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重启(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879

  小四婶就很不高兴这个话,好像说的自家孩子跟考不上似得。哦!林雨桐不用人教,不上大学都能去大学里当教员,还是衬的自家孩子越发每个样子了呗。
  她就道,“爸,这以后啥都得看文凭的呀!咱家的没有笨人,我娘家也没有笨蛋呀。我侄儿还出国了呢!对吧?我觉得孩子还是在学校没学好,咱家的经济条件也有限……要不,叫这俩孩子住回来,您帮着教教。”
  早几年不就说过这个话吗?把孩子放过来。可这儿媳妇听她妈的,非说怕放过来教的孩子不亲近姥姥家。如今到了节骨眼上了,要把孩子塞来?
  夏文心就道,“爸只研究相关专业的东西,并不单纯只针对一门。教授也不是什么都懂的。叫爸教孩子,真不如找人家专门的老师。人家更专业,能会抓重点和考点……”
  小四婶马上道,“大哥不是要调来吗?要不把他们送去给大哥?”
  大哥自己俩孙子要带,那才是一把手带出来的。他白天在学校带孩子,晚上再带俩?咋那么能耐呢?
  小叔就道,“大哥年纪不小了,不是说了吗?回头我给找个老师回来。”
  找老师不得花钱呀?
  江映雪不欲闹的不愉快,只道,“请老师的钱我出。咱们自己也带不了,舍不得说他们。”
  小四婶这才欢喜起来。却不知道夏文茂走的时候塞给亲妈一个存折,意思很明显:用这里面的钱。
  江映雪看着存折叹气,跟夏九墨道:“两口子怕是有些问题了。”男人藏私房钱这是正常的。可藏了别的心眼,这就很不正常了。
  夏九墨都觉得,是不是自家这小儿子觉得当了两天官就了不得了,就敢生了歪心思不跟媳妇好好过日子了。他问了几次,儿子都不说。问的急了,就给你扔下一句:过段时间再告诉您。
  这过段时间过段时间的,这一眨眼,半年转瞬即逝。放寒假了,他说回县里过年吧。结果大闺女说年年都过去,今年就算了,“叫我大哥和孩子们过来过年吧。”
  那也行呀!
  林大牛带着俩孩子先回了夏家老宅,林雨桐和四爷慢慢悠悠的其实把家都给搬了。年三十早上,林雨桐过去给送了新衣裳,“都换上吧,我中午过来接。找个照相馆,咱今年出去照一张全家福。”
  好啊!
  老两口热烈响应。打开包裹,里面的衣服叫老两口愣神。
  老太太一件旗袍,外面一件妮子大衣。帽子围巾皮鞋,连里面套的都准备齐全了。老爷子一身西装,搭一件黑色大衣。
  林大牛也不知道自家闺女整的什么西洋景,给他的更时髦,格子的西装加风衣。俩孩子倒是穿着唐装,打扮的喜庆的很。中午一过十二点,门口突然响起了喇叭声。
  谁家的汽车摁喇叭了。
  夏金往出跑,就看见自家妈从驾驶室里出来,赶紧就朝里面喊,“爷爷!爷爷!我妈开车来的。”
  啊?怎么敢开车的?开谁的车了?
  车是入了冬之后新买的。这是一款在这个年代能买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车中的一种,平民化的价格――五千。
  当然了,对于工资百十来块钱的人来说,这东西价值依旧不菲,但却也不会叫人觉得高不可攀。还有一款类似与越野,要价十万还暂时没货,半年内能不能到是个未知数。于是,四爷很凑活的,带着几分嫌弃的花了五千,买了这么一款小轿车。
  林雨桐今儿也换了一身,旗袍加大衣,烫了大波浪的头发,戴了一顶小礼帽。她站在车边,拉开车门子,做出请的姿势,“夏老先生,江女士,请上车。”
  行吧!别管怎么来的车,孩子有兴致玩过家家,那就玩吧。
  夏老先生牵了江女士的手,先送她上车,然后自己才上来。两个孩子挤到老人的怀里,能坐的下。林雨桐这才看亲爹,“夏文龙先生,请您上副驾驶,系好安全带。”
  林大牛觉得穿的骚包的,本来就不自在,结果还给自己来这么一下,他先上了车,“这是去什么照相馆呀?这么些花活?”
  到了您就知道了!
  林大牛的注意力也不在照相馆上,他是坐车的比开车的还累,主要是担心她开车。
  “您放松,我在单位跟司机班学的。”林雨桐看她,“我一天到晚清闲的,不学点东西不亏吗?师傅是现成的,车是现成的。就一条烟,我这不学会了吗?”
