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炼气士(校对)第7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0/854

  这些玩家也就陆陆续续上线了,直到他们看到九州大地久违的合一后,一个个都唏嘘不已。因为各个组织的利益关系,没有人愿意放弃哪怕只有浅浅一条海湾的组织划界缓冲带,如今在官方剧情来临时,终于强行的“统一”了。
  届时,组织冲突也将伴随着问鼎剧情的神话战争而轰轰烈烈展开。玩家组织和仙门教脉体制的关系,又要面临一次剧烈的打击了。
  碧游宫。
  钟音消尽,一道赤金色的法旨从天而降,周易一把摄了上来。法旨来自紫霄宫通天教主,上面的内容,需要让周易在通天回碧游宫前,先去着手一些事情。
第一一一九章
弃子成林终有尽
  玄都,八景宫。
  神宫内的老槐从墙内探出,形成了一片绿荫将茶石的上方罩住,太上老君与一位老者坐在石上,通过一团滚云化出的通透镜面,两人清楚地看到三清是如何搬圣境迁玄都时,被突然降临的广成子给截杀的。
  “我知道玄都老爷在看着你们,所以有什么能耐尽量用出来,别让他老人家失望。”
  广成子在屠戮中如是说。
  自始至终,他都挂着和煦的笑容。
  血腥的过程没有什么必要细细评述,业果重新合一的广成子虽然仍是一身仙风道骨,但是出手的凶戾和残酷已经不再是一个仙人所为,情境和两人先前看到,周易和广成子两人演着对手戏将玄都大法师给灭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三清圣境失去三十六道天一体保护,被广成子轻易地将三大圣境用化为黑地狱,将圣境所有仙灵屠戮,转化成了神魔之种。但他并没有震灭三清传自玄都的混元道果。
  对此广成子是有解释的。
  “你们是玄都老爷一气化三清所展现出的法身,拥有着玄都老爷的混元业位的业果影响。说白了,你们这种道果投影化出的一半混元道果很有价值,值得我钻研学习一番。一花两叶,你们和玄都老爷总是有跟可循的。所以震碎你们的假道果太不值了。周易既然对你们没兴趣,那我正好拿来研习一番。”
  当这话透过明镜传出来的时候,太上老君侧目看了旁边的老者一眼,他以为对方会很震怒,但事实真的出乎他的预料。
  玄都老爷太平静了。
  眼中一丝异光都没有。
  这情景,让太上老君有些不寒而栗。他旁边坐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居然没有因此产生任何触动。好像这件事情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一样。
  广成子将三清打回了圣境转化的地狱中。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折磨,不断地将三清开膛破肚,然后用魔息开始涤荡他们的仙体。这意思再明了不过,广成子要将他们炼成神魔。
  “广成子。小心玩火自焚,神主之位不保!”
  “炼吧!等你将我们炼成神魔,我们三个势必吞你魔果,将你打下业位!”
  三清在魔火与诸天修罗的折磨中丝毫没有被击败,他们一如既往地对广成子肆意攻击,没有任何畏惧之色。然后就在广成子的神诀念诵下从同天火柱上脱落,齐齐跪倒在广成子面前,神色畏惧地喊着见过神主。这和之前三清坚决的态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老子一挥袖。将滚云明镜散去。
  “他们太小看我师弟搞出的这个东西了。想想鸿钧老师都不喜欢这东西,哪里是好对付的,痛痛快快消道就是,难不成还要等我去提人吗?”
