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1005

  四爷就用莫名的眼神看桐桐:得!逗呗。
  好容易给弄小床上去了,你一招她这不又固态复萌了。
  但四爷还是关了灯,睡觉就睡觉,等睡着了才能往小床上抱。
  “算了,就叫这么睡吧。”桐桐说四爷,“您今晚安心睡你的,我注意着呢。”
  “明儿不去医院?”
  “去呀!不过早早就回来了。”林雨桐给自己设置了一条线,病人很多,可着一个人去瞧病,是瞧不过来的。她得自己先弄清楚她往后的时间是干嘛用的。
  如今医院的中医大夫多了,加上规培的,这就很不少了。
  所以,林雨桐把时间就调整了,工作重点也调整了。每天他们去坐诊,遇到了疑难病症呢。他们会开一个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单子,叫病人去林雨桐那边排队等着。单子是系统直接打印的,顺序是自带好的。林雨桐这边同时得到反馈,按一下按钮,自动就会语音叫号,很节省人力。
  这是她的工作之一,再就是给药三天之后没有明确好转的病人,也要过来及时复诊。
  当然了,对于一些诊断明确的,效果却不佳的,医生做脉案记病例,每天都有例会,针对这些问题咱们再来讲。
  如此一来,林雨桐的时间不会那么紧了。因为中医这东西,日常调理型的都知道这个见效慢,所以连病人都不着急。而且吃过中药的都会发现一点,就是你吃中药的时候,吃药的那十天半个月,甚至是当月,你都不觉得有什么变化。尤其是那种慢性病。但是等吃了这药有个半月一月之后,突然间,某一天你才会注意到,好像是不知不觉中好转了。
  因为病人先是对这边的医院有了比较多的信任,觉得吃这里的药不会没用。然后病人自己就会告诉自己,中药本来就慢,急不得,因此,这边的大夫也就不会说有点拿不准的就一定得来问问林雨桐。他们会斟酌着大胆的自己开方子给治,前三五天,不见效果,甚至可能第一个疗程吃了,效果都不怎么明显。那么等病人第二次再来了,他问了病人服用药物之后的情况,有了这个反馈,大部分情况他就知道哪里没做好,往后药应该怎么调整。
  好大夫都是实践出来的。这一点得承认。
  所以,理论学的再好的大夫,你不面对病人,永远都没有进步。为啥中医都信奉老的呢,因为人家见的多了,经验丰富了,他可能就会少走一些弯路。而且,大夫在处于小心开方做尝试的时候,用的都是太平方,在太平方的基础上斟酌着增减,那都是经过验证的很安全的方子。再加上,中药抓药其实很讲究的。别说正规的医院,你就是去中医院附近的药店,拿着方子去抓药看看。人家以经营为目的的药店,抓药的大夫也会看你的方子才给你药。比如方子里,尤其像是治疗肥胖症的,附子在其中最低的量都是45g,人家拿了方子,先叫你问你的大夫,确认是这么大的量吗?从大夫那边确认过之后,人家才给你抓药。附子单独放出来,给你在包装袋上写上,要先熬,至少要熬四十分钟等等。这些药里,谁要先下,谁要最后下,标注的非常清楚。
  为啥抓药那玩意还叫小四去学呢,关键就在这里。哪些是十八反,出现这个了不能给抓药。但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方子里会出现十八反,但是前提是,大夫不是明知故犯,人家是方子里的其他药就能中和十八反的毒性。
  有些学艺不精的死记住了十八反,一看到了就会先叫病人跟大夫确认一下方子是否正确。
  这种谨慎林雨桐觉得挺好。医院里每个大夫都有患者群,有些年纪大的不会玩qq和微信的,就给人家一咨询电话。现在有个会议室是专门腾出来了,里面有一群实习生,专门聘了一个退休的老中医,在里面支应着。孩子们不懂的,直接问老中医。老中医在边上回答患者的问题,这些实习生帮着敲字回复。
  一般性的问题,都已经归纳好了,桌面上就铺着呢,对应的回复就好。但总有一些人颠来倒去的,今天问明天还问。有了点变化他急着想知道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没了变化又问是不是哪里没做到位,或者怀疑自己熬药的时候没熬好。
  别管哪种病人,这些“客服”得跟某宝的客服态度一样的温和,总之就是跟公立医院一下子区分开了。
  这边是哪怕病人回家了,还有地方去咨询。而公立是在医院住院你也未必总能逮到你的主治大夫。
  这个咨询中心是老有患者找大夫,不管你啥时间,他的电话都跟追命似的打的情况下设立的,因为你发现,病人跟大夫直接接触沟通是挺好的,但是也会多了很多麻烦,就像是他自己在这边看病,然后家里的老人咳嗽了,孩子身上起疹子了,她也在群里呼叫大夫,问你没有偏方吗?能不能迅速止咳,孩子起疹子了该怎么办?我便秘了能吃过道片吗?黄瓜拌上蜂蜜和醋真的能减肥吗?
