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重启(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879

  到底是在煤矿家属区长大的孩子,工人们有各种的学习活动,这个文件那个文件的,是比这些种地的有见识。对这种豁得出去的,还就是有人发怵。村里的男人倒是不信这个话,可男人家觉得跟女人争执是有失面子的事,自持身份的都不会跟个小媳妇在这里争。
  不知道哪个媳妇在后面添了一句,“还厉害的不行!咱村可不要这样的。”
  “对!撵出去!”
  这都是女人家说的话,可这话把儿却被七妮给逮住了,顿时就一蹦三尺高,“这是土匪寨子呀!想撵就撵?我们也是……”
  “好了!”老支书一听不像样儿,出声给打断了,他不说七妮,只找当家的男人,“元宝,管管你媳妇。”
  金元宝拉了七妮一把,“边去!闭上嘴。”
  七妮甩了金元宝的拉扯,轻哼一声,骂了一句‘窝囊废’,但站在边上却再没言语。
  老支书这才说话,“现在你就是把金胜东的俩儿子吃了,也就够全村吃一顿的。能怎么的?就是给俩儿子关了,可咱这家不也还是烧了吗?早前呀,有领导专门来看了。救援的物资正调拨呢。一人一床棉被,一人一月二十八斤粮食的配额,直到夏粮下来,这是人家领导应承下来的。”
  这话一说,人群里就嗡的一声。说实话,这可太好了。现在好些人家还是两三口子一床被子呢,若是按照人口分,那这一家得多少床被子?还有粮食,说实话,大部分人家的粮食那都是省吃俭用的,也只能维持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到了开春,都靠地里的野菜活命呢。真能这么分粮食――这房子烧的不亏!
  一时间,丧气都消失了。
  毕竟家里还有好些没烧掉也烧不坏的东西。比如水瓮,罐子啥的。再就是碗碟筷子铁锅菜刀不是都被带去农场那边做饭吃饭用了吧,这玩意也没损失。大部分人家的红薯啥的都在地窖里放着呢,上面烧了,下面的有些损失但也不知道啥也没有。
  认真算起来,就是铺盖衣裳啥的,再就是席子箱子之类的东西。
  铺盖人家发了,席子是只要勤快随时都能编出来,箱子有木料就能做。至于衣裳,就该是最大的损失了。可有些人家穷的合伙穿一条裤子的都有,家里能找出一件体面的不?
  真要是衣裳不够,回头一个月省出两斤粮食来,去别的大队换点粗布啥也都有了。
  老支书这才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吃的用的都给咱解决了,这房子总是要再修起来的,对不?”
  那是!村里只这么些人,一户一户的干,一天起一家的房子,这得多久才能叫家家有屋子住?
  “所以啊,元民呢,之前就跟我说,不行咱就迁村。这迁村之后,紧挨着农场。那边啥都带着呢,供销社呀,职工医院啥的,咱跟着受益呀!那边几千人的大工程,帮着起房子,也就是两三天工夫的事……”
  话没说完了,就有人接话,“那可不成!咱住在这里,是这里的地肥!村子迁走了,这地带的走不?来来回回下地这得多远呢?庄稼撂在这么远的地方,你们放心呀!”
  是!不能放心!
  “宁肯打个土窑安顿,也不能迁村。”
  竟是一大半的人死活不愿意。
  四爷就道:“村里固然是好,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心里算过一笔账?”
  什么?
  四爷就指了指这一圈人,“各家没成家的小伙子有多少?将来得娶进多少媳妇,再多添多少娃?当年咱们这个村多少户人有多少亩地?如今有多少人,又有多少地?”四爷指了指,“四个方向大家伙心里盘算盘算……这边是河水拦路,过去就是大路,路的那边不是咱村的地……那边是山,要是种上果木许是能有些收成,但山田那就是靠天吃饭呢,今年收明年不收的,光是开荒付出的代价就有多少?这个方向显然是不成!咱们身后……就是学校的后面,是土崖,土崖上是一片林子,人家上饶村把田都扩的挨着林子了,没咱们的事。就只能是往如今的农场方向扩,那边好歹还平整些。咱们村自己呢,嫌弃是盐碱地,从来都没想过把那地方整一整。可如今人家农场整呢,咱们搭着顺风车先朝那边挪,把农场这边的范围都圈在咱们村之后再说。要不然怎么办?人口不停的长,还是这么一点地。那到了子孙后代手里,吃啥?祖祖辈辈都这点地,都守着饿死?”
  这也是实话!