  老子一边说着一边起身从茶石上下来,一拂袖竟然直接要回八景宫。从他的语气中也听不出他有什么情绪,好像真的和太上老君感觉一样,整件事情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过走出两步后,老子还是停了下来,转身给太上老君道:“玄都是救不得了,但文始还有的救。你回灌愁海太极门,给文始重塑金身。另外再传法旨,三清道脉门下弟子。若有愿者,就归于你门下。做完这些事情后,把离恨天也牵到玄都山附近吧,开天墉城的道场。”
  “不趁势全都抛给碧游宫吗?”太上老君起身,“碧游宫现在重新开府,当初的门人不可能召回,现在他们正缺……”
  “我师弟没那么随性。”
  老子摇着头,进了八景宫。关于道脉弟子的事情,他似乎也不想说太多。墙外一时只留下了太上老君一人。老君思考过后,决定还是照办。于个人上他并没有什么打算。总之在玄都的话,一切就听老子的安排就是。
  事情比他想象要顺利。他早就做好了失去三位老邻居的准备,只是没有料到广成子做的那么绝,居然将三清都炼成了神魔,也没有料到玄都会死在广成子的手上,更没有想到的是燃灯居然撕破面皮斩杀了文始。
  因为周易飞升这件事情,他们这儿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也许这对老子来说都是不必在意的小事,但他可不这样想。三清能被抛弃,玄都大法师能被抛弃,那么他被抛弃,也并非不可能的事。太上老君是没有打算,但不代表他没有想法。
  “但愿看在我于他还有长远的用处,这一天不会过早来临。”
  太上老君望着玄都的深墙心中叹息,转身去办老子吩咐的事了。坦白说,这些弟子他根本没打算要,老子也不打算要,多了这些人,到时候便免不了要在封神榜签押,免不了要因此争斗厮杀一番。幸而三清已经消耗了绝大部分,否则到时候事情怕更难办。
  蓬莱。
  周易刚从紫崖下来时,便遇到了前来拜谒的福禄寿三老,三人委婉地表示:“既然碧游宫道统已经回归,他们可以将洞府搬走,前去投奔南极仙翁。”
  “蓬莱这么大,还不至于没三位仙老的容身之处。三位可以去通知四十七岛的仙府主人,叫他们安心便是。”
  周易对此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这里倒不是周易僭越,而是通天教主在法旨中说过的,即使碧游开府也没必要将这些仙人赶走。道脉刚开,稳定的是人心,无论何处都是如此,在这点上NPC并不会比玩家低智,会做出暴发户耀武扬威排除异己的事情。
  三老拜谢后退去。周易飞出蓬莱,这就准备赶往通天所说的灵鹫峰,即如今的灵山大雷音寺,将被奴役的碧游宫听讲弟子领回,顺道在路上,将飞升时拦截他的人全部一网打尽!有关这点,通天教主和周易的看法一样。碧游开府要稳人心,也要立威。
  大自在天、帝释天、大梵天潜逃南极阎浮提;上洞八仙除张果老战死外其余人逃亡八景宫;虚皇、上皇两位道君已在玄都;另外,周易还得去再去一趟仙庭。
第一一二零章
通天法旨斩帝君
  如果不是通天教主提醒,周易自己都想不起来,太乙真人是东王公之子。他在仙庭供奉了一个功德神躯。就和太上老君的性质相同,名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世称东华帝君,也称少阳帝君。
  《彼岸》的神系是及其复杂的,牵扯到东王公这位汉代神话中的男仙之首,在后期衍生出的神格更加复杂,甚至和更早时期楚文化中的太一挂钩。周易在武脉时调查过太乙救苦天尊的背景,最终并没有得到什么具体的有价值信息。
  抛开《彼岸》设定的话,太乙救苦天尊会和拥有相同名称的太乙真人有关联,更奇葩的一点在于,他还是玉清原始天尊的应化身,内中的混乱具体化的话,让人十分头疼。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这些天神帝君之流,他们表现的战力是不同层次的。
  那时候一直让周易困扰的是,青帝和青华大帝不是一位,青帝据仙庭一些天尊的说法,是青华大帝的外甥,名叫太昊。
  太昊不是指伏羲吗?
  后来周易通过问太乙救苦天尊得知,他和东王公算是兄弟。太昊的名字,是青华大帝赠予青帝,本来是有大用的,但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没用上。具体调查不出结果后,周易知道大帝牛逼,也就跟着大佬混不再多查了。
  复杂的神系在《彼岸》这里得到了统一,可知的是东极青华大帝与东王公是东属木命、日神崇拜中最高的两位。
  东王公的帝位就是青帝。
  举例来说的话,东极青华大帝是仙庭帝位;救苦天尊是玄门道位。后者是与仙庭紧密联合的三清体系尊号。这在整个仙庭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理论上他不属于三清道脉的人物,不应该有这种天尊道号才对,而应该像其他仙人一样,留下本号仙名。
  但现在周易知道了,大帝的本号就是伏羲。这名字怕在仙庭有些忌讳。
  东王公也是特殊的存在,爱拿木公自称而绝口不提青帝的帝位,仙庭对他的称呼也向来都是东王公。而绝口不提青帝的事情,无论什么情况。都绝口不提。武脉时周易根本不懂这里面有什么意思,但现在他知道了来龙去脉,知道了一直以来所不知道的东极青华大帝真正来历,他就明白了。
  太昊这个名字与伏羲一样,太特殊了。因为他本就代表伏羲。
  青华大帝先前说昊天玉皇上帝时提到,说玉皇接的是太昊天皇的位置。然而青华大帝将太昊之名赠予了青帝。如果是他自己成为五方天帝的话,青帝叫太昊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这就是他本命。然而他给的是自己的兄弟。这里面的门道就多了。
  他自身称青华,然后将能和天皇联系在一起的太昊之名给了自己兄弟,是什么意思?