  它是真拿你当家庭医生百事通在问。
  虽然这个部门杂了一些,但是什么问题交给什么人处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大家都轻松了。病人出了门了,返回来找大夫希望希望把注意事项多听几遍,怕遗漏了什么。大夫呢,接诊的多,稍微不耐烦了,人家病人就说你态度不好。现在好了,护士直接帮你指路,那边有各种的联系方式,在家也能随时做咨询哟。
  这些措施到了林雨桐这里好处尤其明显。
  因着医院骤然间名声鹊起,林雨桐利用中医协会,请了很多退休的老中医。这些老中医不是回来给病人开诊的,而是一个人守两个年轻的中医大夫,说白了,就是给他们壮胆的。他们只号脉,不开方。所以一人管两个年轻的大夫刚合适。年轻大夫开了方子,这边屏幕上就有显示,老大夫坐在那里就瞧见了。不管方子的水平高低,只要不妨碍病人的健康,对病人现今的病情不会起到反作用的,他都不出声。叫他们自己看看。迄今为止还没出现过那种不利于病人的方子,有些病人,老大夫觉得你这个可能方子开的不好,就给你做上记号,回头坐下来开小会的时候咱们谈论讨论,下次给病人调整了再看。
  以老带新。这法子一用,林雨桐更觉得压力骤减。
  她每天处理的也就是十来个疑难病例,而这些里,大部分还都不用住院。
  这段时间呢,主要是癌症患者多。多了很多!
  林雨桐晚上开课,主讲就是这一块,因为病例多,大家实践的机会就多。林雨桐所讲的,只要掌握个八成,按照这个模板开方子,控制病灶不蔓延是能做到的。如果三两个月之后不见病灶变小,那就是说,方子还是开的不到家,继续改良。但对于病人来讲,不发展就是最好的发展。
  这就看病人怎么选择了,有些人见不是林雨桐亲自看病,就觉得心理上不咋信得过了。他会转头去找西医,做手术做化疗等等,这也是一种方法。
  但现时就是林雨桐不可能那么长时间的亲自看诊,她就是一天二百四十个小时瞧病,她也看不过来。最快的方法就是培养更多的大夫,让他们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成熟起来。
  林雨苗被好几个人请托过,想找林雨桐亲自看病。她现在不是做那个汗蒸嘛,任何的人也多了起来。好几次,她都是把人带带林家,等林雨桐回来叫在那边帮着看的。
  人家在林雨桐没说啥,等人走了,林雨桐才说:“在网上直接挂号,预约好了按点到医院去就行。”
  “你现在都不直接看病了呀!”林雨苗就道,“你知道好些人都是奔着你的名头去的……”
  反正就是不是你亲自看,你叫人怎么信得过?
