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88

于是剩下的五天时间,除了接送岳父小舅子们上下考场,其余时间他都赖在这边陪媳妇儿,美其名曰‘做伴’。偶尔趁出去买菜的时候,两人还能逛逛街,他也识趣的买一些胭脂水米分,钗环首饰,都是不贵重又精巧的东西,郑青桔也就欣然接受,等考完试,送岳父离开的时候,汪兴华就收到一身衣服鞋袜。顿时浑身都飘飘然。
郑青鸾在县城外的官道边等着他们,见几人还算轻松的神色,心里不由松口气,“觉得还行吗?”郑青鸾问的是三郎,他的基础最差。他是长子,这几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为生计奔波。
“还好吧!”三郎应道,“我觉得还可以,名次不会太靠前。”他有些遗憾。
“那就行了!”郑青鸾点点头,“回头还得抓紧,四月府试,还有一个多月。我这几天把历年的试题编成册子,还圈出了可能出的考点,大哥不如把重点放在这上面,与其一把抓,不如抓重点,还是有机会的。”
三郎也知道自己过府试有些困难,而妹妹在应付考试上,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点了点头,只当是试试运气,心态很好。
其实科考远比自己想像的难,郑青鸾真心这么觉得。虽说总结了不少窍门,但这样的试卷给人的感觉很刻板,难免失了灵气。要想在以后的考场上出类拔萃,甚至独领鳌头,还得下很大的苦功夫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令人仰望的才情,那么迎接自己的肯定不是宽容,而是数不尽的流言蜚语和质疑。
三天后,榜单贴出来。郑叁水占了头名,五郎第九名,三郎十七名。父子三人同登榜,也算是一桩佳话。曹县令还专程叫了汪兴华,询问了郑家的事。难免心中感慨,专程派人送了贺礼。
村里和族里的人这才得了消息,家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上门道贺的络绎不绝,郑老三干脆带着三郎五郎躲进密道中的山洞里读书,清静!
郑青鸾则是两头跑,如今到了春耕的时候,院中的几亩地还空闲着呢!她干脆将汪兴华找来,告诉他过段时间要去府城兵马司任职的消息。意思很明显:姐夫,您看您过段日子要去兵马司了,现在是不是可以把你的差事转交给你堂弟,来专心帮我一段时间,家里实在忙不开啊。
汪兴华闻弦歌而知雅意,克制住自己狂喜的心,踏踏实实住在岳家,料理家事。郑家四房也常过来帮衬,倒也井井有条,事事妥当。
第33章
萧家的产业
第三十二章萧家的产业
等院里新栽的果树陆陆续续开花,院外的野刺玫也打了花骨朵,府试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萧家离她最近的产业就在府城,所以这次她是必去的。汪兴华这次也是为在府城任职打前站,那势必是不能留下。
家里只剩下钱氏和郑青桔小八,何况村尾少有人来,着实让人不放心,就请了宋四婶和四郎过来做伴。
马和马车是提前买好的,马车更是定做的,不仅宽敞,功能还不少,顶部更是防雨的。买了三匹马,一匹拉车,两匹坐骑。如今在院子外的场院里,郑青鸾正骑在马上,汪兴华紧张的站在一侧,美其名曰‘学骑马’。
骑马是郑青鸾上辈子就会的,如今不过装装样子,让自己会的东西有一个正当的渠道。一个下午时间,也就可以出师了。
“姐夫,咱这次去府城,你的差事应该就能办妥,你这边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提前办好吧。”郑青鸾骑在马上,看汪兴华很诧异,解释道:“多余的事情你不用问。到府城以后呢,多看少说,安安分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越是低调,越是不打眼越好。它不过是你的跳板,过个两三年,会调你进京。你把兵马司的门道学透了,时机也就差不多了。”
“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汪兴华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惊涛骇浪。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郑家,郑青鸾一直在自己眼皮底下,她是什么时候和什么人联系的,怎么知道事情的进度的?他不相信有人能在自己跟前不动声色办成这些事情,那就只有另一种可能——这件事根本就是郑青鸾到府城后才要去办的事,而且很有信心一定能办成。萧家给了她这么大的权利吗?他惊疑的抬头看看坐在马上的小姑娘,挺直的腰背,扬起的脸颊,眯着眼睛,迎着落日,晕黄的日光洒在她身上,平添了几分神秘与魅惑。
