长官尝一尝我媳妇的手艺。”
  薛岳和张治中也非常人,很快就将心态调整了过来,同时笑道:“好啊,那我们可要好好尝尝……”
  茂名,原名高州府,民国期间,废高州府改茂名县,茂名县先后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
  今天,在茂名县城西郊区新建的兴旺机场旁的跑道上人头涌动,许多身穿灰绿色德式军装的军人以及一些身着土黄色军装的军人一起站在跑道两旁不停的交头接耳,在他们的后面还有一些身穿黑色中山装和长衫的中老年人,虽然他们的穿着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那就是不时将目光向西北方眺望。
  一身戎装,衣领上佩戴着少将军衔的梁治此时却是成了众人的中心,被一群身穿黑色中山装和长袍的中老年人围在了中央。
  “梁参谋长,眼下日军工事凶猛,广东已经有近半国土沦丧,贵军能否有把握守住茂名否?”
  “是啊,根据情报,眼下日军的第十八师团已经离开了广州正向我南边运动,估计他们的目的就是我们的茂名地区,三百师能抵挡得住日军的攻势吗?”
  听着这些士绅们七嘴八舌的话,饶是梁治城府深沉,此时的眼角也不禁有位微微颤动,强忍不耐的说道:“诸位乡绅,各界朋友请放心,三百师守土有责,是一定不会轻易放弃我华夏每一寸领土的,诸位一定要对我军有信心才行。”
  “梁参谋长,我等并非对三百师没有信心,二十此次日军来势汹汹,我们……”
  一个个的问题犹如魔音贯耳便涌入梁治的耳中,听得他脸色都有些变了,以往的他看到师座在应付这些士绅和记者时总是游刃有余,因此在梁治的心里不免认为应付士绅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当事到临头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些士绅的嘴巴比起那些乡下的长舌妇更加毒辣刁钻,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问得张口结舌。今天是苏瑞返回的日子,这些乡绅借着迎接苏瑞的机会依旧在不停的骚扰着他,弄得他不厌其烦。
  正当梁治感到自己再也忍受不了的时候,西南方向出现了一群黑色的影子,慢慢的这些黑影在众人的眼中慢慢变大,很快一艘模样怪异的运输机就出现在众人眼中。
  “来了来了,苏师长来了。”
  看到机群的飞来,守候在跑道两旁的士绅和军官们都微微的发出了一阵低沉的喧哗。
  这架运输机在十多艘战机的保护下慢慢的将头对准了跑道,将头一低后便又慢慢的爬升,随后飞机平稳的降落在了跑道上。
  当容克大婶冒着青烟的轮胎牢牢停下来的时候,迫不及待的士绅们纷纷涌了上去,其模样犹如一名失散多年的孩子看到了父母一样,尤其是包括了梁治在内的军官,更是神情很是有些失态。
  以至于当苏瑞走出机舱时看到前来迎接自己的军官和士绅激动的样子,心中不禁觉得奇怪,自己和他们不过是自己见面而已,用得着这么激动嘛。
  梁治第一个迎了上去低声对苏瑞说道:“师座,今天茂名的全体士绅官绅全都接到了,他们都在等着您呢。”
  苏瑞沉吟了一会好奇的问道:“子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二个的都在这里候着的?
  梁治苦笑起来:“日本的二十一军正在广州蠢蠢欲动,十八师团很有可能就会向茂名发动进攻,他们力很大。县城里人心惶惶的,他们这是在为自己壮胆呢。”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难不成我还有壮胆的功能不成?”
