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重启(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879

  他就道,“一点小伤,金疮药上了两天就好。把你那套都给我收了,再叫我看见皮不给你扒了!明儿开始,演武场上去,哪怕不能出人头地,可至少能练一把子力气,就是将来回去种地去,好歹抡的动锄头!”
  习武不是不行!但他观察了,金家的工夫那都是硬工夫,那玩意跟桐桐那个还不一样。练这个当然不是为了有力气种地的,这不还想着能不能在这方面出头吗?可出头就得出类拔萃,想出类拔萃,这冷兵器的时候,你不真得去拼杀呀?
  桐桐能乐意才怪,她敢偷偷跟着自己。
  再加上,搏命嘛,为了保命,生死关头,那招数容不得你藏。过去学的那些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出来了,叫人瞧出点端倪就更是麻烦。
  因此,这条路一样不能走。
  “学文吧!”他这么说。
  金泰安嗤笑,“想学文,过了那个时机了。要是早两年你好好学,现在能得一童生呢,好歹回金家洼去,能在族学给小童子启蒙。现在……学馆都散了,也没几个老师敢教学生了。等着吧,等过段时间,重开官学和庙学,庙学估计你没戏,去官学混两年也行。”
  不叫私自办学授课,开了官学和庙学,还是重开?
  四爷觉得,对本朝的历史,该想法子了解了解了。好似被篡改的挺多的。
  另外,金泰安的情绪极度不好,家里人也都不敢言语,四爷猜测,估摸着金家也不敢在家里授课带学生了。作为家主,他比较闹心。不光是一个儿子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是整个家族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了。
  林雨桐慢慢的喝汤,耳边是林老太爷和林大爷两人的说话声。
  “……十五年了,庙学又起来了。”老太爷叹气,“官学必然是跟着起来的。当年停了官学逼停了庙学,如今都冒出来了。看着吧,当年沉寂了的一拨人又得闹起来。你呢,偏在礼部任职。要是能谋个外放,就外放去吧。在燕京,风太大。礼――又得有的争了。”
  这官学好理解,这庙学是个什么鬼?
  啥也不知道的傻孩子不懂就问嘛,“祖父,那庙学……”
  不等说完,老太太摸了摸小孙女的头,“庙学里有女学,桐桐可想去?”
  不想!
  林雨桐怀疑这跟孙氏所说的天庙有关。而这庙学学的都东西,听那个意思,好似不在乎‘礼’,那就是有些离经叛道。
  不管这离经叛道对现有的社会是好是坏,她都不打算被扯进去。
  因此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不去!”
  老太太便笑了,“不去就不去,就在家陪陪祖母。”自家这傻孩子,去了人家也不要的。
  吃了饭,回三房的院子的时候,一家子都在收拾东西。林雨桐瞧孙氏的样子,胎儿无事,她也就没刻意提醒,该发现的时候,孙氏自然是发现了。最近的事接二连三,她没注意到她自己身上。
  书房里林三爷和林雨权父子在忙活,见她过去了,做哥哥的先撵人,“别来淘气,自己去玩。”
  本来想顺便顺本书的,现在没这个机会了。
  她跑过去挨着孙氏坐了,问她,“祖父说要开官学和庙学,祖母问我要不要去庙学念书……”按照时间算,十五年前,孙氏也正在学龄期,她是否在庙学上过学呢?
  孙氏果然手一顿,将首饰匣子慢慢的盖上,“桐儿想去庙学?”
  并没有?
  “就是问问好玩不好玩!”林雨桐一脸的好奇,看着孙氏的眼睛。
  孙氏的表情有些复杂,然后点头,“好玩!去了……许是能叫你终身受益。”
  嗯?
  这话就证明庙学不全是坏的。
  那这开庙学停庙学又重新开庙学,几个意思?天庙是好是坏?朝廷是对事错?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已经无从判断了。
  “我不去!”林雨桐还是摇头,“我就在家玩。”
  孙氏便笑,“去了人家也未必收!那地方不讲情面,千万人里也未必能取一个……”
  等等?
  “千万人?”林雨桐不明白,“哪里有那么多的人去念书?”说完,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读书又不好玩!”
  孙氏摸了摸贵女的头,一下子就笑了,“真成了小傻子了!天庙为天下选才,鲜有选错的时候。多少惊才绝艳之辈,皆出自庙学。天庙开选,乃是天下大事。上到燕京,下到州府县镇,每个适龄的孩子皆在天选之列。极盛之时,一州一府能出一天选之才,这都是各个州府的功绩,跟教化之功等同。你便是想去,娘也没法子。便是你太外婆在世,也给你敲不开这个后门的。”
  林雨桐却从里面闻到了阴谋的味道,这家家都有子女参选,每年都有一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但凡有很特别的人,总能从这些参选的人中,找出蛛丝马迹出来。便是他们不在参选之列,可他们能不跟人接触吗?
