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校对)第18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9/2608

  “何止是下绊子?”长宁惨然一笑,“没几个人知道……在和亲之前,母后曾经给我相中了好几户人家……当然了,在当时我是一点也不知道的。直到南安侯家的世子在我出宫的时候挡住我,跪下求我说,他有了心上人了,求我不要选他的时候,我才知道的。还没等我明白过来,母后看中的人,都奇迹的出事了。不是开始流连花丛,便是开始赌博走马。一个个的青年才俊,全都对我避如蛇蝎。我连个为什么都不知道。母后震怒,叫人查了。原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京城里一些勋贵人家中就有了流言,说我……在宫外养着面首……”
  十三四岁的姑娘,对男女之事还不通晓。
  这流言何其恶毒。
  长宁看向屋外,眼神很悠远:“我在宫外为了方便出去玩买的小宅子里,确实有装扮成女子的戏子……还有漂亮的小和尚小道士……而我,竟然一无所知……想要再往下查的时候,父皇阻止了。把那些传流言的,打杀了好几个。流言倒是无人再提了。好似一切都风平浪静了。但我心里能放下吗?后来你父亲查了,查出什么结果就是不告诉我,只说,这事到此为止,不要再问了。我以死相逼,你父亲才说了,我那个一年也去去不了几次的小院,早就被父皇征用了。里面养着的,全是父皇的人。父皇再如何,都不会把这个黑锅主动的扣在我的脑袋上的。那能这么诬陷我的人,会是谁呢?”
  除了同样可能知道皇帝这个秘密的华映雪,不可能有第二个人。
  “后来……华映雪在我面前承认了。”长宁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她就是这么一个人,不管做了什么,都有她的大道理,而且永远的那么‘识大体’。她给我跪下,跟我说……她并没有说过养面首的话。只是有人撞见了皇上,她是为了皇上的名声,才说那宅子是公主的。皇上过来逮跑出宫玩的公主,恰好遇到了帮公主照看院子的她……只是那些好事者,故意把事情想的那么腌臜……父皇说,华映雪说的都是真的,并没有骗我,事实就是那样的。然后,为了不叫华映雪的名声因为此时受损,父皇纳她为妃……那个时候,这背后的猫腻,我都没有任何精力和心思去查证了。我病了,跟得了失魂症一样……不敢深想,越想越头疼……”
  是!谁遇到这事都得失魂,都得头疼。
  林雨桐叹了一声,没有往下问。明显,一说起这些事,长宁的精神头就不对。
  其实今儿长宁说的很乱,很多地方她都没太听明白的。
  长宁公主说的……很模糊。比如,华贵妃跟阴家的关系,就是一个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那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为什么阴成之之前明显对这个话题刻意的回避了。
  这里面肯定有事,但长宁当年或许是年纪小,或许是受了刺激,只关注跟她自己切身相关的事。反倒把要紧的东西给忽略了。
  如果华映雪只是阴家代为抚养的孤女,她是怎么做到瞒着阴家父子跟皇上眉来眼去的?
  解释不通嘛。
  还有,皇上既然宠一个女人,就宠的特别的专注。这宫外那些戏子、和尚道士的,又是怎么回事?
  真是皇上的?
  那就更奇怪了!这说的是一个人吗?
  要是真有那种X取向的毛病,那肯定是戒不了的。可随后的这么些年了,只听说过皇上宠华贵妃,却再没听说还有其他的类似于在宫里养别的人的事。按说当年的事,太子肯定是知情者。要太子说的都是真的,这些年父子闹成那副样子,这事也不会到现在还被隐瞒。可要是太子说的并不是真话,那真相又该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对长宁,他自己的亲妹妹撒谎?