  建国后人口成倍的增长,土地就这么些。各个生产大队自己打粮食自己吃,这地少人多,必然不够吃嘛。
  四爷就道:“怕地里的庄稼被人糟践,那咱村这学校和饲养场又不拆。咱自己弄个巡逻队,轮换着晚上查看查看,只要还有人守着,谁敢过来?”
  这话很是!不能因为怕贼就守着家门不出去,没这道理呀。
  这回没人说话呢。一听是跑马圈地的事,这就都不言语。
  那就行,一家一户的,咱们来登记嘛。一听人家给盖房子那就都不客气了,十岁的儿子都要给分家的架势。可这也太不像话了,韩队长就道:“十六岁!男丁年满十六,可单独列一户。”娶媳妇的房子这就有了。林雨桐和林大牛算一户,四爷单独算一户。
  张小美挤过来,“我我我!队长叔,给我登记。”
  你这孩子,别闹,没看忙着呢吗?
  “没闹!我是给金元福登记的,他不知道跑哪儿去的,可他是咱队上的人呀,够条件的。别给露了!”
  七妮也挤过来,“给我二叔也登记上,他是在外面有工作,可他还有老娘要奉养呢。他跟我婆婆还没离婚呢,这也算是一户人的!”
  行行行!给你们登记。
  这边乱糟糟的,四爷把他和杨建国的家当全搬到林家了。两人说要住到放柴火的小杂物间,林大牛没让。把他屋的箱子放林雨桐那边了,本来能睡两个人的炕能挤三个人了。
  至于两边的小窑洞,一个给锁子叔两口子住了,一个被张寡妇直接给占了。她是时刻盯着锁子婶的,想跟人家攀亲家。见林雨桐去请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跟进来了。
  得!这种人你还能撵出去?
  金家人有金元才之前挖的窑洞,这会子勉强算是有个安身的地方。
  如今也讲究不起来了,夜里找个能避风的地方勉强过一晚得了。林大牛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干草,铺在地上也能御寒。凑活了一晚上,天不亮公社就来人了。物资调来了,原则上也同意迁村的意见,还调来了十多个帐篷,那边的工程都停了,先集中精力给大家伙把房子建起来。
  过来的意思就是,这边有什么现在就搬走吧,从今往后就在那里安家了。
  而林雨桐和林大牛不得不抛弃这个窑洞,跟着大家伙一起往过搬。
  不过搬过去也有个好处,林大牛可以跟着农场的职工一起住宿吃饭。林雨桐也能在指挥部分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行军床。四爷却成了最忙的一个。村子里的规划按照他的来,哪里建学校,哪里是大队部,哪里是麦场,哪里是巷道儿。
  从哪里打井合适,把河水引到哪里从哪里过对村里好,他心里都有数。
  都是一水的土房子,要建也快的很。
  林雨桐没管那些,她也有的忙了。这不是搭着这个顺风车,这边的派出所也得建起来吗?土房子肯定不合适,砖瓦的房子这是最基本的。她在这边帮忙,忙是真忙,但该属于自己的待遇也发下来了。
  最实用的莫过于衣裳!现在这警服与军服趋于一致,相似度极高。而且发的比较全,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冬夏两套就算了,还有雨衣雨鞋大衣这些,这可不是你有布票就能有的。
  冯所是个非常上道的人,“今年你入职,衣服还没领。就有你两套的!这不是马上这一年都完了吗?明年的衣裳这两天正发呢,给你领回来了。”
  因此,所有的东西都是两套。只这几身衣裳,羡慕死多少人了!
  如今尘土飞扬的林雨桐也没舍得穿她的衣裳,才收好,林美琴就找来了,“你哥呢?你二姐呢?我以为昨晚是你带走去你那边住了。”
  林雨桐看了她一眼,“我哥都成那样了,你忙什么呢?不见……那肯定是我二姐给带去医院了……”
  大晚上他们怎么去医院?
  “那我就不知道。”林雨桐搪塞她,“要不你去公社那边的卫生所问问,看是在那儿不?”