她勾起唇角,洒然一笑,“回吧。”她跳下马,动作如行云流水,洒脱自如。要是现在自己还相信她这是初学,那自己就是棒槌。
一定是萧家派人偷偷教导她!汪兴华猜测。
第二天,一行五人朝府城而去。郑老三带着三郎和五郎坐马车,汪兴华赶车,郑青鸾一身胡服骑装,骑在马上随行。
三郎和五郎把车厢的窗户支开,对着窗外的景色指指点点。他们第一次出远门,难免有几分新奇。郑老三靠在软垫上,朝外看了看,感慨道:“十年没出远门了,还是老样子!除了那些树粗了几分,也没大变化。”
“是啊!”汪兴华在车厢外靠着,“倒是这几年,南边安稳了,南北往来的商队多了,这条路也就更热闹了。隔上十多里路,就能碰上一个客栈。打尖住店都方便。”
“哦?”郑老三坐起身来,很感兴趣的样子,“那我得好好看看。”
一路果然不少车马走动,行商较多,很是热闹。也碰到几两马车,载着赶考的学子,看样子都是家境一般的人家,几人合租一辆马车。
晌午的时候,在一家叫‘老六客栈’的门前停了下来。刚停下,一个粗壮的汉子迎了出来,冲汪兴华笑道:“你可算来了,这都小半年了,你就不怕我把你的那份密下。”说完就笑,才发现来的不是汪兴华一个人,“哎呦!这是有贵客了!”见汪兴华亲自赶车,要么是身份高,要么是辈分高,称呼贵客总没错的。又见马车边,从马上跳下来一个英姿飒爽的小姑娘,再想到过路的衙差兄弟们说过,汪兴华这小子结了门好亲,小姨子就是前段时间传的纷纷扬扬的萧郑氏,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感情这小子陪着老丈人出门呀。马上机灵的上前行礼。
三郎五郎忙跳下车还礼,他们也听出来了,这客栈有自家姐夫的份子。郑老三便下车便笑道:“快别多礼!什么贵客不贵客,不过是个不速之客,要来给你添麻烦了。”
相互谦让着进了内堂雅间,梳洗过后,桌上已经摆好精致的家常小菜。郑青鸾心道,此人还真是七窍玲珑心。出门在外,一路颠簸,绝对不会想吃山珍海味,越是家常的味道,越是舒心。
汪兴华就解释:“你们以后少不得要常去府城的,这家店有咱自己家的份子,在里面吃用尽管放心,绝对干净!”这里说的干净,是指不会有人在饭菜上动手脚,遭了暗算。郑青鸾点头,表示明白。郑老三也小声的解释给三郎五郎听,见他们一脸震惊,他无奈的对汪兴华道:“平安啊!一路上你多给他们讲讲。没出过门,到底少了历练。”平安是汪兴华的字。
肉炒豆芽,醋溜土豆丝,火腿炖蛋,麻婆豆腐,红烧的鸡块。都是小饭盆直接上,量大味足。白面的馒头,浓稠的玉米碴子粥,清清爽爽,很是舒服。
临走要是给钱,那就是看不起人。郑青鸾去马车上,把本来做干粮的点心包好。这是昨儿晚上按郑青鸾的方子做的,蛋糕和五香的猪肉干。
她笑着把东西递过去,“六哥!这是自家做的,你尝尝。要是吃着好,下次再给你捎来。”
老六,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爹妈没得早,早不记得自个姓什么了,只知道别人喊他老六。一个人以乞讨为生,四处流浪,长大了有力气了,就落脚在府城外,靠卖苦力为生。他头脑机灵,为人义气。几年下来也积攒了银钱和人脉。想在城里开铺子本钱不够,就和汪兴华在这云池县和府城之间开起了客栈。他本分经营,凡是来这里的客人无需为自己的财物担心,又有汪兴华的关系,衙差来往也常在这里歇脚,所以生意一直不错。但终究是乞儿出身,很多人是看不起他这样的人的。如今这样的小姑娘爽朗的对他笑,唤他六哥,递上自家做的见面礼。
这是只有通家之好的人家,才会把自家做的东西互赠。
他颤抖着手接过来,眼睛有些湿润,这是种被尊重的感觉。
郑老三呵呵的笑,“行了!大侄子,我们过几天回程的时候还得打扰,你那火腿炖蛋味道真是足啊。你得给我备上些,回去给你婶子尝尝。”
这是肯定了郑青鸾的做法。
老六红着眼眶应了一声,三郎扶着郑老三上马车,边告辞,“六哥回吧。还有不少客人要招呼呢。都不是外人,不用客气。”
到底在老六的目送下离开。
汪兴华挺感慨的,他结交的朋友都是这样的三教九流,很是怕岳家看不上。要不是害怕小舅子们以后出门被暗算,他也不会把人带去那里。没想到岳父和小舅子小姨子这么给自己脸面。
“姐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你的朋友都很好!”郑青鸾似乎早早看出汪兴华的顾虑,感慨道。
汪兴华没想到郑青鸾是这么想的!他释然的笑笑。他一定要把这句话说给那些朋友听听。
郑青鸾也因为无意间的这么一句话,结识了许多忠肝义胆的江湖朋友。当然,这是后话。
等天黑下来,已经到了离府城不足十里的郊外。晚上进城有很多不方便,就不如顺势歇在城外。这家叫做‘悦来’的客栈,上下两层,分前后院。后院有好几个小院子,内带厨房,整院出租。