  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
  林雨桐一不是为了挣钱,二不是为了刷名声。没自己看病,但也确保每个求诊的癌症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这就可以了呀。
  照着林雨苗这么想的人很多,这就会造成短期内,医院肯定会受一些影响。但是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之后,名声只会越来越好。因为有些病,它是需要时间的恢复的。就像是癌症中晚期的患者,连着吃了你三年的药,哪怕是他的病灶还在,那又怎么了?你还跟之前一样,走着过来了,过来找大夫给你开药了,这就证明你还活着呢。
  只要活着,这就是效果。
  但这道理告诉林雨苗,林雨苗却觉得:“有时候真是觉得当大夫的冷血。”
  这话叫林雨桐和周安民都沉默了,一时不知道怎么作答。医生要是看不惯生死,这个活也不用干了。
  但不管有多少质疑声,以现在的医院规模来说,已经算是人满为患了。可林雨桐的时间,在入了冬之后,渐渐的步入了正轨。
  早上七点半出门,早晚都在查病房和处理疑难杂症中度过。下午医院是四点就开始下班,四点半到六点,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上完,她回家,赶六点四十回家吃晚饭。周末有周末的培训班,都是其他医院的在职大夫,周末会调整时间过来上课,有外县的,甚至是周五晚上就过来住酒店,然后上两天课,周末的下午再敢回去。时间非常的紧凑。
  医院内务有宋恒斌,外面的事情有顾鑫处理。她不见得清闲,但是把至少时间规律了,作息正常了。
  一家三口,也就是早饭在一起吃,晚饭林雨桐回去玩,没时间。一般都在林家吃。
  林家也养成习惯了,总是等她回来才开饭。
  她这几天一直都在注意林阳,在家林阳也是素面朝天,很容易就能看到真实的面相,连着看了好几天,林阳都被看的发毛了,林雨桐才说:“报的这几天有雪,你走路小心点。也别跟着学生去操场跑步了,早孕,小心着点。”
  啊?
  苏南的筷子吧嗒一下掉桌上了:“有了?”
  林雨桐伸手拉过还没回过神的林阳的胳膊,诊脉了确认一下,“嗯!有了。”她叮嘱林阳,“凡是别逞能,早起是得注意。高跟鞋都别穿了……”
  “我马上去给买一双防滑的回来……”苏南蹭的一下就起来,饭也不吃了,拿了衣服就往外跑。
  不至于的。
  至于的!至于的!
  三十好几的人了,真是做好了一辈子没孩子的准备。虽说是能生了吧,但是这没怀上,心里都是悬着的。两边的父母谁都不问,连林阳都一脸的淡然,好像有没有的都那么回事了,可其实两人备孕这都大半年了。终于有了好消息了,突然之间……有点想哭。
  从家里跑出来,一个人走在小区里,一圈一圈又一圈,走了大半个小时,心情才算是调整过来。他从来不知道,心里原来这么期盼。
  林忍让就说林阳,“要不然就请一年假?”
  生孩子请一年假?养孩子至少得请三年假?这根本就不现实。
  林雨桐就说:“不至于的,她现在怀上,也就是明年暑假生。等明年秋季开学了,月子也早做完了。不耽搁事。”
  林忍让就觉得不好:“学校也太远了。”
  结果说了这话没几天,林阳的工作调动了。苏南家给使了劲了,把林阳的工作从原来桥头村那边拆迁之后的小学,给调动到离家最近的公立学校。
  小区里面带的学校都是私立的,教学质量好是没错,但性质上来说就是挂靠在重点公立学校下面的私立学校。而林阳去的中学,距离住的这边也就一站多路。平时去超市买菜,溜达都能溜达过去。
  到了中学,她也不带毕业班。就是初一年级的数学,带了一个班的。上午上一节课,下午一节自习课,另外还兼职了一个兴趣班的辅导员还是什么的,反正就是为了给少上课找了个合理的借口,因为还有别的工作要做嘛。课少,站里的时间就少,上午四十来分钟,下午四十来分钟,剩下的时间坐着也挺好。
  齐芬芳就跟小四说:“看看,这就是找一个好对象的好处。你看你二姐,你姐夫能挣钱,也会在外面来事,你看你二姐怀孕的时候,多轻松的。那就是在家养胎呢。你再看看你三姐夫,到了要紧的时候,人家就是能使上劲。照你三姐这样,怀孕轻松就不说了,这孩子吃奶的问题是不是也不是问题了。你爸开车带着我,我们开车去学校门口,三两分钟就到了,你三姐出来在车上把孩子一喂,这不就是齐活了。她不受罪,孩子也不受罪。你大姐呢,那时候是赶上我跟你爸年轻,啥都伺候的周到。也没受罪。为啥跟你说这个呢?就是告诉你,这找对象,找个条件好些的重要性。你自己掂量着办!”
