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9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8/2120


可现在新来的熊津都督突然暴毙,自然也没人去做这些事。
王度死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当真是匪夷所思。
令人感到吊诡。
要说没点阴谋,所有人都不信。
“不知将军找我来有何事?”
苏大为向刘仁愿叉手行礼道。
刘仁愿站起身,伸出大手抹了把头上细密的油汗。
这个天,外面天寒地冻的,他居然出汗了,也是咄咄怪事。
“你来了就太好了。”
他又习惯性的摸了把自己的大胡子,两眼圆瞪:“这些书,我实在看得脑壳疼,不如你帮我处置。”
“呃,将军,你的随军主薄?”
“去清点府库统计钱粮去了,这不,就想起你来了。”
“将军,你这可就”
苏大为和他现在比较熟悉,也能开点玩笑:“末将营里也有许多事务,这些书,找个识字的不就可以了。”
“不行不行。”
谁知刘仁愿把蒲扇般的大手挥起来,用力摇头道:“这里面有许多熊津都督府的机密书,一般人岂能接触。”
他说这话时,表情似乎有些郁闷,不过胡子实在太过浓密,挡住了大半张脸。
所以苏大为一时也不能判断,他到底是郁闷,还是在偷笑。
总之感觉有些奇怪。
“那都督府这些书末将看了岂不是”
“你不一样。”
刘仁愿圆瞪的虎目里,闪地一抹狡黠。
“大总管回大唐前,都跟我说了。”
“大总管又说了什么?”苏大为有点懵。
上次您老不是才说大总管说我鬼点子多,现在又来这个,还说了啥你倒是一次说完啊。
“大总管跟我提过,你在百济还有一个秘密任务,专司收集刺探消息。”
“呃。”
苏大为没想到苏定方这都跟刘仁愿说了。
不过也无妨,他来百济是受李治所命,重组在半岛的情报系统。
任务虽隐秘,但以苏定方的身份,并不算秘密。
苏定方临行前,把这个跟刘仁愿交待,也说明刘仁愿是自己人,可以托付。
当然,至于苏大为都察寺卿的身份,就连苏定方也只是隐约有些察觉,自不可能向刘仁愿说了。
刘仁愿不知道苏大为心里的活动,继续摸着大胡子道:“你既然负责这边的情报消息,那熊津都督府的公正好一并兼起来,我会上表朝廷,在任命新的熊津都督前,让你为代为署理往来公机要,就以你为代都督吧。”
“左骁卫郎将!”
苏大为吓了一跳。
“我只是一个折冲府都尉,让我做代都督,这级别跨得太大了吧?”
人的步子不能太大,太大容易扯蛋。
自己的都察寺卿不过是从四品,距离正三品的熊津都督,还差着三个等级,哪有那么容易跨过。
大唐都督是地方军事长官。
都督下面是刺史。
都督统管军事,刺史负责行政。
而唐时将地方分为上、中、下三州。
此三州任命的都督的品秩又有所不同。
上州为大都督,从二品。
中州是中都督,正三品。
下州为下都督,从三品。
百济所设的熊津都督府为中等州,所以是正三品。
因为征服百济太快,大唐只派了右卫郎将王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镇抚全境。
王度接到任命跑得飞快,连后续援军和治理班子都没带,就随身一些亲兵和幕僚就上路了。
结果谁知来得快,暴毙得也快。
真给人一种赶着投胎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刺史什么的配套机构人员,自然是全部都缺。
现在百济只有刘仁愿这一支一万余人的唐军。
想要镇抚百济全境,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也是他听取苏大为建议,将唐军兵力收缩至泗沘城的原因。
一方面收缩兵力,一方面将百济的情况,加急报往大唐,等候朝廷的进一步旨意。
“左骁卫郎将,我只是个果毅都尉啊。”
“什么果毅都尉,这次封赏陛下不是拔你为折冲都尉,统领一折冲府吗?”
“呃,一时嘴快说瓢了,就算是折冲都尉,也不过是从四品下,何德何能,能代替都督。”
“唉,榆木脑袋。”
大胡子刘仁愿听了大摇其头:“我要你暂代,也不是真的就暂代,而是让你把都督府往来的消息和书管理起来,我可是听大总管说了,说你有大才,对这些最是拿手,这种事,我不找自己人,还能找谁?”
“大总管还说了这种话?”
苏大为一脸狐疑的看向刘仁愿。
后者伸出蒲扇大的巴掌,用力在苏大为肩膀上拍了拍。
刘仁愿身材七尺五寸,比苏大为略矮了半个头。
不过他拍起苏大为的肩膀,依旧是干净利落,毫不觉得有何不妥。
“你办事我放心,这里的书和往来公,就交给你处理,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
“这好吧。”
苏大为无奈道:“那有些公我能不能拿去我的行营里处理,毕竟我还有军务在身,不能离营太久。”
“可以啊。”
刘仁愿见他答应下来,搓了搓手,十分高兴道:“只要你把这摊活接下来,都不是问题,就是有一条,绝不能有任何疏漏,要是公务的事,或者往来的秘信,有泄露,本将唯你是问。”
“是。”
“对了,还有一事。”
刘仁愿忽然想了起来,指着桌上一份公向苏大为道:“今天接到海上传来的消息,说是倭国那边,最近派了很多渔船在对马和新罗一线,有时也会飘到百济这边,行迹十分可疑,你怎么看?”
“这事我知道一些。”
苏大为沉吟道:“百济一直与倭国通好,双方互送质子,并且倭国皇室母系有百济王室血统,双方根脉错节,同气连枝。
之前就听说,百济与倭国达成联手之盟,让倭国人从海上进攻新罗,百济从边境向新罗推进。
原本倭国是想集合大军,从九州出发,过对马岛,从新罗的釜山港登陆,直插新罗都城金城。
不过后来出了一点意外,听说倭国那个女天皇病重,也不知现在死了没有。
总之倭国出兵的事被耽搁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8/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