郑青鸾的心思却全在客栈的匾额上。她只就着门口灯笼的火光,看到匾额的右下角有一个梅花篆字——‘萧’。很多人即使看到,也会以为是制作匾额的工匠留下的字号。而郑青鸾却知道,这个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谨慎期间,她款步迈进客栈,大厅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副双虎图,形态与萧云峰所给吊坠一模一样。两虎的虎额,各画着梅花篆体的半个‘萧’字。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双虎图是很少见的。又有‘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说法,所以这样的图代表着肃杀,没人会摆出来的。
郑青鸾此时基本可以肯定,这家客栈就是萧家的产业。
他们一家选了后院的小院子,这样住着能安心一些。虽然汪兴华与掌柜的很是相熟,但郑青鸾毕竟是女孩子,这样住着更放心一些。
掌柜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长者,汪兴华叫他‘肖掌柜’。
郑青鸾一笑,“哪个萧?不会是草肃萧吧。”
掌柜的两撇胡子轻轻一动,打量了郑青鸾两眼,想起前些日子传来的密信,他心中一动,“怎敢?是小月的肖。”
怎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回答。
姓氏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不过是主子的姓氏不敢擅用的意思罢了。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怕是已经猜到了什么。
“肖老伯,大堂里的双虎图很有几分意趣呢。”她淡淡一笑,“有一句话不知道你听没听过?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说完,转身回屋。
留下肖掌柜愣在当场。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这是说萧家的母老虎来了吗!?
第34章
府城
第三十三章府城
掌柜的确实姓萧,这是主家赐的姓。
他此刻看着眼前的账本,脑海中不停的想着那位小姑娘的话。要是自己猜测的没错,她就是萧家未来的主母,可是她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是暗示双虎分雌雄,印信也分男女呢?还是敲打自己,怕自己不服管束?
怕是两者皆有吧!即表明身份,又敲打下人。
只不过一照面,两句话,就让人不敢小觑。原本还担心小主子的决定莽撞,不过现在看来,这位姑娘小小年纪,倒是真有几分本事。
他站起身来,在屋子里徘徊了几个来回,吩咐门口的小二,“去厨房,让炖几盏燕窝粥。炖好了马上叫我。”
-------------------------------------------------------------------------------------------------------------
吃过晚饭,郑青鸾洗漱过后,就去郑老三的屋子,三郎五郎汪兴华都在。显见是都梳洗过了。
“爹,把手伸过来,我诊诊脉。”郑青鸾坐到郑老三身边,做好诊脉的准备。对于久病的人,长途跋涉是很费力的事,她丝毫不敢马虎。
“没事!你也太过小心。”郑老三嘴上抱怨,心里却熨贴。他把手伸过去,脸上笑意盈盈,眼里满是宠溺。
郑青鸾细细的把了脉,除了疲累,倒还正常,“不错。”她笑着解释,“这次考完回家,我教爹爹一套拳法,养生用的,坚持锻炼,能延年益寿。”说着,就端了椅子,坐在郑老三对面,然后弯下腰,不由分说的把他的双脚抬起来,放在自己的膝盖上。
郑老三唬了一跳,又不敢用劲挣扎,怕踢到小闺女。三郎几人也急忙站起身来,不明白她要干什么。
郑青鸾嘻嘻笑,把郑老三的鞋退下来。郑老三也是刚梳洗完,鞋子本就没提,很容易就退下来,“我给您捏捏脚,有点疼,但很解乏,还能活络筋脉,您窝在车厢里一天,能不难受吗?哥哥他们年轻,睡一觉就没事。您这久病初愈的,到明天早上全身都得疼。”
说完上手就捏。小姑娘的手指,带着薄薄的茧子,但丝毫不损柔美。如玉葱般纤细白皙的手指附在大脚上,让人难免动容。郑老三眼睛湿润,声音有几分颤抖,“这不成!爹不累------”
“您躺着吧。”不等郑老三说完,郑青鸾就递给五郎一个眼神。五郎拿了被子枕头,给郑老三垫上。
“躺着吧!您自己的闺女还舍不得用了。”三郎倒了杯茶,送到郑老三手里,打趣道。
汪兴华倒是有几分羡慕,有爹能孝顺也是好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