  那你可太能耐了。
  “别说话,看着点路。”林大牛觉得还不如叫自己跑着省劲呢。前面出来个人他就一身汗,拐弯转一下,又一身汗。注意力在这个方面,压根就没注意这是朝哪边走的。
  后面老两口是有孩子在打岔,老爷子在跟孩子将这个汽车,汽车想动,得用汽油。说到汽油柴油,基本就靠近他的专业了。那可说的东西可太多了。
  直到转到那一片别墅区,江映雪一抬头,这才发现不对,“嗳?怎么到这儿来了?这里哪有什么照相馆……”
  话说了一半,他就顿住了。前面那是江家,在一众斑驳的旧楼中,翻新过的楼格外醒目。
  还没反应过来,车停了。大门口的人一下子就涌过来了。
  林大牛正要说跟闺女说这个开车的事呢,结果车门子被打开,女婿站在车外,“爸,回家了,下车吧。”
  啊?这怎么又回家了呢?
  他从车上下来,扭头一看,两妹妹正从后面的两个车门里扶爸妈下车。小弟站在大门口,轻轻的把熟悉的大门推开,“大哥,回家。”
  他站在大门口,怔愣住了。回头看站在最后的女儿女婿,俩孩子对着他微微笑着。不停的示意他往里面去。
  一瞬间,他想到了两个孩子这一冬的忙碌。几乎是每周的周末都不在家,他以为是工作调动的事,现在全明白了。俩孩子忙的是这个家。
  他过去一手扶了父亲,一手扶了母亲。二老年纪都不小了,七十多岁的人了。脚下的路还是那条路,连边上的石子路,都是熟悉的颜色。上了台阶,抬手推开两扇厚重又崭新的大门,带着熟悉的暖香味儿瞬间飘过来。地板被擦的锃亮,外面的阳光塞进来,跟当年一模一样。他甚至有那么一瞬的恍惚,他像是回到了小时候,从外面跑进来,阳光洒在脸上,他不经意的抬起手,要遮挡一下阳光。
  过了玄关,便是偌大的客厅。欧式的沙发好些年都不见了,如今这里就摆着一套。跟当年那套几乎一模一样。如今怕是都没人生产这个,这是高仿的,不知道走了多少门路,花了多少钱才给做出来的。靠着落地窗的一角,摆着一个三角钢琴,钢琴是叫人打理过的,哪怕有些年岁,但也颇显韵味。里面光线极亮,他抬起头,头顶上那个水晶灯还是当年的模样,光辉灿烂,照的人心里哪里还容的下一丝的阴霾。
  林雨桐走了过去,脚步轻盈,她过去掀开琴盖,“奶奶,您不带我爸再弹一遍致爱丽丝吗?”
  再弹一遍致爱丽丝?
  江映雪的眼泪一下子下来了,脸上却带着笑意。她重新牵了长子的手,“走!妈妈把没教完的教你……”
  这节没上完的课,中间间隔了将近半个世纪!
第277章
百味人生(46)
  曲不成调,
回味却悠长。
  四爷买了相机,快门按的飞快,把每个瞬间都被拍了下来。
  夏文荟最会调解气氛,
一曲弹完,
怕老太太哭的难以自抑,她赶紧插话,
“人家以前总说,
人这一辈子吃的苦和享的福是一样多的,
我老是不信。现在我是信了,瞧瞧我大哥就知道了。早年受过多少罪,晚年就有多少的福气等着呢。您之前还不是常说,年少享福不算福,
老来有福才算福。这话可不正说着了。有桐桐和元民,我大哥这日子就是天下最好的日子。”
  说着就拉老太太起来,
“这一年可把我憋坏了,
桐桐老拉着我和我姐看还有哪里不像,
我哪知道呀?这大小姐的日子我完全没记忆呀!”这边跟老太太说着,那边还不往跟边上的林大牛撒娇,“我不管,当年我这资本家的大小姐没当上,现在回来我得当姑奶奶。家里得有我的房间,
哪天你妹夫要是欺负我了,
我就回来。在这里可比他那地方舒服多了。”
  被她这么一打岔,老老少少的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一家子闹闹哄哄的,
进进出的看房间。江映雪摸了摸床头还有床头的画,“难为你怎么还原的?像,
太像了。猛地一看,几乎一模一样。”
  夏文心又打开柜子,“您给看看,您孙女给您准备了多少。”
  好家伙,一柜子的衣服。春夏秋冬,里里外外,从旗袍到洋装,再到如今流行的款式,出门家常能穿的。鞋子从拖鞋布鞋绣花鞋到皮鞋,一大排。
  林大牛就猛的想起之前跟四丫说的,他说,“……我那时候总给你奶奶许愿,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给她买她喜欢的衣服,叫她的柜子永远都不缺衣裳……如今,能吃饱就不错了。”
  原来,孩子把他说过的话都记着呢。他没能孝敬给母亲的,她替自己这个当爸的做到了。
  想来母亲也应该想起来了。
  是的!江映雪的手从衣裳上一件一件的摸过去,心里涨的满满的。想说话,怕哽咽声招惹的一家子跟着落泪。她不住的点头,却一声也发不出来。
  边上的柜子是给老爷子的,西装中山装对半,穿什么都不会错的。
  等看到给江映民和江华留的房间,江映雪心里更是说不出的滋味。她微微低着头,好似在打量家具。强压着不叫声音颤抖,叫四爷,“元民,给拍下来。拍下来给你舅爷寄出。叫他瞧瞧,有空也一定得回来住一住。”
  四爷应着,叫她去楼上,“楼上有我爸我姑姑他们的房间,您也去看看。”
  一家子乌泱泱的上楼。小四婶看着自己的皮鞋踩在这暗红的地毯上,一台一台朝上。之前她最恨这楼梯,光是上上下下的拖这个,能把人累个半死。那时候只知道小洋楼是有钱人住的,等自己住的时候除了拿出去能炫耀这个优点之外,完全不知道住这里有什么好的。如今只看了一成,可她也终于知道为啥早前的有钱人爱住小洋楼呢!原来不是这地方不好,是自己不会住!