  这个青帝的帝位能不微妙吗?
  周易在仙庭厮混那么久,只要信息明了的话,他当然理解这种忌讳,即使里面可能只是误会,但实际影响绝对很大。东王公绝口不提青帝,仙庭对他的称呼也都是东王公,这是绝没有错的。如果他称青帝的话,那他就没有机会在瑶池盛会时。坐在玉皇身侧。
  武脉时周易问起是天尊说太昊之名本来有用的,但是最后没用上。虽然只有这一句话,但这里面的信息量可大得超乎想象。
  以前周易不太明白。只觉得很厉害。但现在他完全能懂。现在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通天教主的法旨上提到,太乙真人是东王公的儿子,拜师玉虚宫后在世俗开设行宫,以香火功德铸下身外化身,也就是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也怪不得当初的哪吒在割肉削骨后,太乙真人第一个想到的对策就是开行宫铸金身,这把戏他自身就玩得很溜。
  通天教主在法旨上是这样说的。
  太乙出世拜在玉虚宫门下,便是玉虚门人而不再是王公之子。一切业果也都涉及不到仙庭,涉及不到他的身外化身。如果说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就此消停的话。按道理周易也不能牵连因果,如此做法不合仙道。但问题就在于。他这长长的封号上。
  通天教主说,这位帝君最早为紫府东华帝君,侍奉东王公。但他一直和太乙真人一般从不安生,走访玄都、文始、瑶池后,又融合玉虚与东王公的仙道转劫下凡,在人间另立道统,号少阳帝君,凡名王玄甫。
  所谓少阳,取自东王公扶桑大帝日父之名,是为少阳。
  这个举动意味着他是准备学东极青华大帝,准备身兼仙庭帝君位,又要领三清道脉之职。介绍到此,周易已经能明白通天的用意。
  然而,通天教主的法旨还不仅如此。
  通天教主说,周易还在未证道心菩提前,曾经关中于妖族大战,最终误入了太白玄德洞天,通天教主在那里为周易留下了云清仙焰,而从中作梗要杀周易的,就是少阳帝君。
  没错,是少阳帝君。
  虽然是两年前的旧事,但周易至今历历在目,他就是在玄都洞天得到了大衍禁制,也正是用大衍禁制对抗了少阳帝君留下的小小神念。坦白说,如果当时没有大衍禁制的话,周易迟早是要死在那小小的一缕神念手上的。双方的差距太大,少阳帝君的神念全方位逻辑判定,完全是顶级仙人战力的低配版,强悍的不可思议。
  无论虚皇道君还是二十四诸天圣尊,通天教主在法旨的字里行间,都是诛杀的意思,唯独这个帝君,通天教主说:“汝自为之。”
  你看着办。
  不用多解释,就是这个意思。
  “我倒是不怕得罪东王公,但这个帝君是青华大帝的侄子。通天教主的意思叫我看着办,其实是嫌我和青华大帝走的太近了。”
  周易在蓬莱岛海岸上稍作了驻足,思考了下这个法旨的情况处理。他哪里能不明白通天教主的意思,这点根本不需要看自己手中的慧剑。直到现在他都不能算是通天的弟子,很显然,他必须要拿出个投名状,证明自己不是东极青华大帝的棋子。
  “那就是杀了吧。连太乙都杀了,我不在乎多一个。可事实就是释尊的例子摆在前面,无论怎样,通天教主怕是不可能会像原封神那样,对我完全信任。不错,他倒是没有轻视我。”
  周易低声道,对自己最终归属的道脉有了初步的认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0/8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