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38

  侯恂对此很是赞同:“此事可以应允。岳阳此人不但善于兵事,且善于屯田,若是他能将浑源州那一块也发展成五里寨那样的鱼米之乡,对于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啊!”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崇祯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岳阳此人确实是一员干将,短短一年便为朝廷纳粮数十万担,功劳甚大。若是他能将浑源州也建成另一个五里寨,朕即便是给他一个总兵之职又有何妨?”
  “看来皇上对这个岳阳确实很看重啊,罢了,自己现在就为他加一把火吧!”侯恂心中暗自思量了一下,随后便进言道:“皇上,岳阳此人确有大才,微臣以为皇上不如晋升岳阳为指挥同知,兼管浑源州、应州府两地屯田与兵事,您以为如何?”
  “晋升岳阳为指挥同知?朕听闻岳阳此人可是有着秀才的功名,他会乐意吗?”
  崇祯怔了怔,岳阳先前的官职是游击将军兼应州府守备,属于正四品,而这个官职属于流官,也就是说还属于文官系统,但如果晋升他为指挥同知的话那可就是世袭,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岳阳一家人世世代代就只有当武将的份了,虽然指挥同知是从三品的官,但恐怕人家还真不怎么乐意。
  侯恂笑了笑,“皇上,有道是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皇上看得起他,赏给他官职那是他的福气,他岂有不服之理呀。”
  崇祯想了想也对,自己是皇帝,封给他什么官职都只是自己一句话的事,若是将来岳阳不喜欢当世袭武官的话自己再给他改回来就是了。
  想到这里,崇祯便同意了侯恂的提议:“好,就按爱卿的意思办,传朕的旨意。加封岳阳为山西指挥同知,轻车都尉,负责应州府、浑源州两地屯田兵备事宜,着令他即刻到浑源州上任。对了,让岳阳上任之前别忘了把秋粮给上缴了!”
  “呃……”
  ……
  “上谕……兹有应州守备岳阳,公忠体国,为国囤粮练兵……滋任命其为一国山西指挥同知、封轻车都尉爵,望其不负朕望,为国戎边囤粮……钦此!”
  一名吏部的官员站在岳府的大堂里,手里捧着一本明黄色的上谕正在朗声的念着,在他的面前跪着岳阳,在岳阳的身后是家里的老太太和他的几个媳妇以及一大帮下人。
  “岳大人,赶紧领旨谢恩吧!”
  这名礼部的官员看着跪在地上的岳阳,轻轻走了过去在他耳边提醒道。
  “这……”
  岳阳只感到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是怎么回事,卢象升不过是想要把自己调到浑源州而已,朝廷怎么把自己变成世袭了?
  看到岳阳跪在地上发愣,吏部的这名官员拉了拉他的衣袖道:“岳大人,快谢恩啊!”
  直到这时,岳阳这才回过神来,苦笑着拜了下去:“臣岳阳领旨谢恩!”
  “岳大人,恭喜了!”
  吏部的官员笑着对他拱了拱手,便将圣旨塞到了他的手里。
  岳阳拿着圣旨,心中也是一阵苦笑,从今以后他也成了世袭的武将一员了,不过这又有什么呢,大明朝也没几年好日子,武将就武将吧。
  将圣旨交给身后的玉玲,岳阳又朝站在身后的管家曹右谦使了个眼色,曹右谦赶紧走到这名官员面前将两张银票悄悄的塞给了他。
  这名官员也不客气,将银票塞进了自己的衣袖里,笑着对岳阳拱手道:“岳大人,下官还有公务在身,那就先告辞了。”
  “大人慢走!”
