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9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6/2120


却见刘伯英向着自己道:“苏代都督,我这里,还有一封陛下给你的信。”
说着,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将,从身上取出一封被木匣封口,施以朱泥印戳的密匣,将其交到苏大为的手上。
“陛下说了,此信只由你一人看,苏都督可查看印信。”
说这话的时候,刘伯英脸上流露出一丝羡慕之色。
一朝天子一朝臣。
像他这种老将,李治会用他,但永远不会像对苏大为这样,引为心腹。
别说刘伯英,就是一旁的刘仁愿同样羡慕。
他的境遇和刘伯英差不多。
看着苏大为验过印信,捏碎泥封,取出里面的密信。
两员老将都自觉的退开一些。
让苏大为独自看皇帝陛下给他的信。
苏大为一目十行的看完这封由李治亲手写给他的书信,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精彩。
刘伯英和刘仁愿虽然站远了些,但一直是暗中观察着苏大为脸上的表情。
如果李治是用勉强和亲近的用语,那苏大为的表情一定是十分振奋和鼓舞。
如果李治用的是严厉,命令的语气,苏大为的表情一定是凛然,是谨慎。
可是现在,苏大为的表情却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种。
而是一种似苦恼,似释然,又像是松一口气的表情。
这让刘仁愿和刘伯英两员老将,无法通过他的表情反推出,李治在这封密信里,到底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给苏大为。
虽然猜不出来,但三人的关系与进公廨前已经改变。
之前,苏大为仅为刘仁愿手下的折冲府都尉。
但现在,他已经受到李治诏书,暂代熊津都督之职。
这样,三人的身份,已经算是同一层级。
总的来说,唐军的军制里,都督府的地位弱于都护府,要受都护府节制。
比如大唐征服高句丽后,在辽东之地建起安东都护府,负责整个辽东的军政大事。
在百济的熊津都督就受其节制。
都督府的职能为: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
属于大唐设在百济的管理机构。
如果是在内地,还会任命刺史。
都督府是大唐维持地方势力平衡的裁决机构。
可以总判府事,可以叙功罚过,可以征讨。
这个权力非常之大。
另外,大唐任命的行事总管,主要负责军事征讨,其军事权力是大过于都督的。
都督执掌的主要是地方治安一类的战争。
唐朝的刺史相当于其它朝代的太守,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市高官。
这三者侧重各有不同。
现在在百济熊津都督府中,苏大为为熊津都督府代都督。
刘伯英为平壤道大总管,负责高句丽方面的攻略。
未来与他一齐行动的,会有浿江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镂方道总管程名振,以及夫馀道行军总管萧嗣业。
至于刘仁愿,身为嵎夷道行军副总管。
嵎夷,古时指山东东部滨海地区。
尚书尧典记载,羲和浴日的汤谷,在一个叫做嵎夷的地方。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孔安国注云:“东夷之地称嵎夷。”
魏晋时期的扶余在中国史书中被归为东夷列传之一员。
所以此嵎夷道行军总管,指的是对百济及高句丽方面的军事。
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虽然朝廷任命新罗王金春秋为总管,但这个总管只是虚衔,是一种安抚新罗的荣誉身份。
也是给新罗一个念想,给灭掉百济和高句丽后,分享扶余之地,留下一个想像空间。
真正的唐军行动,还是听命于副总管刘仁愿。
新罗人若想得到好处,自然就得多多用命了。
半岛局势复杂,百济与新罗,皆是古代朝鲜半岛南部三个小部族,马韩、辰韩、弁韩,演化而来。
而其中百济的马韩后来又被扶余吞并,才成立了百济国。
新罗是三韩中的辰韩和弁韩融合而来。
高句丽又是由濊貊、扶余人和汉人为主体,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半岛这三国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
“陛下的意思很明确,百济这里的叛乱,开春后必须平息,给予征伐高句丽,一个稳定的后方。
第二,可以多多借助新罗人的力量。”
刘伯英在“借助”二字上,略微加重了一点语气。
苏大为与刘仁愿都是心思机敏之人,一听就懂。
新罗虽然是大唐的小帝,大唐虽然是天可汗,是中央之国,是众属国的朝拜的对象。
但大唐绝不是开善堂的,对小国的态度像是驭马。
既用,也防。
维护治下力量平衡,保证大唐的利益是首要的。
所以能借用新罗之力,便多用用。
既让唐军能轻松点,也可以多消耗新罗的国力,防止战后新罗过度膨胀。
所以这句话里面至少有两三层的意思。
需要执掌百济诸事的代都督苏大为,及嵎山道行军副总管刘仁愿去揣摩。
“只要做到以上这两点,便是大功一件。”
刘伯英看了看刘仁愿:“至于具体的方略,陛下许以专断之权。”
专断之权,便是临机决断,全悉自决。
大唐皇帝对大总管等在外作战的将领,一般都是放权,听凭自由发挥。
这种放权,为唐朝早期的军事活动,无数次军事史上的奇迹般的战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要能胜利,怎样天马行空的脑洞,在大唐这里都是可以的。
但就是有一点,别吃败仗,吃了败绩,那是要追责的。
而现在对刘仁愿和苏大为加上这一句,是进一步解开二将的思想顾忌,命其放手施为。
没办法,现在百济就两万人,其中一万还是准备开春后跟高句丽动手开片的刘伯英军。
这一万人说是援军,但等大唐与高句丽动手后,肯定就是向着高句丽使力去了。
百济这边,这一万人能做的有限。
这就意味着,苏大为和刘仁愿,就算开春后,也要继续面对缺兵少将的局面。
不用新罗人,只怕凭一万多唐军,连泗沘城都出不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6/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