  本来就不想听长宁说那些过往的,如今觉得,之前的决定是正确的。确实是不该听。
  越听越觉得不明白。
  林雨桐总结道:“……两点……第一,华映雪不是个好东西。我得先防着她,有机会了,我给您出气……第二,皇上……不好相处……对亲生闺女都不过如此,何况是我……不要寄希望于那可怜的血缘关系……因为皇上的血是冷的……”
  也许,对华映雪是热的呢。
  长宁嘲讽的一笑:“早点睡吧。其实过去的事没那么要紧了。等你回去,你也可以问问你母亲……当年她被赐婚给你父亲,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猫腻……”
  林雨桐‘嗯’了一声,送长宁离开。
  回来的时候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
  过了子时,她起身,直接找四爷去了。
  阴成之忙着北康质子的事,今儿没陪四爷。
  四爷见林雨桐来了,就把被子撩开:“上来!”凉州的夜里,凉的很。
  林雨桐跳上去,缩在被子里跟四爷说从长宁那里听来的事,“……是我的脑子不好使,还是怎样?我怎么觉得我越听越糊涂呢。”
  “这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四爷连费那个心思的意思都没有,“咱们去繁就简。过去发生过什么,对咱们一点意义都没有。将所有的东西都撇开不谈,只顺着你自己的路走就行了。不管他林承运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爱宠哪个女人就宠哪个女人去,管那女人是什么出身图谋什么呢?你不入套不就完了!”说着又笑,“一力降十会,这办法很适合你。”
  说谁知会蛮力呢?
  腹诽着,但在林玉梧要先一步离开凉州回京城之前,他来提醒林雨桐,“东宫也不是一团和气。小心临安郡王下绊子……”的时候,林雨桐就说:“他要是和气,那他就是临安郡王。他要是不和气,我叫这世上没有临安郡王便是。”我管他下什么绊子?
  压根不去费那心思。
  然后林玉梧就愣了愣,随即又不由的大笑:“可不就是这个道理。这世上总有许多的聪明人,给别人画圈圈,自己也钻别人的圈圈。完了钻不出别人的圈圈,别人也钻不出他的圈圈。两人搁在对方的圈圈里,猜着彼此的心思……明明可以用刀解决的事,为什么要绕成一团乱麻线?”
  他带着悟了道的笑离开了,先一步回京城去了。
  林雨桐回京的时间也进入了倒计时。不管东西怎么收拾,也就那么几件。不管再怎么舍不得告别,该走还是要走的。
  临走的时候,长宁没去远送,只送到行宫的宫门口:“走吧!别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记着,姑姑永远在这里……凉州总能给咱娘俩一个安身之地的。”
  林雨桐还是那句话:“等我!”
  等我回来接您。
  这次回去,她精挑细选了一百个侍卫,都是从北康带回来的。忠心不成问题。
  林雨桐又把添福和喜乐给她。
  添福是大太监,喜乐能充作嬷嬷。如今,近身伺候的,就再没不妥当的了。
  一路上,林雨桐都没有怎么出马车,沿路如果遇到拜谒的官员,都是阴成之出面处理的。
  京城里的气氛,也因为太孙的回京,更加的灼热起来。
  东宫之中,太子妃带着人,将虽在外院,却只跟凤鸣苑隔着一道墙的鸾祥居收拾出来,添置摆件。
  柔嘉带着丫头笑着进来:“母亲还忙着呢?”她笑的喜气盈盈,“您看我带什么来了?”
  太子妃的嘴角笑意微微敛起,随即又绽放:“是什么啊?”
  “您瞧……”她指了指丫头们手里抱着的东西,“是皇祖母赏下来的琉璃鱼缸。给哥哥放书房里吧。”
  “不用了!”太子妃下意识的就说了这么一句。这鱼缸再好,那也是用过的。用过的东西,不配桐儿用。说完了,又觉得语气太硬,随即又笑道:“你哥哥舞枪弄棒的……那东西到底是你皇祖母赐下来的,磕到碰到都是罪过。你好好收着吧……要是有心,给你哥哥做点针线,也是你的心意。”
  柔嘉温和的笑:“正想跟母亲说这个呢。也不知道哥哥高矮胖瘦,因此,只做了些荷包挂件的小玩意,也准备说拿给母亲瞧瞧,可有失礼的地方。另外,也想问问母亲……凤鸣苑那边……要去别院接表姐吗?表姐这一走,可得有小半年了,身体也不知道究竟如何了?”
