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28


“不为难!”沈怀孝摇摇头,他看了两个孩子一眼,“有这两个孩子在,血脉就有了交错,摘不开,自然就得想办法融合。”
郡王府。
安郡王用完饭漱了漱口,见白远脚步匆匆,就问道,“怎么了!”
“京城的信!”白远把信奉上,“王妃让人送来的。”
安郡王接过来,“怕是连王妃也沉不住气了。”他嘴角翘起,打开信纸,表面看,也就是一封普通的家信,可这里面自有暗语。
看完信,安郡王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东宫!东宫的反应怎么会这么奇怪呢。”
“出什么事了吗。”白远问道。
“王妃说东宫欲放人到清河身边。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安郡王道,“前天刚收到消息,太子下令一定要护住清河和孩子。怎么王妃的信却是反而让人觉得东宫不怀好意呢。”
“是不是王妃弄错了!潜伏在身边,也是为了方便保护啊。”白远道。
“不会!”安郡王摇摇头,“你别小看女人!女人的嗅觉往往比男人敏锐。”
“这么说,对东宫,还是得防着。”白远无所谓的道,“反正咱们也没放心过,没多大差别。”
“我是在想,到底出了什么事,让东宫的态度变化这么大!有一种脱离掌控的感觉。”安郡王低声沉吟。
“属下马上吩咐人去打探。”白远看了眼外面的天色道,“将军们该来了,咱们该起身去前院了。”
安郡王站起身,让白远给他把披风系好,“走吧!”军中的事情,才是大事情。他还真没多少时间琢磨东宫的心思。
京城,皇宫,乾元殿。
“都露出头了吧!”明启帝看着手里的折子,头也不抬的问道。
阶下跪着带着面具的黑衣人,他的声音没有丝毫起伏,“是!”
“盯着就是了!”明启帝点点头,又问,“在辽东救走那个女刺客的人可查出了什么名堂!”
“似乎跟二十年前的那拨人是一个来历。”黑衣人低声道。
“终于不再藏着了!”明启帝冷笑两声,“朕的这些儿子,心思都不少,也都聪明。可就是少了一份忍劲。跟这位比起来……还差的太远啊!”
福顺恨不能把自己缩成球,这些话,他真心不想听。
明启帝瞥见福顺的德行,不由笑道,“几十年了!还是这么不长进。”
福顺干笑两声,腿瞬间就软了下来,“主子!奴才胆小!”求您别在奴才面前说这些话成吗!吓死本宝宝了。二十年前的噩梦,他再也不愿意想起。
明启帝失笑,“咱们主仆风风雨雨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二十年前,朕就不怕他,二十年后,朕乃九五之尊,他又能奈我何!”
黑衣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踪影。福顺早已经习惯了。他淡定的去斟了茶,“您说的是!”
时移世易,二十年,改变了太多东西。
京城安郡王府。
安郡王妃万淑惠翻看着手里的衣物,不确定的问,“当真是乾元殿让人送过来的。”
白嬷嬷道,“错不了。小太监是福顺公公收的小徒弟。别人冒充不了。”
“这是何意!”万淑慧皱眉。皇上要赏,自然该放在明面上来。这么悄悄打发太监送来,是什么意思。她把视线放在那些衣物上,都是孩子穿的。显然是给府里三个孩子的。针线细密,里衬全都是细棉布,甚至全都是用手细细的揉过的,怕磨着孩子细嫩的皮肤。宫里的绣娘这般用心吗!
不会!肯定不会!皇上赏人的东西,自然都是富丽堂皇的。而不是这般朴素……而实用!
想到这里,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似得,拿起衣裳细细的看那针脚。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眼熟。她的心仿佛要跳出胸膛一般,连呼吸也粗重了起来。她站起身,连声吩咐,“把王爷每年生辰时宫里赏的衣服找出来!快!”
第36章
心意
第三十六章心意
白嬷嬷找了旧年的衣服出来,万淑慧拿在手里不停的翻看。
是了!应该没错。
她总算知道王爷为什么对这些衣物如此上心,即便再旧,也要人好好的收起来,定期的翻晒。原来,这不是绣娘的手艺。而是宫里的贤妃。
自己这个婆婆,好似只存在在传说之中。没有人提起时,所有人都忽略了她的存在。最多在说道王爷时提上一句,冷宫贤妃所出。
可就是这么一个冷宫妃子,竟然能在儿子每年生辰的时候,把生辰礼送出来,可见她并不是如传言那般,在冷宫中过着凄惨的日子。
想到这里,万淑慧火热的心,瞬间泛起了寒意。她嫁给安郡王已经有五个年头,为她生了两个儿子,把侧妃所出的庶女,也照顾的甚是妥当。王爷也不是一个好色多情的人。在凉州也没有放女人服侍。对于这些,她心里是知足的。最起码在她看来,他们夫妻算是相合的。很多事情,王爷也是不会瞒着她的。
但到今天她才知道,皇家的水太深!
