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1005

  “不该瞒着的。”文氏就道,“讳疾忌医……那是取死之道。”
  “叫人知道我真病了……”李昭一把抓住文氏的手,“那就什么都来不及了!便是要死,我也需要时间,在死前为你和孩子多安排一分。许时忠的态度你也看见了,宜安从战事上撤不下来,这就意味着,我连个托孤之人也没有。你明白吗?”
  文氏看着他眼神复杂,“你……不要多想。太医那么多,总有法子治的。”
  李昭摇摇头“我这是病吗?不是了!谁想要我的命,现在你该清楚……不要有任何幻想,许时念要是生下儿子,你跟太子都别想活了!我们三个是许家的绊脚石……迟早会被搬开的……”
  “你别这么想!”文氏就道,“许时忠跟你说话的态度是有问题,但是他说的何尝不是道理。您怎么会想着去求和呢?你这要将戍守边疆的将士置于何地?”
  “求和不过是权宜之策!”李昭甩开文氏的手,又捂住胸口咳了起来,“过了这个冬,明年春天该怎么办?要是明年春天再不下雨,耽搁了春耕,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周大部分地方明年将颗粒无收。这是要死人的!打仗要死人,饥饿难道不会死人?暂时求和,休养生息,以图将来,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治国,跟做人一样,不能只知道进,不知道退。这道理说给你你不明白。你跟大部分人一样,就喜欢慷慨激昂,就喜欢英雄气概……”
  “那是脊梁!”文氏回她一句,“脊梁要是塌了,大周的腰杆就再也直不起来了。陛下,别人都能求和,只您不能。”
  李昭摆摆手,面色也冷了下来,“你下去吧。看顾好太子,不能出岔子。”
  文氏看着他,沉默了片刻,到底是再没说什么,然后慢慢的退出去了。出去之后,她又回头朝大殿里看,清醒的意识道:这次李昭和许时忠的冲突,少了很多个人恩怨。纯属治国理念不同……这种不同,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不同。
  她的心有些乱了,重新的返回大殿,“……许时忠不是说了,粮食的事会解决的!”
  李昭闭着眼睛,“解决?我知道!办法想了不少,但谁敢百分百的保证一定就成的!治国没有万一……若是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就不要去赌!因此,朕……没错!”
  文氏沉默了,从里面出来之后半晌都没有说话。
  如今的境况,谁敢保证谁是正确的。细想李昭的顾虑,好似也有些道理,做事不能意气用事,治国更是如此。
  李昭主和,许时忠主战。武官主战,文官主和。
  何去何从呢?
  本来一致对外的局面,因为这场天灾,转瞬就出现了对立。如此的猝不及防,恰又在情理之中。
  文氏看着闪烁的灯火,听着外面飒飒寒风,第一次这么郑重的问自己:我该站在哪一方?
  想完了又笑,自己能站在哪一方?宜安还在打仗,自己不站在他的一方又能站在谁的一方?
  一晚上的风刮的,苦霜就下来了。除了菊花,花园子的花也都打蔫了。吃完早饭,七娘也不敢叫孩子去园子里完了,怕风吹的着凉了。只带着在这边的屋子里玩。从这边的走廊跑到那边的走廊,到处都是孩子的笑声。
  四爷昨儿跑了一天,今儿暂时是不出去了。这事不好办,“利益相关,自来如此。”
  主战,又恰逢天灾,等朝廷支应不下去了,那自然是要拿大户人家下手的。这些官员,哪个不是大户?便是清贫小吏,在本乡本土,那也算是体面人家。日子过的要比小老百姓强的多。
  换个词,那就是如果再战下去,必然要损伤这部分人的利益,因此,这部分当然希望主和。
  这不是劝说能劝下来的。
  林雨桐手里一边忙着针线活,一边道:“天灾这种事情,以现在的能力来说,那就是听天由命。若是明春再不落雨,这大周朝神仙难医……”
  可能否落雨这事,便是林雨桐也不能提前小半年知道啊!
  四爷就道:“我叫人盯着英姐儿呢。英姐儿将许家的存量留到了明年六月,其余的,都存起来,只要善堂要,就只管叫往出取。”
  也就是说,在英姐儿的印象里,明年夏收就有新粮下来。
  不属于连年大旱的情况。
  林雨桐松了一口气,那主战就没有丝毫的错处。她不由的摇头,“……至少还有点用处!”
  四爷轻笑一声,“用处?用处可不止这一点。”
  还有什么?
  四爷却只笑不语,倒是叫林雨桐心里跟猫爪子挠似得,见天的问大郎,外面有什么新鲜事没有。当然,最关注的还是英姐儿那边。
  英姐儿上辈子从来没关注过这件事,但她印象里,却知道,来年春上会多雨。她记得很清楚,第二年春雷滚滚,都说是吉兆,却不想是鞑子入了关。那一年她似乎忘了很多,但那衣裳因为发霉来不及晾晒的味道这辈子都挥之不去。
  阿丑担心的看英姐儿:“粮食真给了?明春肯定有雨?”
  嗯!
  阿丑就皱眉:“这也是您叫我找的那个算命的半仙说的?”
  英姐儿轻笑一声,“他是神仙,可不只是半仙。”说着,她就放下手里的弓箭,“把我请了老神仙的事要藏紧……至少在进宫之前,要藏的紧紧的,不许叫人知道……”
  阿丑点头,“那这老神仙……何时能进宫?”