  小四也烦啊,老三家一添孩子,这家里就多一口人。爹妈跟老三住,可没道理妹妹跟姐姐姐夫过日子的呀。
  早点结婚……她其实也想呀。
  齐芬芳私下还问四爷:“我看跟你一块干活的一个小伙子都不错,你们年轻人好说话,带着跟小四认识认识。”
  四爷就奇怪:“您看上哪个了?”
  这些小伙子里,除了书生和小幺,长的可都不怎么样。
  齐芬芳就犹豫:“也不是看上。就是吧……那个书生,住在咱们小区的那个……”
  嗯!怎么了?
  “我跟那孩子的妈妈聊的还行,听那意思啊,是他们家的准儿媳妇吵着要装修房子,要不然就不结婚……她跟我说这些,我也不知道是个啥意思。是不是叫我给你捎话呢,觉得快年底了,项目的钱该给了还是怎么的?”
  不是这个意思。
  林雨桐带着暖暖在一边认药材,才道:“那是不想叫她儿子跟那姑娘结婚。她以后要是说啥,您就听着,别回话。她就是想叫人知道,将来没成,那责任也不在她儿子。”
  那就是一环卡着一环的扣,说是因为怀着孩子,所以不装修。把装修的钱还债了,然后不要孩子了。孩子拿了,不张罗结婚了。也不说不结婚,反正就是没钱装修房子。以那姑娘的折腾劲和虚荣劲儿,不装修房子成吗?不成就得天天吵,吵来吵去的,这情分自然就淡了。女人攒够了失望,男人也在争吵中消磨了感情,然后该分手的时候自然就分手了。
  说的齐芬芳打了一个冷颤,“虽然吧,我这当妈的能理解她为了儿子的心,但我闺女要是找这么一家,我心里就怕。”
  她再跟小四说找对象的时候,甚至把爹妈明理这一条,摆在了家境好的前面。小四还惊讶于她这说变就变的能耐,人家却淡定的指出:参照你二姐。
  你看,尹家别的不行吧,但在明理这一条上,做的就很好呀。
  家里日子能过了,这边给的钱,尹家总是想法子就给这边花回来。在女儿跟儿子之间平衡的也很好,当父母站的中正,也就显得几个孩子处的好,做弟弟的对姐姐好,做姐姐的也老念着弟弟的情。他家的小儿子那工作,前段时间,桐桐那边接诊的人里有那小儿子的领导,还隐晦的提了说是可以给虎子加担子。桐桐就给虎子打电话问想法,结果直接被尹家亲家给拦了。人家就说了,要是能升,那是本事。要是没那本事,你就踏实的干活,拿你的工资去。今儿人家给你个馒头,你明儿就想要一个包子,没了那包子你就不自在,你不自在就闹腾的三亲六故跟着不自在。为了往上走你得带累多少人情。直接给拦了!
  齐芬芳就觉得这一点做的真好,在小四面前念叨了不止一回了。
  小四就发现,只要她不找对象,那她每天都会被叮嘱一遍择偶标准。而且只要去细听,好像这个标准永远是上下浮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