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338

  “你……你……”
  杨嗣昌气得一下说不出话来,他这个堂堂大明的兵部尚书跟这个丘八讲话竟然有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皇上给你们的旨意确实是筹粮,可没让你们胡乱杀人啊,难道你不知道人命关天吗?要知道在大明就连处死一名普通的犯人也得经过皇帝批准,谁给你们的权利胡乱杀人的?不过杨嗣昌虽然气得吹胡子瞪眼,但他也知道,别看他贵为兵部尚书,但这些粗鲁的丘八可不会买他的仗,毕竟双方的地位悬殊太大,也隔得太远,自己若是太过计较只会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杨嗣昌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对吴成枫喝道:“老夫不与你计较,岳阳呢,赶紧把他叫来,老夫要找他说话!”
  吴成枫懒洋洋的说道:“不好意思杨大人,岳大人领着人马去拐子胡同筹粮去了!”
  “这些人竟然还兵分两路了?”杨嗣昌只觉得头都要大了,此时的他也顾不上多说话了,赶紧转身跳上了轿子,大声喝令轿夫朝着拐子胡同飞奔而去。
  等到杨嗣昌走后,吴成枫也赶紧对旁边的一名百总下令:“这里不能多呆了,你们赶紧带着兄弟们找到这户富商的银库和粮仓,赶紧搬东西然后走人!”
  “大人,咱们不去下一家啦?”一旁的百总不解的问。
  “去个屁,连兵部尚书都来了,你以为朝廷会眼睁睁的看着咱们把京城搬空吗?你看着吧,用不了多久,岳大人肯定会命令咱们收兵回营,咱们见好就收吧!”吴成枫很肯定的说。
  不得不说,经过几年的历练,吴成枫成熟不少,眼界也宽了,看待问题自然也成熟了许多。
  如同吴成枫所料的一样,半个时辰后,一名骑兵带来了岳阳的命令,让吴成枫他们押着筹集来的银两和粮食赶紧出城。
  北京朝阳门外,已经落到山顶的夕阳用余晖将人影拉得老长。
  岳阳骑着一匹神骏的白色骏马站在城门口,在他的身后是数千军士和数百辆装得满满的大车,而在他的面前则站着兵部尚书杨嗣昌。
  看着面前这位年轻的将领,杨嗣昌的眼中明暗不定,里面夹杂了愤怒、惊讶、懊恼、悔恨等等情绪。就是眼前这个家伙,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崇祯和北京城的所有官员好好的上了一课,什么叫做引狼入室,什么叫做嚣张跋扈,区区一个参将,竟敢带着数千军士闯入城内数十家富户将其银两和粮食席卷一空,更加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还对那些反抗的家丁痛下狠手,上百名胆敢反抗的家丁被打死打伤,这样的事情大明开国两百多年来连听都没听说过。
  更让他感到无奈的是,这个家伙在抢了那么多东西后就在他面前大摇大摆的要回去了,这实在让杨嗣昌感到无法接受。
  此时的岳阳神情很是平静,在他的手上还拿着一张圣旨,这是杨嗣昌刚给他的,上面是让他赶紧出城的旨意。接到圣旨后的岳阳很是痛快的遵守了崇祯皇帝的旨意,带着他的军队停止了筹粮,带着筹集来的粮草和银两出了京城,而杨嗣昌则是带着数千名紧急赶来的官兵亲自沿途“护送”他出了城。
  岳阳朝着杨嗣昌拱了拱手,轻声说道:“杨大人,末将告辞了。”
  仿佛是从牙缝里喷出来的话一般,杨嗣昌的声音显得有些沙哑:“你走吧,莫要再来了!”
  岳阳拱了拱手轻笑:“大人过滤了,末将不过是奉了旨意进京筹粮而已,若有得罪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看着岳阳脸上淡淡的笑容,杨嗣昌此时恨不得立刻在他脸上来上一拳,但他却抑制住了这种冲动,因为他是兵部尚书,是管理着大明上百万军队的长官,过了一会他好不容易才憋了一句:“尔等既然已经筹到了粮饷,待到鞑子过来时务必要尽心杀敌,皇上和百官都在看着你们!”