  英姐儿朝后园子的方向看了一眼,这就取决于徐醇什么时候去见许时念了。
  每次,要见徐醇的时候,许时念都会传召自己。自己自然会带上徐醇这个无关紧要的角色。当然了,徐醇不会告诉许时念,他跟自己是什么关系的。只说是自己看着皇后的面子关照了他。
  随着肚子一天一天的鼓起来,许时念像个小女人一般,越发的爱使性子了,也越发的想找孩子爹了。这个时候,别管这个男人是大男人还是小男人,奇怪的很,总能从男人的身上得到些许的安慰。
  上上次招见是半月前,上次召见是五天前,中间间隔了十天。这次只会比十天短,因此,可能就在这两三天内。
  果不其然,第二天,宫里就来传话,说是请大小姐进宫一趟。
  英姐儿打发了传话的人,“告诉姑姑,我后半晌过去,在宫里住一晚,明儿再回来。”
  等人走了,才叫人叫徐醇,告诉他自己替他找了算命的半仙的事:“……她现在很慌……肚子里是男是女,决定着她以后走的每一步棋,不给她吃个定心丸,她怎么会安心呢?怎么会顺着你安排的路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呢。现在,到了最要紧的时候了,她犹豫不前的时候,你得推她一把,叫她大胆的走下去……怎么?舍不得了?”
  徐醇眼神复杂的看英姐儿,“万一这个孩子不是男孩,我请求你保她一条小命,可否?”
  英姐儿垂着眼睑,“当然!我并不想枉造杀孽。”
  很好!
  “我能提前见见此人吗?”徐醇低声道,“不是信不过你,只是怕露馅了!”
  英姐儿叹了一声,“其实我找来的也不全是个骗子。你见见也行,我等你。从后门出去,后巷第三家,人我安顿在那里。”
  徐醇朝英姐儿点点头,默默的退出去。
  什么世外高人,徐醇是不信的。但是等见到了人,他还是微微有些恍惚。
  此人年岁不大看的出来,鹤发童颜这个词用在此人身上再是恰当不过。脸上的肌肤犹如婴儿一般白皙红润,偏发须眉毛全白,一根杂色也没有。一身白袍站在那里,手里拿着拂尘,这不是伸向,也像极了神仙。
  他愣愣的看着对方,对方却只扫了一眼,然后说了一句:“喝茶。”
  茶是热茶,就放在小几上。主人一杯,客人一杯,早预备好的。
  是有人通风报信跟他一起装神弄鬼,还是他真算到有客人会来。
  他上前行礼:“老神仙安!”
  对方摆手,“都是俗世中人,哪里有什么老神仙。真要是神仙,焉能算不出今日之祸?”
  是说被请来是被强迫的。
  徐醇轻笑一声,这话他当然不能轻易信的。他带着几分试探,“以老神仙看,小子何日大祸临头?”
  这老神仙只盯着徐醇的面相,然后叹气,摆摆手,便不再言语了。
  徐醇忍不住追问一句,“可有不方便言说之处?”
  “你死劫已过!”他一边一身一边道,“不过啊,你跟老夫一样,身不由己,半个自由身而已。”
  徐醇端着茶杯的手一顿,“既然小子能不死,那前程若何?”
  “能活着且活下去就是万幸,你还期望前程?”他回身看徐醇,然后说了一句,“悠悠江湖,便是你的宿命!”
  是说自己将来会悠悠江湖?
  怎么可能?
  他也不当真,只又笑了一声,这人的脉象实在是太好了,许时念这个女人好糊弄,见见也无妨。
  他也不耽搁,直接起身告辞,“在这里等消息,回头说话,记得慎言。”
  从这里出去,就跟着英姐儿进了宫。
  许时念并没多少精神应付侄女,月份大了之后,尿频尿急,身上的各处不舒服就都显露出来了。怀孩子怀的特别艰难。因此,只说还在歇着,叫英姐儿先自己去玩。
  那丫头不能都带出去玩,该留下的还是得留下。于是,一个总低着头的丫头就进了皇后的寝宫。
  许时念一看见徐醇这副打扮就觉得不顺眼,“这个样子给谁看?难看死了!换过来,给我看一眼……”
  徐醇无奈,在寝宫里换了简单的白袍,就从屏风后走了出来。一个美男子,白衣飘飘,散着一头黑发,吃着双足就那么走来,许时念眼里有了几分笑意,“这个样子顺眼多了。”
  眼里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自从有了肌肤之亲,自从怀上这个孩子,许时念对徐醇的态度变化很大。原先还呼来喝去,可如今呢?倒是多了几分依恋。
  她带着几分娇嗔的叫他,朝他伸手,“你都不知道,我现在有多难受。夜里也睡不安稳,起夜也就罢了……关键是心里不踏实……你说,咱这要不是儿子,可怎么办?”
  徐醇摸了摸她的肚子,“是不是儿子……我倒是找了个人,你不是之前也想找有道行的瞧瞧吗?反正徐家祖上是信他们的……信不信的,你先见见……叫他瞧瞧……要是不是儿子,再想儿子的法子……”
  许时念低声问道:“那他……还不能死……”
  是!李昭现在当然不能死。前面挡着太子呢,你着什么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