  太子妃笑意浅浅:“别院的日子散淡,他倒是喜欢。只怕不愿意回来。”
  柔嘉捂着嘴笑:“只怕不是不愿意回来,是不好意思回来吧?”
  太子妃‘嗯?’了一声:“怎的不好意思了?”
  “母亲还瞒我?”柔嘉过去搀扶太子妃,“哥哥都回来了……跟表姐的婚事只怕也要有眉目了……”
  太子妃的笑意僵硬了一瞬:“可不要再说这个了……”
  “可是因为北康的那个公主?”柔嘉急忙问了一句,“母亲,要选嫂子,我自然还是喜欢表姐胜过那北康的公主。”她轻轻的皱皱鼻子,“虽然也觉得那个公主着实是可怜……但表姐自小就长在咱们家里,这要是不成……外公舅舅舅母只怕不好做人……”
  太子妃就看向柔嘉:“这两天我也忙,你去进香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你舅母了?她都跟你说什么了?”
  柔嘉眼里的尴尬一闪而过:“也没什么……只不过,舅母说亲上做亲,好歹一家子是一股子劲儿……只怕舅母是误会我,以为我不喜欢表姐呢。”
  太子妃拉着柔嘉的手:“那你觉得你舅母这话可对?”
  柔嘉低头,犹豫了半晌才道:“母亲,我……能说实话吗?”
  太子妃点头:“再亲不过母女,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母亲……要是表姐觉得北康这公主叫她心里不舒服了,那这婚事不如就算了吧。”柔嘉轻声道:“……一是表姐的身体不好。哥哥为太孙,作为太孙妃,身体羸弱,如何繁衍子嗣?若是无嫡子,那便是乱家的根本。二是无需再跟陈家亲上做亲。朝局如何,女儿也半懂不懂的能听几句。东宫的情形不好,如今全凭着哥哥的这股子东风撑着呢。可以后呢?与其跟陈家亲生做亲,不如选一家新贵人家。如此,倒是更得便利。”她说着,就低下头,“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母亲只当是我胡言乱语吧……”
  太子妃重新打量了柔嘉几眼:“你表姐要是有你这么几分见识……这事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柔嘉顿时就红了脸:“母亲,哪有这么夸女儿的?”
  夸女儿吗?
  我的女儿倒真不需要我来夸的!
第1161章
鸾凤来仪(15)三合一
  六月,正是一年中京城最热的时候。
  今儿,少有人行走的街道上,到处都拥堵着人。没钱的,挤在路边瞧。有钱的,一个个的在街道两边的店里。或是酒楼,或是客栈,或是茶馆,哪怕是别的铺子,只要有二层建筑的,一个个的都精明的把地方给腾开,有的是人出高价愿意租赁。更有那沿着主干道的街道两边,没主儿家的地方,都被搭建上的凉棚,门口都有小厮伙计守着,好些挂着竹帘子的,里面都是女眷。
  京城里出现了这难得的万人空巷的场景,为了什么呢?
  今儿,为质子的太孙回来了。
  都盼着等着,看一眼太孙。看一眼被带回来的北康质子。早早的,街道两边,楼上楼下都是人。更有那淘气的小子,不懂礼仪,也没人管束,都窜到树上,骑在树枝上往下瞧呢。虽然根本不明白太孙是啥,但并不妨碍他们瞧热闹。
  太孙今儿就要进城了。
  别小瞧小老百姓的消息渠道。上街上问问去,有几个不知道昨儿太孙就到了京郊了,就驻扎在城外的?
  更何况昨儿半夜,皇城里旨意频出,一道道的都往城外送去。
  送的是啥,具体的小老百姓是真不知道的。但只凭着,马蹄儿声一晚上不曾停歇。天不亮,又是扫街,又是净道的,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果然,天光大亮,圣上下旨了,准太孙今儿进京的事就传开了。
  一大早,城门开的时候。文武百官,勋贵宗亲,全套的仪仗,浩浩荡荡的朝京城外去了。
  靖国的京城,好些年不见这样的热闹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9/2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