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1005

  回到教室,桌上摆着信,是苏宝凤寄来的。这才回来,信就追来了。这是近,信基本第二天就能到。是有啥要紧事吗?
  原来是苏宝凤想起有件事忘了叮嘱闺女了,于是专门写信说了一声,要说的是林东来的生日要到了。
  忙来忙去,把这些都给忘了。家里人的生日,是得搜集搜集了。
  晚上回去之前,四爷将鞋换下来,塞桌兜去了。就这么巧,正好被等着他们一起回家的李庆生给看见了,那鞋……怎么这么眼熟呢。
  再想想桐桐早上出门前那鼓囊囊的背包,他顿时悟了,原来是拿来给这小子穿了。要不然他怎么不敢把鞋穿回家呢。
  因此一路上,看桐桐的眼神都特别奇怪,到家里吃饭的时候还阴阳怪气。
  老爷子做的排骨面,给林雨桐多捞了两块排骨,李庆生就哼哼唧唧:“姥爷,没用的。白眼狼是喂不熟的。”
  “胡说八道!”老爷子威胁,“再这么不知道让着妹妹,你一口都没得吃。”
  林雨桐知道,这是李庆生维护林东来,觉得拿了亲爸的东西给四爷不好。
  她勾手叫李庆生:“我带回来那堆东西你没看见呀?你去看看再说话……”
  鞋好像还是那双鞋,另外还有一双特别酷的靴子。另外还有不少零七八碎的东西,李庆生有些气弱:“那……那又怎么样……你买鞋至于带一双鞋吗?”
  “版型有大小,有肥瘦的好吧。衣服不合适能改,鞋子怎么办呀?不得比对呀!”林雨桐白眼看他,“小心眼。”
  “这么好心……买这么多东西讨好你爸……你想干嘛呀?是不是闯祸了……”李庆生哼了一声,“我猜也是。”
  “我爸明儿生日。”林雨桐逗他,“你送什么呀?”
  李庆生端着碗就窜了,“我哪有钱?”
  想想,现在能为这个爸爸做的也不多,因此凌晨三点她就起了,早早的去了厨房,长寿面要做的好吃,一是得醒面,二是得有好的臊子。三是汤底要好。
  家里有啥?其实没有准备很多食材的习惯。能炖的汤,也就是之前林东顺送来的火腿了。用火腿跟各色的干菇炖汤,这个得花费时间的吧。汤慢慢炖着,然后和面,连臊子都切好了,只要等到差不多都该气的时候再炒,这个点油锅下菜,动静太大了。
  昨晚金红胜跟宋兰兰两口子回来的晚了,睡觉的时候都一点多了。本来金红胜是去跟人家谈事情的,宋兰兰非跟着。跟着就跟着吧,一直跟到晚上,人家要去卡拉ok,她就陪着。男人在里面通宵,她跟到通宵。反正是跟着金红胜一天。今儿事情定下来了,喝了酒回来了。宋兰兰是真累了,早早的睡着了。金红胜也累,但没法睡呀。一是饿的,虽然在外面跟人家是吃饭呢,可这说事喝酒吃菜,正经的饭没吃到,躺在这里是越想越饿。二是痒,身上起风团了。老爷子要出车的早上,他没裹严实就出门,结果又是风又是雪的,热被窝里出来遭冷气,当时就不是很舒服。身上有些痒,跟人家在外面说事,隔上一会子工夫,就得去一趟厕所,那些人打趣说是尿频,可实际上是去抓痒痒去的。这一耽搁就到现在了。痒的睡不着,叫宋兰兰给抓痒痒吧,那边睡的沉了,叫也叫不醒。正难受呢,一股子香味往鼻子钻,味道是又鲜又香,这是啥味道?林叔做饭呢?炖汤赶早,厨子经常就是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就上灶了。于是,干脆起身,穿齐整了,悄悄的出来。果然是林家的厨房里透着晕黄的光,他过去推门,就见林家的小姑娘正在锅里搅动呢。林雨桐听得见脚步声,知道是金家的人,还不是四爷,她只假装没听见。这会子风刮进来了,她才回头,带着几分惊讶,“您怎么起来了?我吵到您了?”