  苏瑞有些苦笑不得的说着,随即便走下了飞机,向飞机周围的士绅们笑容可掬的打着招呼,徐瑶二女也紧跟在他的后面,一副夫唱妇随的模样。
  “师座,这是茂名县的县长白世宁先生,这是茂名县的周氏家族的族长周老先生,这是……”
  虽然苏瑞心中很不以为然,但是他还是一一耐着性子一一和一些颇有份量的士绅一一见面,毕竟这里今后就是他的地盘了,和这些当地的头面人物打好交道那是必须的。
  茂名县的县长白世宁长着一副白白胖胖的身材,中等个子,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像一名乡下的土财主更多似一名县长,只见他笑容满面的对苏瑞说道:“苏将军远道而来,担任我们茂名的警备司令,那是我们茂名县全体父老乡亲的荣幸。眼下日寇大兵压境,您和三百师的到来无疑是给了我们茂名十多万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您此举可算是功德无量啊。”
  苏瑞一听笑了,这个白世宁还挺会说话的,不知道他治理政务的本事怎么样,要是有他口才的一半好那可就很不错了,于是笑道:“白县长过奖了,保家卫国原本就是我们军人的责任,三百师奉命调到茂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保一方水土吗?”
  看着苏瑞不卑不亢,但有彬彬有礼的和一旁的人说话,周围的士绅们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这位新来的三百师师长兼警备司令举止大方得体,说话彬彬有礼,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不愧是抗日英雄啊,看到此番情景,众人就更加热情了。
  和众人寒暄了好一会后,苏瑞才对大家大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们,忠信此番奉命调来茂名,看到诸位拳拳爱护之心,心中倍感荣幸,听白县长说诸位还在县城背下了酒席要给忠信接风洗尘,原本忠信应该欣然前往才是,但是眼下日军已经大兵压境,忠信身为茂名警备司令却是没有闲暇喝这杯接风酒了,等忠信赶走日寇后再来和诸位痛饮三百杯!”
  说完后,苏瑞给周围的乡绅们团团作了一个揖以示赔罪。
  看到这样的情景,众人心中随感到有些失望,但也纷纷表示理解,苏瑞又和众人说了几句后这才携着徐杨二女上了车扬长而去……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还不够强
  
  自元大德八年(1304)高州府治从电白(今长坡旧城)徙迁茂名(今高州城)始,茂名作为府治长达六百余年。高城既是府城又是县治,府学,县学同在一城之内。因此,茂名不但是高州六属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是当地文化中心。所以,茂名的文化教育事业,历来在粤西都是名列前茅,在省内和周边地区也是名声远扬的。
  茂名地区开化较早,宋元开始,在科场会考中的者不断。明清年间,科甲鼎盛,大魁天下者(清道光癸未科状元林召棠)有之,翰林编修者有之,中举及第者多不胜数。地方崇尚教化,仅高城一隅,府学、县学并列,书院遍布,数逾百计。附近州县,甚至连桂省学子也慕名负笈前来学。
  习俗所趋,读书求学,备受邑人重视。维新废科举后,学风犹存。民国初年,全县即有中学三间:高州中学、茂名中学和高州农校。高级小学有六保、博铺、敦仁、公馆、石鼓、丽泽、石骨、新垌、泗水、济美、沙田和茂名第一高级小学等十三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初级小学和分散在各乡村的私塾。
  在学校尚未曾及的当年,茂名是开办中小学最多的县份之一。到民国中期,茂名教育又有了发展:敦仁小学改办敦仁中学(分界中学前身),公馆小学改办茂南中学,六保小学改办梅中学;每年有数百中学毕业生,比民初多了一倍。
  今天苏瑞和梁治、柏井然以及林时迁、李逸风等人在茂名县长白世宁、教育局长以及校长的陪同下来到了茂名中学观看学校的情况,白世宁如数家珍的介绍道:“苏将军,茂名中学是我们县城最大的三所中学之一,全校共有师生一千余人,每年毕业的学生近三百人,它为我们粤西地区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啊。”
  “嗯,很不错!”