  岳阳很是自信的回答:“大人尽管放心,末将必然会让鞑子见识到我大明将士的厉害,绝不负皇上和诸位大人的厚爱!”
  “厚爱你个头!”
  看着一脸自信满满的岳阳,杨嗣昌真想吐他一脸的唾沫,就是这个家伙在京城放了一把火,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人,把一地的烂摊子给了崇祯和朝中的众位大臣,杨嗣昌可以想象,等到明天,崇祯皇帝的龙案上弹劾岳阳的奏折肯定会垒得象小山般高,而自己和温体仁几位内阁的大臣肯定又会听到崇祯那熟悉的咆哮,而这个始作俑者却拍拍屁股在城外军营里继续当他的将军。
  “杨大人,末将告辞!”岳阳显然也不想和这个家伙多呆,一拨马头朝着大营的方向慢慢走去……
  杨嗣昌摸了摸腰间的包间,他突然有种当场拔剑将这厮砍死的冲动,不过他也知道这只能是想想而已,且不说自己腰间悬挂的这把装饰用的宝剑能否刺穿他身上这套看起来就很厚重的铠甲。不过即便自己能刺死他,杨嗣昌估计还没等自己把剑刺到岳阳的身上自己就会被岳阳身边的亲兵们用乱刀砍成肉酱。
  虽然心里恨不得将岳阳砍成十八段,但脸上却不得不努力保持着平静,因为杨嗣昌知道,岳阳的问题已经解决,他待会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面对,那如潮水般的奏章,无数言官御史的弹劾以及崇祯愤怒的咆哮以及朝野的议论都会压到他和几位阁老的身上。
  但尽管如此,他和朝中的重臣却一点也奈何不了面前这位始作俑者,因为接下来的北京城还需要他和那些向来被他们这些文官集团们看不起的武夫来保卫。
  看着岳阳已经渐渐远去的身影,他长叹道:“大明的天要变了呀!”
  
  第二百六十一章
卢象升的惊叹
  
  当岳阳押送着最后一批装满了粮食和银两的大车回到大营时,受到了诸将的热烈欢迎,无数士兵挤到了大营门口观看那位胆敢从京城那些老爷的嘴里掏出粮饷来的镇国将军。
  事实上,从下午开始,当源源不断的大车运进大营时,整个大营就开始震动了,这些日子大军粮草不足的传言一直甚嚣尘上,不少将领和士卒们都感到很担心,毕竟都是当兵的,谁都知道大军一旦缺粮会有什么结果,是以当士卒们看到看不到尾巴的车队开进大营时,原本悬着的心全都放了下来。
  此时,不但众士卒纷纷来看热闹,卢象升也亲率众将站在大营门口相迎。
  看到卢象升和众将站在大营门口相迎,岳阳赶紧下马朝卢象升下拜道:“末将岂敢当督臣和诸位大人亲自相迎,真是折煞岳阳了!”
  卢象升脸上露出了多日未见的笑容,他上前扶起岳阳亲切的说道:“正宏太谦虚了,此次你能运来如此之多的粮草军饷,可谓是大功一件,全军数万将士都感念你的功劳啊!”
  岳阳赶紧谦虚道:“督臣过奖了,末将不过是遵循了皇上的旨意去筹粮而已,哪敢言功劳。”
  此时的卢象升由于身在大营,京城里的消息也尚未传到大营,因此他也不知道这些粮食是如何得到的,就在刚才,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仅仅是下午,岳阳已经陆续派人送来了两万多石粮草。这些粮草足够数万大军吃上一个多月的,这样一来就再也不用担心在和清兵作战期间会断粮了,至于一个多月后怎么办,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清兵就是再蠢也不会在大明的京城外围停留一个月的,否则等到全国各地勤王的明军一起涌来,他们就算是想走而已走不了,满人不是傻瓜,他们来这里是来抢粮食抢女人的,不是和来送死的。
  卢象升看着从他们身边源源不断开入大营的车队,心情非常的舒畅,他拍了拍岳阳的肩膀安慰道:“正宏啊,本官虽然不曾随你一同进京筹粮,但也知道你能筹到如此之多的粮草已经受了不少委屈,朝廷肯定也会对你颇有微辞。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本官一定会上折子为你分辨的,想来皇上也会给本官一点薄面不会惩罚你的!”