  “没有没有!”不过,“你这大半夜的,干什么呢?”
  “我爸今儿生日,做碗长寿面。”林雨桐笑了笑,听见他肚子叫也假装听不见,我就不信你还好意思在寿星吃面之前,要人家的长寿面吃。
  半夜起来给她爸做吃的?
  金红胜还真有几分动容了,“好孩子!”还能说啥了,回去呗。
  回去了看看躺在一边的宋兰兰,他就心道:这男人的日子好不好的,不在乎说一定得有老婆。真的,要像是东子这样,跟爹妈一块,没有媳妇在里面搅家精似得搬弄是非,挺好。没有媳妇跟家里的姐姐妹妹怄气,也挺好。有个孩子,知冷知热,知道好歹,眼看就能靠得住,也挺好。出门自由,回家热乎,这其实就是最好的日子了。像是东子,要是有钱了,什么样的大姑娘找不着,不一定非得结婚,反正就是那么一码事。各取所需,家里不闹腾,他自己过的还挺高兴,这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那点被宋兰兰闹腾的有点缩回去的离婚的心思,这一刻又冒头了。这次,不是因为什么萧湘或是其他的什么人,就是单纯的想过点不闹腾的热乎日子。
  他就想,如果没有宋兰兰,爹妈是不是在家也挺好,红云也能回家来,以后找个合适的对象再嫁出去。孩子呢,有奶奶照管着,眼看也都成年了,一转眼的事。一切的不顺,只要摈弃了宋兰兰,好似一切就都顺了。
  那所以,问题出在哪呢?还是宋兰兰身上。
  林雨桐不知道风团已经非常严重的金红胜还有心思琢磨离婚的事,她这边锅里的汤好了,面条也擀出来了切出来了,热水烧开了,下面!
  面正在锅里翻滚呢,林老爷子就进来了,他跟往常起的时间是一样的,却被香味给引出来了。再看看锅里的面打着滚的形状,便知道有多地道,“你这孩子……几点起的?”他过去看了汤的成色,“这得三点起的吧。”
  就是三点起的,“面条出锅,我在开水里过一下,用熟油拌了放着,等我爸起来,您用热水给套一下……他昨晚回来的晚,估计起不来……”
  今儿是东子的生日。
  可这么些年,谁还想着给东子过生日?
  他下乡以前,日子难过。能弄到鸡蛋的话给煮个蛋就是过生日了。后来这不是进去了吗?家里人去看,没有一年的生日赶上探视日的。慢慢的,也就没怎么关注了。因着儿女不全,这些年,他和老伴儿都不作生日的。
  可如今,这么大冷天的,孙女半夜起来,只为了给她爸做一碗面,他饶是这么大年纪了,见惯了世情了,心里也软的兜都兜不住。
  你说这孩子怎么就那么可人疼呢。
  就见那孩子手脚利索的将臊子炒出来放在一边,“您跟我奶奶陪我爸吃吧,我就不吃了,上学去了。”
  今儿去学校吃早饭吧。
  林东来这一觉睡起来,还真就九点多了。老太太在捅炉子,老爷子在看电视,见他起了,老爷子就去厨房,“赶紧洗洗吃饭。”
  三碗热腾腾的面条,浓香的汤汁,上面铺着臊子,各种的蔬菜干菌菇丁铺在上面,桌子上各色的泡菜拼了一个盘摆在中间。林东来搓着手,“您跟我妈还没吃?都说别等我了,跟孩子们一块吃呗,我随便对付一口就行。”
  二老都没说话,林东来端起碗先喝了一口,“嗯!爸,您又进益了,这汤熬的,没的说。”再吸一口面条,“面条也劲道……这回您的面可没偷工减料。以前您做的面醒的时间都不到,欠了点意思了……今儿这个……好吃!”
  老太太一口一口的吃着,是好吃。比老头子做的都好吃!她突然就是觉得特别放心,以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儿子,要是没有他们老俩口子,这孩子可怎么办呀……如今好了,真就是今晚躺下明天睁不开眼,也没关系。儿子有人疼,人家也有闺女,闺女知道疼爸爸了。
  看着儿子吃的香甜,老爷子才猛不丁的说:“爱吃就好……桐桐半夜三点就起来了,又是炖汤又是擀面条的……折腾了半晚上……今儿是你的好日子……孩子给你做生日了……”
  林东来嘴里的这口面瞪着眼睛好半晌才咽下去,“半夜起来的?”