  不过这么说也不对!好像不是自己不会住,是自己没钱。要是自己有钱,也整成这个样子,那不就好了吗?
  她在这楼里也住了几年了,从来不知道这屋子能这么亮堂,这么气派。
  这要不是知道地方没错,她竟是一点也找不出自己当时住的影子。那些大件就不说了,还有那墙上的画,那台灯,那仿古的电话,还一看就价值不菲的窗帘。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弄来的?还是这房子本来就有地下室放杂物之类的,自己没发现?
  顺着楼梯到了二楼,才发现变动真的太大了。这房间的格局改动了不少,这是争取给每个房间都带了卫生间的。林大牛的主卧就不说了,其他几个房间也是套间。
  文荟叽叽喳喳的,“大姐这间向阳,也能大点。桐桐偏心她大姑,说她大姑要搞学问,需要大些的空间,愣是给里面再套了一小间书房……”
  果然,布置的典雅舒适,小书房大书案一直通到屋顶的书架子。
  大姑父就笑,“得了,这以后她也懒的在家呆了。”宿舍和老宅哪里比的上这里舒服?
  文荟不服气,“走走走,再看我的房间去。我那边小,可我还就特别满意。”她这边的房间带着个楼台,林雨桐给打造成舞蹈室了。不算多大,但简单的活动能做开。还给准备了几套舞蹈服,她不知道有多喜欢。
  小四婶就更觉得别扭了。对于文心和文荟来说,这里是娘家。嫁出去了,在娘家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很正常呀。只要家里住的开,就得这样的。这是小洋楼,要是放在老家那几进的院子里,姑娘出嫁之后,娘家给留个偏远都是正常的。
  她们理直气壮了,可自己呢?听过妹妹回娘家住哥哥家的,没听过弟弟带着媳妇跟单身的哥哥过日子的!便是留了房子,自己好意思住不?
  果然,是给自家留了房间的。也不小,一边有个向阳的窗户,一边有个半圆的小阳台。阳台封闭起来了,放着花架子,架子上防着绿植花卉。一个小圆桌,两把老藤椅在边上放着。夏文茂乐意的很,往藤椅上一坐,“这要是下午,在这里泡一壶茶,拿一本书,再惬意不过了。”
  他是惬意了,可小四婶却惬意不起来。这里是真好,可她在这里,觉得浑身都不得劲,感觉连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才合适。
  突然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跟着一家人格格不入。两老人当年那就是洋做派,人家回来舒服自在。这里现在是大房的地方,人家自然怎么呆着都不会别扭。大姑姐家呢,大姑姐做过几年大小姐,本就适应了。那位大姐夫如今在电视台,那接触的人多了,接触的环境多了,人家特别自信。刚才还听见他跟大房的女婿说,以后电视台要是取景,这里完全够格。所以,他们也没有不自在。就算是明达和他媳妇,好似也没别扭到哪里。两人就是好奇,来来去去的打量。刚才桐桐还说,四楼的阁楼是客房,随时都能住,欢迎他们回来。明达媳妇还不好意思,“我们就不住了,怕住了舍不得走。看看就好!看看就好!”这两口子都在外事接待处工作,那里接触的到的人和事不会因为这点东西就把人吓住。
  自家那二姑姐,这次带了四个儿子都来了。可他们家本来就住着独栋的小楼,其代表的意思还很不一样,到了这里真就是放的开的很。那几个小子带着自家那俩儿子都上各位上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8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