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2120


“要是刘伯英那边有状况”
“那我们只能死守,战至一兵一卒。”
刘仁愿将横刀横于胸前:“陛下命我为嵎山道副总管,我与泗沘共存亡。”
“副总管,那新罗人?”
“新罗人?”
刘仁愿的脸色阴沉下来:“我也想知道他们此刻到哪了,在做些什么。”
自从上次失去粮草。
百济全境掀起叛乱后,新罗与泗沘城的联系就断了。
原本在黄山附近,应该还有新罗金庾信的军队,但唐军收缩兵力,留守泗沘城后,也不知金庾信部怎样了。
另外,按原本历史上,泗沘城本该有新罗王子金仁泰率七千新罗兵,与唐军刘仁愿共同驻守。
但金仁泰自上次失粮后,也一直没有出现。
据传闻,新罗人正在边境不断蚕食和兼并百济的土地。
不知真假。
若是真的,那代表新罗人已与大唐离心离德,一心为着自己谋利。
若是假的,这么久新罗人的援兵和粮草未到,也实在难以解释,这其中的缘由。
总之短时间内,新罗人不用指望了。
能靠得住的,还得是大唐自己人。
隆隆隆
战鼓隆隆响起。
刘仁愿心头一凛。
高句丽人的战船,已经沿着熊津江快要贴近泗沘城的西面城墙。
正面战场上。
百济人如赶羊一样,驱赶着数万饥民,向着泗沘城正面城墙再次压上来。
百济精锐的两万人,在饥民之后,排出严整的阵列,与高句丽的弩弓部,成犄角之势,不断向泗沘城推进。
南面,道琛和扶余丰派出的一万余百济精骑,也已经到达作战位置。
城下,崔器率着仅存的七百陌刀军,看着眼前无边无岸的饥民,额头淌下了冷汗。
原本以为可以寻百济叛军主力决战。
但眼下看,百济人比想像得更无耻。
居然驱使着饥民做前驱。
恐怕崔器部等不到与叛军主力交手,便要被如汪洋大海般的百济饥民给吞没。

熊津江上,号角声吹响。
从叛军中,驰出数十骑向着大船奔去。
似乎在联络消息。
刘仁愿心中还在飞快的计算着。
现在泗沘城的府库里,还有能装备近万人的衣甲,武器。
战马在唐军入泗沘城之后,经历一个冬天,折损严重。
除去冻死和病死的,现在只剩三千余匹。
若战事不利,可以组织起三千唐骑,尝试冲阵。
如果能将敌方的主力精锐击溃,就有可能形成以少打多,倒赶羊群的局面。
从而复制太宗昔年对窦建德的经典一战。
但是,何人可以为将?
他环顾四周,发现身边将领云集,但能做到这一点的,还真就没有一个。
苏庆节虽勇,但之前的冲阵,还是陷入敌军的包围,说明他寻找战机的能力,与当世一流名师将还有一段距离。
不足以力挽狂澜。
阿史那道真骑射无双,但突厥骑更适合打顺风仗和追击战。
在兵力弱于对方时,不足以改写局面。
崔器在城外,就不用说了。
薛绍义适合守城,冲锋的冲击力不足。
卫满夫勇猛,但少智。
余者碌碌,谁人可以独挡一面?
若是苏大为此时在泗沘城,倒是可以一试。
这该死的守城战。
百济人也是一伙猾贼。
当初扶余义慈出奔北境时,便焚毁了粮仓与府库,一把火烧掉了泗沘城的器械和粮草。
否则此时唐军就有充足的守城工具了。
泗沘城四周的树木也被砍伐一空,这就造成了攻城和守城方,都没有在中原攻防时,最趁手的攻城与守城器械。
泗沘城里有少量的投石车,还是冬天里,刘仁愿征集城内百济匠人做的,效果很不理想。
只能说聊胜于无。
咚咚咚咚
战鼓声突变。
号角声此起彼伏的吹响。
有唐军的兵卒匆匆从泗沘城西面跑来,向刘仁愿等唐将焦急的道:“副总管,出事了!江面,还有海面,火”
江海之上,战鼓如雷。
赤色的火焰,染红了半空。
令晚霞沐浴上一层更加新鲜的血红。
“海面上,究竟出了何事?”
一时间,刘仁愿与阿史那道真等人,面面相觑。
第四十三章
毕其功于一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无衣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
除了汉初刘邦做的大风歌外,历来被汉家军人用做军歌。
大唐成立四十余年,军歌倒是未曾统一。
有用汉乐府大风歌的,也有用秦王破阵乐,还有用无衣。
后来有一首歌,曾一度做为大唐府兵的军歌,乃是高适的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