  岳阳闻言不禁苦笑,看来卢象升还不知道自己在北京城里做的“好事”,希望日后他知道真相后不会跳脚吧。
  拱了拱手,岳阳苦笑道:“督臣,末将此次进京筹粮,得罪的人可以说数不胜数,明日皇上的案前必然堆满了弹劾末将的奏折,末将只求能时候保住一条性命就好了。”
  卢象升怔了怔,盯着岳阳看了一会才问道:“正宏,你今天不时闯了什么货了吧?”
  “闯祸?”岳阳身后的陈大志以及吴成枫闻言不禁苦笑起来,今天他们干的事情岂能只是用闯祸来形容,简直就是要闹翻天了,要是眼前这位卢督臣知道了今天他们干的事后指不定会怎么骂娘呢。
  众人一边说话一边朝着大营内走去,当天夜里,得到了充足粮草的众将都敞开了肚子吃了一顿饱饭,卢象升也在自己的帐内宴请了所有游击以上的军官,虽然大战在即不能饮酒,但在解决了军饷和粮食问题后众人的心情也非常的好,大帐内是热闹非常。
  宴会一直持续到了亥时,众将这才纷纷散去。卢象升送完了众将出大帐,正要回去安歇,杨廷麟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带着恍惚而又惊喜的神情,卢象升见到他后招了招手问道:“伯祥,粮草都分发下去了吗?”
  杨廷麟点点头:“回禀督臣话,学生已经将七日的粮草分发给了众将,剩下的粮草末将已经让陈安亲率督标营的士卒们去看守,不会出岔子的!”
  “嗯……这就好!”卢象升点点头,又问道:“那银两呢,都清点好了吗?一共有多少银两?”
  “都清点好了!”杨廷麟赶紧回答,但他迟疑了一下,脸上那怪异的神情更加明显了,他迟疑道:“不过……”
  “不过什么?是银两不够么?”卢象升奇怪的问道。
  “不是不够,而是太多了。”杨廷麟长有些紧张的问道:“督臣,您知道此次岳阳一共带回来多少银两吗?”
  卢象升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觉,赶紧问道:“多少?”
  杨廷麟长吸了口气道:“一共是一百三十八万七千六百五十两银子!”
  “多少?”卢象升的声音立刻就拔高了七度。
  “一共是一百三十八万七千六百五十两银子!”杨廷麟郑重的重复了一遍。
  “我的天!”卢象升一屁股坐在了身后的一张椅子上,发出了一阵吱呀的响声,良久卢象升才几乎是用呻吟的语气喊道:“岳阳他到底洗劫了多少家富商才弄到了这么多银子!”
  “还不止呢!”杨廷麟继续爆料,“据营中的将士来报,那岳阳将带回来的银两和粮草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他们运到了中军大营,另一部分他们则运到了自己的大营里,据军士们禀报,岳阳运到己方营中的粮草和银两应该不会比运到中军大营的少,也就是说,岳阳手中的粮草和银两也和咱们手里的差不了多少!”
  “我的天啊!”卢象升吃惊的拍着自己的脑袋,“这个岳阳今天到底在京城里捅了多大的篓子啊!”
  正在卢象升吃惊不已的时候,一名士卒掀起了门帘禀走进来禀报道:“启禀督臣,京城来人了。”
  “快,让他进来!”卢象升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象现在如此的渴望知道京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匆匆走了进来,朝卢象升施了一礼后低声道:“督臣,不好了,出大事了!今日镇国将军在京城内一连掠夺了数十家富商的库房,抢走银两粮草无数,而且他还……他还开枪打死了上百名试图反抗的家丁,如今京城里已经闹翻天了!”