  “够吗?”老爷子没回答这个问题,只说,“还有呢,给你留着的。”
  不够!永远也吃不够。
  一口气吃了三碗,把汤也喝的一滴也不剩,这才穿了衣服出门去。金红胜也准备出门去医院拿点药,见了林东来还说,“……我这半夜闻见香味,还以为是林叔睡不着起身了,谁知道是那孩子在那给你做长寿面呢。叫我说,还是闺女好,闺女知道疼人。”
  是!孩子大了,知道疼人了。
  在屋里忍者没掉下来的泪,出了门掉下来了。他找了个偏僻的街道,蹲在公用电话边给苏宝凤打电话,那边一接通他就哭了,“谢谢你……宝凤,我得谢谢你……谢谢你给我把闺女生下来……谢谢你把孩子养这么大……把孩子教的这么好……我现在都不敢想,要是没有桐桐,我现在得是啥样……有她在……我就得变好,变的像个爸爸……我干啥都有奔头……这都是你给我的……宝凤,这都是你给我的……只为了这个……我这辈子都欠着你的呀……宝凤……”
  苏宝凤拿着电话,眼圈红了,却笑了:“那你就得更好,对孩子更好……等将来你得还我一个更好的闺女……到那个时候,咱们两清……我不欠你……你也别老觉得欠我!”
  。孩子明天正式上学了,之前包的书皮老师说不行,得用白色的书皮纸包,要命了亲!透明的书皮怎么就不行了?我都不记得怎么包纸书皮了!
第129章
欢喜人家(17)三合一
  这个冬天,
确实是挺漫长的。而且,
京市的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情况下,确实是不怎么舒服的。每周洗上两次澡就不错了,
周三和周六晚上,
去外面的澡堂子,
要是遇到不好的天气再另说。还有半夜上厕所……很不方便,所以,家里有得有尿盆了……这还得是自己把生物钟调的比较好的时候,
要是有人赶上晚上大号的习惯,
那就等着受罪吧。
  不过好在,
眼看这学期就到底了。考试一结束,就能放寒假。这一放假,过年就在跟前了。一到考试跟前,
李庆生就抓瞎,特别知道学。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抓着书,路上也抱着书都不放手。这大冷天的,
手冻僵了都没法写字了,临时抱佛脚的劲头,
看的人好像都有点感动。
  这孩子害怕呀,下学期据说各班都要做一些调整。稍微跟不上班级进度的,
都会被调整下去。他就属于不停在被调整的边缘试探的人物,要调整的话,他是稍微一个不小心,
就要被调整下去的,这多丢人呀。
  这次考试,是全市统考。学校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打从复习开始,老姚就每天晚自习都在。他也不只讲数学,人家是把每门课的老师都拉出来遛遛,要是实在排不开,四爷和林雨桐上去领着复习重点。
  考试也相对严格,高一考试期间,高二放假。因此,腾出来的教室足够单人单桌的。可能是因为之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考的成绩确实不错。因此,这次考试,明显感觉监考变的严格了。外校的老师,一进教室先叫学生调整课桌的距离,保证最前面一排顶着讲台,最后一排人坐进去靠着墙才行。反正伸着脚的时候你休想够到前面同学的凳子。
  之前每次考试,考完了林雨桐就点点四爷的凳子,要出去一起出去呗。
  这会子她坐在那,凳子放的距离桌子可近了,前胸都贴在桌子上了,腿绷直都休想点到。这么远的距离……连林雨桐都觉得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尤其叫人不舒服。
  考试的时候,你的卷子答完放在边上,老师就敲桌子,示意你将卷子压在下面摞着放。想要草稿纸,举手就行,不允许站起来,应该是怕站起来能看到别人的卷子。