  苏瑞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满意的点点头,此时,在他的面前正有一群中学生在上军训课。
  这些中学生穿着草绿色的童子军衫,西装短裤,收衫尾,皮带束腰。女生穿草绿色童子军衫,蓝色裙,收衫尾,皮带束腰。学生统一佩戴领巾、胸章、肩章、警鸡(哨子)。
  他们的胸前还有胸章,胸章有校名、姓名。右胸章有“中国童子军”五个字,左胸章有校名,末端连有二指大三寸长,红黄蓝黑白五色布队徽;右肩章有号数,警鸡链有用三条圆绳编织成手指大、尺五长的绳子,另一端结个大圆圈,套在左臂肩上,警鸡链穿过左胸袋钮扣,经过胸部放入右胸袋里。出队时每人有五尺长童军棍一条,手执棍头,以托枪姿势放在肩上。虽是学生,但全副武装模样,赳赳武夫,阵容威武。这些中学生正在教官的带领下进行军事操练,掌握跑步立正、跑步变齐步、纵队变横队、横队变纵队等军事动作。
  看着这些才十四五岁,脸上尚带着稚气,但全都认真训练的学生,苏瑞和、梁治以及柏井然等人不禁暗暗点头。这些学生虽然年幼,但是训练起来却全都是一板一眼,动作规范比起部队的士兵也差不了多少,尤其难得的是他们的年纪,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良好的纪律,将来若是加入军队一定都是难得的好兵苗子。
  苏瑞意外望向白世宁,赞许的说道:“白县长,没想到您在教化地方上竟然有如此良好的功效,真是难得啊。”
  白世宁笑得见牙不见眼,“苏将军过奖了,白某人虽不才,但也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的。”
  从来很少夸奖人的梁治也点头赞到:“嗯,真的不错。”
  没想到,这位看起来白白胖胖,仿佛一开口就会说出恭喜发财这句话的县长对教育还真有一手。自古以来无论哪朝哪代,朝廷考察一个地方官的能力,教化民众向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标杆,也是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但到了民国后,这个传统显然已经不怎么吃香了。但是这个白世宁却能坚持这一传统,这也让苏瑞感到很是意外,从参观的学校情况来看,这位白县长在教育方面肯定是很有一手的。
  “苏将军,梁参谋长,请你们移步,我们再到高中部看看!”
  白世宁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将他们带到了另一边的高中部。
  只见高中部的学生和初中部的又不同,他们头戴平顶大头军帽,有帽徽;身穿中山装衫,西装长裤;打脚绑,穿皮鞋;大皮带束腰,不收衫尾,十足军官模样。高中学生实行军训,课程有理论和术科训练,实行三操两讲,掌握各种用枪姿势,如持枪(无弹)训练站射、跪射、卧射等,从而掌握军事射击技术。
  “嘶……”
  看到这里,众人更加动容起来,在李逸风等人看来,这些高中声只要放到部队里锻炼上十天半月后完全就能当班长、排长等职务,个别优秀的甚至当连长都没有问题。
  苏瑞深吸了口气,对一直陪在身边的校长说道:“洪校长,这个学期将要毕业的高中生有多少?”
  一旁的身材高瘦,带着一副黑边眼睛的洪校长不假思索的说道:“这个学期后毕业的学生将有三百二十三名。”
  “唔……”
  苏瑞点点头,“校长,从今往后每年的毕业生您能留给我们部队一百名学生吗?”
  “这……”
  洪校长心疼的说道:“苏将军,这些学生可都是好苗子啊,他们的父母将他们培养成才不容易,要是让他们去当普通的一名士兵,那可就太可惜了。”
  苏瑞明白洪校长心中的惋惜之情,一名高中生从高小一直到高中毕业,学生们都是经过了十一年的寒窗苦读,若是让他们去当一名普通士兵的话,一颗小小的子弹就足以让他们的父母老师十多年的心血化为泡影。作为他们的校长,他自然是万分的舍不得。
  “洪校长。”苏瑞正色说道:“现在我国抗战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我们部队需要有素质、有文化的士兵也越来越迫切。就像我们的空军和炮兵来说吧,你能指望一名大字不识的士兵看懂油量表,懂得计算三角函数值、测量弹道提前量这些东西吗?战争改变的不仅仅是武器的改变和改进,它对掌握那些武器的士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此次过来的原因。”
  洪校长依旧摇头:“可是……他们的父母将孩子交给了我们,可我们却将他们推上战场,我……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你糊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