  “什么!”
  卢象升和杨廷麟齐齐的发出了惊呼……
  
  第二百六十二章
殿前上的争吵
  
  “竟然死伤了上百家丁护院?”饶是卢象升久经战阵,但也被这个消息震得大惊失色。
  “这个消息查实了吗?”一旁的杨廷麟赶紧追问。
  黑衣男子舔了舔干燥的嘴唇也心吁道:“消息已然核实,据说如今整个北京城已经传遍了!几乎所有六科言官和都察院的言官御史都准备上折子弹劾岳阳,甚至已经有人提出了请皇上立即下旨将岳阳锁拿进京以正国法!估计明天一大早的朝会上肯定会吵翻天的!”
  “完了……完了……”杨廷麟只觉得两脚发软,失声道:“岳阳怎会如此糊涂啊!光天化日的……他……他怎么敢杀人呢?若是明日朝廷派缇骑来捉拿岳阳,那该如何是好?如今大敌当前,朝廷若是先自断手臂,势必会军心涣散啊!”
  “这还不止!”卢象升的脸色也变得严峻起来,他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担忧的神情:“岳阳带来的应州军你们也看到了吧?无论是装备、训练还是士气在我大明军中都是一等一的,且对岳阳也是忠心耿耿,若是明日朝廷贸然派出缇骑进入大营捉拿岳阳,你们说会有什么结果?”
  杨廷麟和黑衣人的脸色再次变了,他们同时响起了一个军中将领最忌讳的词语……“哗变”。
  岳阳的手下可是有上万训练有素的精锐,加之岳阳可不是什么乖宝宝,一旦他发起狠来,那些前来捉拿他的缇骑估计还不够他手下大军塞牙缝的。更加严重的是,若是朝廷下令捉拿岳阳,势必会引起大营里所有将领的不满,不管怎么说岳阳也是奉了荒地的旨意去筹粮的,现在人家筹集到粮饷了,朝廷却秋后算账,这算是怎么回事呀?加之大敌当前清军不日就要抵达,朝廷却还对自家的人喊打喊杀的,这样一来军心可就要散了。
  卢象升毅然道:“不行,本官要立即进京面圣!”
  “大人,不可啊!”杨廷麟赶紧拦住了他,“大人,京师城门早在几日前便以关闭,若是白天您尚可手持帅印入城,可夜间想要入城那就非得手持圣上旨意或是八百里加急文书方可入内,您虽为一军统帅,此时也是无法入城的呀!退一万步将,即便是您能入了城,但也是无法进入皇宫的!”
  “诶!”
  卢象升右手往桌上用力一拍,发出了啪的一声脆响,神情说不出的悲呛。
  看到卢象升担忧的神情,杨廷麟挥手让黑衣人退下,上前两步走到卢象升跟前低声安慰道:“督臣,学生以为您不必如此难过,朝廷里也不是没有明事理的人,比如温阁老、杨阁老以及侯尚书等人会劝阻皇上的,即便他们不劝阻,皇上乃圣明之主,想必不会贸然下旨的!”
  卢象升摇摇头,“伯祥你不用安慰我了,圣上固然是雄主之,但其性情却太过急躁,如今岳阳闯下如此大祸,圣上一怒之下派出缇骑将岳阳锁拿进京也是很有可能。”
  杨廷麟沉吟了一会后面色一变,他对卢象升说道:“督臣,既然圣上迟早都要下旨捉拿岳阳进京问罪,那咱们索性不如前一步下手,在大帐内安排好人手,派人将其传唤过来,然后……”
  “住口!”
  杨廷麟的话没有说完,却被卢象升一声暴喝给打断了,只见卢象升一脸怒色的对他喝道:“伯祥,这话亏你说的出来,岳阳进京筹粮之举虽然有些鲁莽,但他终究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形式,虽然是杀了一些家奴仆役,但究其原因也是为了城外数万大军,本官若是将岳阳拿下,你让本官如何面对全军数万将士,还是你想让本官变成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