  林美琴猛地想到什么,转身就朝外走,到了帐篷门口了,本来想说啥的林雨桐不知道,只是面色变换了几下之后又和缓了,“你这孩子,我还把你哥拉回来呀?轻重缓急我能不知道?他爸能管当然叫他爸去管了,你妈没那么糊涂。”说着,就高声朝那边打招呼,“李主任,有件事正要向您汇报呢。”
  人走远了,林雨桐没搭理。
  结果晚上指挥部开这一天工作的总结会的时候,就听李主任道:“要么说咱们的干部觉悟高,咱们的社员同志们觉悟高呢。今天,咱们黑山大队的林美琴同志找我汇报了一件事,我觉得应该拿出来说说。”说着,就朝帐篷外喊,“美琴同志,进来说话。”
  然后林美琴就进来了,有些拘谨的样子,“我就是想着,这一冬乃至明春,黑山大队都在工程上干活,要不然就先把救济粮停了,在这边一天一斤粮食足够吃了。等到这边的工程完了,再重新开始发放,直到夏粮下来……我粗粗了算了一下,如此可以节省三个月的粮食。黑山大队八百九十二口人,有几个眼看要生的孕妇,就按照九百口子算,一天就节省九百斤粮食。这一个月就是两千七百斤,三个月就是八千一百斤粮食……”
  林雨桐皱眉,直接出言打断了她,“心是好的,但却不妥当。”她直言道,“数字是这么一串数字,可实际上,村里有老有少,不能一概而论。若是都扣除了口粮,壮年劳力必然得节省家口粮养活家小。体力跟不上是要出事的……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我更担心因此耽搁工程的进度……”辛苦在这边干还不如不干,那我干嘛要来干。在家躺着,你得给一斤救济,不管男女老少一视同仁的。可出来干活了,却反而得的更少了,谁疯了来干?
  这些话她没说出来,但大家都懂了。
  细想,林美琴的心是好的,但确实可行度不高。
  林美琴不想谁都没说话呢,被亲生女儿给怼回来了。她只轻轻皱眉,然后就看林雨桐,“你这个孩子,到底是年轻。也总爱把人往坏处想。大家的觉悟有多高,你是不懂的。这件事我去动员,我保证……”
  李主任连连摆手,“美琴同志,小林同志是年轻,但顾虑是对的。大家的觉悟高,但咱们不能叫大家靠着觉悟活着。人都得吃饭,谁都有家小,大家的觉悟高不是叫大家单方面牺牲的理由!”
  林雨桐暗暗点头,赞其精神,但事却绝对不能这么办。
  林美琴尴尬的笑了笑,“那要是这样,我觉得事可以换个方向办。若是每人每天都有一斤救济粮,那咱们可以把这宝贵的参与工程的机会让出来。相信周围很多大队都有生活相对困难的社员,可以让他们来嘛。哪里有苦难先紧着哪里解决,机会给更需要的人,这个不算为难人吧?”
  这个提议林雨桐都没法反驳!
  是啊!你们黑山大队饿不着了,可还有饿着的人呢。之前是偏着你们,这是周主任提议的。但现在情况有变,这样的挣饭吃的机会,是可以优先给别的大队的。
  然后李主任看了众人一眼,“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对视一眼,冯所举手,“我同意!”
  没有不同意的!
  林雨桐都不得不举起手,林美琴站在黑山大队却操的是全盘的心。而自己坐着屁股下的椅子,就没道理对这个提议说反对的话。
  于是,黑山大队正满身干劲,以为今年可以俭省出一些粮食来。不知道多少人都盘算着,等这边工程完了,回头救济粮都剩下不少了。该给儿子娶媳妇的要抓紧办喜事,该给孩子添置衣裳的都盘算着用粮食换几尺布,做件衣裳好歹不露屁股。
  谁知道,当天晚上就被告知:你们可以休息了。修整修整自己的房子,拾掇拾掇自己的家,然后干你们大队自己的活儿。咱们这工程另外有人参与了!
  为啥呀?
  这事根本瞒不住的,稍微一打听就知道是林美琴提议的。
  这娘们!
  男人们的气没地方发泄去,女人想闹事却也知道如今紧挨着人家指挥部搭建的帐篷,闹的叫人知道了不好。更何况,大家觉得,这林美琴怕不是上面有人给撑腰呢。
  她是用大家该得的,给她自己铺路呢。
  于是,第二天周边每个大队从每家每户都抽调了一个壮年劳力,不偏不倚,机会均等。之前帮着盖房子的人现在这撤了,人家把墙体给你们都搭起来了,屋顶框架也有了,剩下的就是上草抹泥了,完了你们得盘坑砌灶。这些活你们自己也能干,就不用这么多人上阵了吧。
  傻眼了!真的傻眼了。
  林美琴高声吆喝着:“国家困难,粮食紧缺,咱们都要有这个觉悟。大家吃的饱,家里有存粮,可其他大队呢?我们要想自己,也要多想想别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8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