  岳阳也不留他,将他送到了府门口,这才回来。
  此时的大厅里众人云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他的身上。
  岳阳走到老太太旁边低头苦笑道:“奶奶,您看这事闹的,孙儿也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
  说到这里时,岳阳心中还是挺担心老太太生气的,老人家原本是重文轻武的人,现在自己竟然变成了世袭的武职,恐怕他老人家一时会想不通啊。
  老太太慈祥的看着岳阳,却没有生气,反倒安慰道:“孙儿啊,俗话说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皇上既然让你当了指挥同知,那必然有他的道理,你接下来就是了。”
  “是啊大哥,你不是升官了吗,这是好事啊,管他什么官呢,只要是升官就好,您怎么反倒不高兴呢?”岳阳的妹妹岳颖却是不明白世袭官与流官的区别,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岳阳。
  “你啊!”看到岳阳一脸天真的样子,岳阳原本有些郁闷的心也轻松了不少。岳阳来到这个时空已经两年多了,原本是个黄毛丫头的岳阳现在已经十五岁,身子长开,整个人也变得越发秀丽起来,岳阳伸出手在他的头上亲昵的敲了一下。
  不过看到老太太没有怪自己的唐突,岳阳心中也放心了不少。不过接下来众人考虑的就是要如何到浑源州赴任的问题了。岳阳现在可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现在的他可是家大业大,可不能说走就走。
  看到岳阳为难的情形,老太太笑道:“孙儿你担心啥呢,浑源州离应州府又不是太原,也就是一两天的路程而已。孙儿既然担任了指挥同知,今后就得在浑源州常住,而且海兰珠这丫头还怀了身孕,也离不开你。这样好了,咱们一家人全都搬过去就是,免得你到了那里还得牵肠挂肚的。”
  “奶奶,您愿意和孙儿一起搬过去吗?”岳阳大喜。他最担心的就是老太太在应州惯了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到浑源州居住,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开明,这样一来困扰自己的家事就算是解决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蒋鑫的担心
  
  既然要去浑源州赴任了,岳阳自然要在去之前把应州府的事情处理好才行。
  五里寨是岳阳的老巢,也是他的根基所在,自然得用篱笆把它扎牢啰。既然卢象升已经答应了他在五里寨建城墙,那么这件事就一定要尽快办起来。
  接到上谕后的第二天,岳阳便招来了他在应州的老部下们开了个会。这次会议他所有千总以上的军官都来了,而作为主管民政方面的岳来福、海楼也没有漏下。
  望着下面十多名下属,岳阳感到一阵豪情在心中涌起。来到这个世界两年多了,他也算是有了自己一个班底,虽然这个班底现在看起来还很弱小,但岳阳相信它也会随着自己实力的增加而变强的。
  岳阳朗声道:“诸位也都知道了,过几日本官就要到浑源州上任,而这里也就要托付给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和以前一样尽职尽责,将五里寨发展好。”说到这里,岳阳把头转了过来沈括道:“顺宝!”
  “卑职在!”顺宝赶紧站了起来,对岳阳施了一礼大声道:“大人有何吩咐!”
  “坐……”岳阳把手压了压笑道:“好了,别这么严肃,放松点,坐下吧。”
  “是!”
  看到顺宝坐下后,岳阳对他说道:“顺宝,本官这次去浑源州上任,空缺下来的应州府守备之职本官已经向卢督臣举荐了你,相信任命很快就能下来。本官走后应州和五里寨的安危就交给你了,你可得看好它,要是出了问题本官拿你是问。”
  “是!”
  顺宝激动之下又站了起来大声道:“少爷您尽管放心好了,要是应州府和五里寨有什么差池您就砍了小的脑袋。”
  顺宝激动之下,又喊出了当年的称呼。
  “你啊!”岳阳无奈的摇了摇头:“都已经是六品的官了,还是这么毛毛躁躁的。给我坐下!”
  “哦!”看了看周围憋笑的人群,顺宝感到脸上有些火热,讪讪的笑着坐下了,而在另一旁,他的老子岳来福则是狠狠的瞪了他几眼。
  对于岳阳走后由谁来接替他位子的问题,其实众人心中都有了底。这种重要的职位自然得让最信得过的人才行,而从小就跟着岳阳的顺宝无疑是最好的人选,虽然顺宝在能力上还有待锻炼,但他的忠心度却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岳阳继续说道:“还有,本官虽然走了,但是屯田却不能停下来。海楼,本官要你明年秋收之前再开荒五十万亩,你能做到吗?”
  海楼微笑着点头道:“没问题,只要有种子、农具和足够的水,小人保证能完成任务!”