你永远不可能知道那平静的水面下藏着怎样的暗潮汹涌。
一如贤妃的事。远不是自己看到的那么简单。王爷不说,自有他不说的道理。这一点上还真不能怪他。
甚至许多时候,她对于皇家的秘密,宁肯不知道。
就拿凉州南苑的那位可能是自己嫡亲小姑子的女人,她从不多问。
她小心的把衣服收了起来,“让人把这些给侧妃送去。让姐儿穿吧。”
白嬷嬷拿了一箱小姑娘的衣物,转身交给小丫头了。“没想到宫里对咱们家小主子这么重视。”
万淑慧笑了笑,也没有说话。给庶女的衣物少了两件,以示嫡庶的区别。其实皇家,是最不讲究嫡庶的地方。
想想王爷要她注意的事,她就知道。自己的丈夫绝对不是个甘于平庸之辈。
不过,这衣物出自自家的婆婆之手,就另当别论了。至少,这是给了她这个做媳妇的该有的体面。从内心来说,心里还是欢喜的。
她没有耽搁,赶紧写了一封家信,让人送了出去。这或许代表着某种信号。
皇宫,乾元殿。
“老四的媳妇,把消息递出去了吗。”明启帝问道。
福顺垂着头,道,“已经送出去了。”
明启帝满意的点点头,“朕没看错她,是个聪明的。”
福顺认同的点点头。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皇上为了四殿下的王妃,费了多大的心思。这万家可不是简单的人家。虽然看上去清贵非常,但这万家是真正世家。绵延数百年。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能屹立不倒。这样的人家,底蕴深厚,教养出来的姑娘,自然不会是眼光短浅之辈。虽然看着在朝堂中的权利不慎显赫,但有些东西,不是那看着光鲜的权利所能替代的。
“不像有些人家,不知道是怎样教养姑娘的。”明启帝哼了一声。
福顺不敢接话,他知道,皇上这是对太子妃不满了。
“老大的媳妇是自以为是,这太子妃嘛,不说也罢……要不是还有用……早就不该留着了……”后面的话近似于自言自语的呢喃。
福顺神色不变,真像是什么也没有听到一般。
凉州,安郡王府。
一群将领围坐一起,中间放置着烤的喷香的烤全羊。众人推杯置盏,好不热闹。
沈怀孝久在军中,身上早没有了公子哥的娇气与矜持。在这一群人中,他是个新人。从不主动出风头,但每每该说话的时候,又能正中要害。话不多,但分量不轻。
众人没有傻子,能得安郡王如此郑重的引荐,本身就代表着认可。这里面更有与安郡王极为亲近之人,知道的也更多些。对沈怀孝就更没有排斥之心。
“以今年的天气看,来年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安郡王靠在椅背上,“该操练的就得操练起来了。到时候谁拖了后腿,可别怪本王不念旧情。”
众人连忙正色应是。
沈怀孝垂下眼帘,安郡王治军确实很有一套。只看这些将领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二来。
“瑾瑜,你怎么看!”安郡王问了一声。
沈怀孝愣了半天,才想起安郡王是在叫他。瑾瑜,是他的字!
这个字,还是第一次面圣的时候,圣上赐予的。夸他姿容如玉,人品无暇。
只是,这些年,还真没有人如此称呼过他。
“呵呵……”沈怀孝笑了两声,“殿下猛地一这么叫,在下还真没有反应过来。”
安郡王嘴角的笑意就更深了两分,“圣上所赐,即便不宣扬的满世界尽知,别不能低调的无人知道啊。”
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道沈怀孝真实身份的,难免心中好奇。
沈怀孝就知道安郡王的意思了。这是要把他的身份往明面上放啊!
南苑。
沈飞麟盘腿坐在炕上,看着站在屋里的马文和马六。
桌上放着一荷包的金豆子,这是安郡王给他拿着玩的。他把这些交给马六,“换成银子,在凉州城买个小铺面,越不打眼越好。然后招些学徒来,记住,只要孤儿,男女不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