  不能!
  许是藏的再好,经不住玩泥巴的孩子一张嘴无意间露出去的东西。
  因此,她就问说,“过去那么些惊才绝艳之人呢?是谁?我怎么没听过?还是娘说过,我忘了?”
  才过去十多年而已,这些被当时称为惊才绝艳的人,去哪儿了?
  孙氏慢慢的垂下眼睑,“要么说……天妒英才呢!”她的手在小闺女脸上留恋,“养孩儿,还是笨些好,愚些好。人若太有才,天也是会妒的!我儿如今这般――甚好!”
第139章
客从何来(6)
  孙氏就是在这一晚上诊出有孕的。
  晚上一道鱼肉羹,
一端上来就犯恶心,不想吃,林雨桐喊着叫大夫,
没人敢大意,
结果一诊断,这是有孕了。
  老太太和长房赵氏坚决不叫三房搬,
“孩子才上身,
搬什么?”
  可这一住下,
就得几年。等生了,孩子一岁前不能动吧?
  赵氏是诚心叫留下的,“我那边就俩丫头,柔儿嫁了,
朵儿也得相看了,我是想沾沾你的福气。”
  为子嗣的。
  孙氏就笑,
“大嫂不要忧心,
如今庙学要重开了,
若是朵儿……”
  赵氏赶紧摆手,“没想过!不敢想!若真是叫朵儿争这口气,我倒是宁愿大爷纳一房妾,给家里留个男丁。再不行,就从族里过继也便是。”
  不说族里,
就是四房也是极愿意的。四房三个儿子,
个个都在眼皮子底下长大,不是亲儿子也不差什么。但不管怎么想,从没想过把闺女留家里的。
  林雨桐却听出点意思来,
什么叫做庙学重开,朵儿留家里。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叫人不由的要多想想。
  她的视线落在孙氏的脸上,
见她靠在床里,脸上的光明明灭灭的,叫人看不分明。当年汝阳王府,只一个嫡出的郡主,就是原身的外婆,也就是孙氏的亲娘。若是朵儿能留在家里继承家业,那么当年若是庙学出身的郡主,是不是有权利继承王府呢?
  同理,孙氏是毅国公的独生女儿,若是当年庙学不灭,是否孙氏会继承毅国公府?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郡主还是嫁人了,并且在生产之后病死了。而孙氏更是下嫁林家,一个小小的秀才郎。她当年选林家三郎,是好色的一见钟情?还是单纯为了保命的手段?
  脑子里这般想着,却不想回房后,小桃更是说了一句叫她尤为惊诧的话。
  想来,这重开庙学的事已经传开了,却见下人比主子还高兴。小桃没心没肺的问,“姑娘,是不是真的要重开庙学了?我……我也该去考的吧?”
  这每个适龄的都得去选,不论出身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甚至是奴仆。
  小桃问出来了,林雨桐才想到这一点的,她点点头,然后去看秦嬷嬷,“嬷嬷,是的吧?”
  秦嬷嬷皱眉,呵斥小桃,“本分的做你的事就好。”
  小桃嘟嘴,满脸的不高兴,“那可保不齐像我这样的人里,又能出一王妃呢。”
  什么?
  林雨桐一脸好奇,“你说什么?”
  小桃脸一红,“人家不是说想当王妃,人家是说……总有机会的吧!就像是汝南王府……”“住嘴!”秦嬷嬷瞪起眼睛呵斥,“满嘴胡沁什么?贵人也是能指摘的?”
  汝南王府的谁?
  去世的老王妃?还是现在的这位王妃程氏?
  谁出身婢女?
  秦嬷嬷说小桃,“王妃当年是郡主身边之人,跟着郡主进学,原是极有根底的。你呢?大字识了几个?”
  小桃这才不说话了,只不停的幽怨的看林雨桐,“姑娘,咱们念书吧!今年不成,还有明年的嘛!”
  人心乱了!家里的下人不想着伺候主子,而想着通过庙学出人头地。
  这是要动根基的大事!怪不得要禁了庙学呢!若是庙学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以后还得是被禁的命。
  而且,这还得是在庙学真的有那么大的权限才行,怕就怕――庙学和朝廷,其实就是一码事。
  这要是自己和四爷坐在上面,保不齐也会这么玩的。到头来不过是左手与右手的博弈。需要左手的时候,右手就退让几分,不需要左手的时候,右手就退让几分。仅此而已!
  戳穿了,就是这点把戏。
  看不透的人,都是没站在那个高度看事的事。什么惊才绝艳之人遭天妒,呵呵!从头到尾,这些人都是棋子。左手培养你,然后换了右手抹杀你。
  原因嘛,应该是外来客刺激了上面的人,抓不住这些人,就只能诱这些人上钩。可到底过往那些外来客给过皇室什么样的刺激,叫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呢?
  没有史书可读,想打听都没处打听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8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