  经过了一年多的锻炼,原本性格有些木讷的海楼已经变成了一名合格的干吏,今年那新开垦的三十万亩荒地和满仓的粮食就是证明。
  “还有你来福叔。”岳阳的声音变得缓和了一些,对于这位为岳家庄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岳阳总是抱着很大的敬意。
  “来福叔,我走后你要将水泥厂、冶炼厂和矿山的事情抓起来,绝不能松懈。要和军功厂的周大档头配合好,不能再让鞑子的奸细混进来了,明白吗?”
  “是少爷,小人一定帮您把这份家业看得牢牢的,谁也别想夺走!”岳来福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你啊!”岳阳有些哭笑不得指了指岳来福,有时候他真是拿这对父子没办法。这对爷俩现在一个是五里寨的典吏,一个都快当上守备了,小农思想还是这么严重。
  这时,又有人问道:“大人,您虽然是高升了,但此去浑源州也不能一个人去,总得带上一些人去吧?”
  岳阳一看,不禁笑了起来:“胡老三,怎么?你是想跟本官去浑源州?”
  胡老三满是横肉的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道:“大人,现在应州城和五里寨都走上了正道,卑职在这里也没什么大用,还不如跟您去浑源州干一番事业呢。”
  “正是!”坐在胡老三身后的吴成枫也抱拳道:“大人,卑职也愿意随您到浑源州去!”
  “跟本官去浑源州可是有风险的,那里可不像五里寨那么安逸,你们确定要跟随本官去浑源州吗?”岳阳嘴角喊着淡淡的笑意重复了一遍。
  “卑职也愿随大人前往浑源州!”
  “卑职愿往!”
  一时间,不少军官纷纷嚷了起来。
  大家都不是傻瓜,他们算是看出来了,岳阳这个老板要银子有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加上上司看重,用前途无量来形容那是丝毫不为过的,这样的老板不跟你还想跟谁?
  虽然留在应州或是五里寨的确可以过上安逸的日子,毕竟现在的五里寨发展也上了正轨,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可就等于脱离了岳阳这个核心了,傻子才会这么做呢。
  看到众人纷纷表态要跟自己去浑源州,岳阳也是老怀大慰,他笑着摆摆手:“好了,你们也别争了。应州府和五里寨都需要人来守卫,本官哪能把你们全部带走。这样吧,此次本官去浑源州上任,就带两千步卒和一千骑兵,分别由胡老三和吴成枫率领,其余的人就暂时留在这里,日后本官需要你们的时候再把你们调过去。”
  “大人,您带的人也太少了吧,卑职也要想跟您一块去。”一旁的冯晓明大着胆子说道。
  “你也想去?”岳阳看着他想了想,最后点点头,“好吧,既然你想去那就去吧,不过你要记住,去了浑源州一定要约束好你的部下,那里可不是五里寨,咱们可不能让人家瞧了笑话。”
  岳阳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冯晓明是卫所副千户出身,一身的兵油子习气,他所管辖的千人队往往在纪律上比起其他的部队就差了些,因此岳阳才特地嘱咐了他。
  冯晓明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大人您尽管放放心好了,到了浑源州后哪个王八蛋敢给您惹麻烦,卑职第一个饶不了他!”
  “要是真惹了事,本官第一个饶不了你!”岳阳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冯晓明嘿嘿的干笑了一声,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安排好了这些琐事后,九月二十七日,岳阳先带着一千冯晓明和吴成枫率领两千人马先行赶往了浑源州……
  浑源州知府衙门内堂中,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内堂响了起来。
  “大人,那个岳阳怎么会来咱们这里任职?咱们得早做准备才是啊!”
  说话的是一名身穿青色官袍,胸前绣着一支彩色的鹭鸶,面容消瘦肤色黝黑,整个人看起来很是阴沉的样子,此人是浑源州主簿方迪英。在方他的旁边还坐着其他几名官员,浑源州原守备陆有源也在其中。
  浑源州知府蒋鑫阴沉着脸坐在主座上,微闭着眼睛闭目养神,仿佛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