  因此考了一门出来,大家就跟老姚各种抱怨。老姚是不是跟学校的老师说也要这么严格的监考别人就不知道了。反正是因为各种的较劲,气氛特别严肃。凡是有左顾右盼的,都会被警告。
  这种氛围你就是想坐在教室里等着时间过去也不成,答完了,检查完了,就走吧。走廊里不能留人,两人只能跑到教学楼的大厅等着下一门的开考时间。不过好处也有,那就是最后一门考完,早点走,就能早点回。而且,晚上没有晚自习。都开始自由复习了。
  如此一来,至少晚上可以在家看书。
  如今复习都从萧家转站到林家了。萧家地方大,但是萧家不怎么暖和,萧泽忙着呢,常不常的都是萧遥和萧远回家了,才把炉子捅开,屋里暖起来没那么快。不像是林家,基本是家里从来不离人的。而且林东来给家里拉的炭,绰绰有余,反正就是可着烧,一定得暖和。
  老爷子又爱熬汤炖肉的,家里没人的时候,基本就不去厨房了,家里的炉子上做呢,火就一直开着呢。
  一回来,满屋子的饭香。老爷子忙着灶上的事,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在那织毛衣呢,“买的毛衣是套头的,我不爱套头的,老胳膊老腿的,也抬不起来,就是对襟的衣服穿着方便。”
  也有对襟的呀,“您跟我姑说呗,她挑的时候就回给您挑对襟的。”
  “她买的?薄的很……”老太太摇头,“哪里有手织的厚实?”
  李庆生拿了大苹果就啃,“我妈都买的羊毛衫,又轻薄又软和……您这重的……舒服?”
  “还就是重的舒服……”老爷子都搭话,“压在身上,觉得实在。”
  这理论,你说这上哪说理去。
  爱那么穿就穿呗。
  进门一碗热滚滚的辣鱼汤,马上就是一身白毛汗。
  四爷那边现在也还行,家里不能说暖和吧,但肯定不是冰锅冷灶的了。金红胜和宋兰兰常不常的是早上十点十一点才起床,晚上十二点之后才回家。因此,四爷感觉好长时间不见这两人了。金奶奶出院了,家里这不是就有人照看了。回来没那么些好吃的,但家常饭是有的。金奶奶的手艺也不咋好,但冬天这饭也好做,林家常不常的都有各种的高汤,只要从林家要点高汤,回来炖上白菜豆腐粉条之类的,味道不会太差。搭上饼子或是馒头吃,热热乎乎的也算是一顿饭了。那辆出租车也彻底的不开了,老爷子提前办了退休,但这不是闲不住吗?跑附近一个加油站找了个活,工资另外拿一份,这两月,日子还挺宽裕的。金红胜也给家里钱的,但钱拿到手里,两老人也舍不得花,都知道儿子还欠着外债的,想替孩子攒着将来好还债。你说这两口子在外面,天天醉醺醺的回家,钱赚了多少不知道,但这开销……着实叫过惯了小门小户小日子的老两口胆战心惊。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四爷除了在学校的食堂能吃到肉之外,在家里是很难见到荤腥的。
  这人多眼杂的,林雨桐也不能总偷着给四爷拿吃的。要是在厨房做饭还好点,但在屋里,基本是没机会的。林爷爷那是做厨子的,一锅出多少饭多少菜这都是有数的,况且,外面冷的很。饭放到外面就凉了,冰凉凉的吃进去还不如热乎乎的喝完米汤面汤养人,只能这样了。
  林雨桐还说,这一放假,四爷才是要过苦日子了,以前还能在食堂吃点好的,放假了天天在家,岂不是要粗茶淡饭,吃到假期结束。
  “放假我就去那边帮忙了。”四爷低声道,“我还卖了两张字画!”
  其实你要是仿造雍正的字画一定挺卖钱的,可惜无奈呀,如今的四爷不是当年的四爷了,人的心性不一样了,这字当然就变了一些。再想‘伪造’那真是模仿的伪造了。四爷不屑干这种没品的事,他是说,在装裱店他夹带了私货,有人愿意花钱买名不见经传的人的字画。看四爷这表情,只怕钱还不少。
  行啊!在那边挣点,在那边吃,这钱等到过年的时候,也好买年货补贴两老人。
  林雨桐松了一口气,好歹回老家的时候心里能放心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