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9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2120


在他身边,那位突厥贵人,阿史那道真,是优秀的骑兵将军。
还有那个被称为吉祥狮子的苏庆节,不但是异人,而且极擅长办案,有很强的侦察能力。
前阵子有人想在熊津城做一番大事,结果就是栽在苏庆节的手里。
还有那个安胖子,平时不言不语的,但是出手极为阴狠。
当时几个百济想弄复国的猛士,被他轻轻一拍,便胸骨内脏皆碎,人如稀泥一样瘫软下去。
听说此人还是苏大为身边的智囊。
更别提,苏大为手下,还有一位叫娄师德的陌刀将,一位叫王孝杰的轻骑将,还有一个崔器,听说掌管着重甲骑。
这些人,有些人黑齿常平见过,有些只是听过。
虽未曾都谋面,但仅从一个苏大为身上,他已经感受到来自大唐的武德充沛,还有那狰狞野蛮的杀意。
对,就是野蛮!
说起来很奇怪,最光辉灿烂的化,和最野蛮的武力,同时在大唐身上显现。
这一切,是黑齿常平从未见过的。
他仔细端详着这伙唐军的首领,苏大为。
他的身高八尺有余,但行动敏捷,一点不像那些迟缓的大高个子。
而且肌肉匀称发达,既不会给人感觉粗笨,又不会单薄,处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脸上的肌肤是健康的小麦色。
这大概和他一直暴露在风吹日晒下有关。
但又不会像黑齿常平和黑齿常之兄弟俩那样,被海风吹袭得粗糙黝黑。
苏大为的五官乍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不如阿史那道真那样英俊。
也不像苏庆节那样,眼角眉梢带着锋芒棱角,使人一见难忘。
但奇怪的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五官凑在一起,却令人感觉非常舒服,属于越看越耐看的那种。
大概就是苏大为自己说的“亲和力”?
不过,这副面孔,也就是平时对朋友才会这样温和。
黑齿常平记得苏大为对待敌人的时候,会变得无比冷酷残暴。
堂堂百济国师道慈,被他一刀袅首。
此后他带着大唐铁骑歼灭扶余忠信的军队,进驻未谷城。
黑齿常平至今还记得,当未谷城大门打开时,苏大为推开面孔挡板,露出那张英气勃勃,还沾着血滴的脸庞。
在他身旁和道旁是倒伏的尸体,还有趴伏在地上投降的民众。
那一瞬间,这位年轻的大唐将军,就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剑,让人不敢逼视。
就在黑齿常平心里默默想着这些的时候,苏大为走上来,轻踢了一下黑齿常之的脚,说声:“让让。”
黑齿常之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将脚收回一些。
苏大为已经几次向他递上橄榄枝,流露出招揽之意,但黑齿常之并没有答应。
他并非是不忠不义之人,让他在百济覆灭后,迅速倒向灭国的敌人,这在他心里,有些难以接受。
尽他,从心里来说,他觉得这大唐的年轻将军苏大为很有意思,比百济朝堂上那些昏聩之辈,有趣得多。
而且双方在兵法上,还真很说得来。
苏大为身上仿佛有一种奇妙的亲和力,或者说自来熟,一点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这让他心中的防备感,不知不觉中消减了许多。
苏大为挨着黑齿常之坐下,阿史那道真等人,也纷纷聚在火盆边,对着炭火伸出双手烤火驱寒。
“那件事,你考虑得怎样了?”
苏大为看向身边的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微微一震,停了一会,才向苏大为微微欠身道:“多谢苏将军赏识,但常之身为百济人,眼见国破家亡,百姓皆在水深火热之中,实难安心为君效命。”
那日苏大为击溃百济人的骑兵主力后,黑齿常之不得不和扶余忠信率领残军狼狈逃走。
步兵和辎重全数落入苏大为的手中。
可惜,他们没逃出多远,便一头撞上了娄师德率领的唐军。
娄师德率领千余人,早就在往未谷城的必经之路上设伏。
陌刀一出,跑在最前的扶余忠信连同数十骑,皆被斩碎,吓得其余的百济人,直接弃马跪地请降。
黑齿常之犹未甘心,从小路逃走。
还没来得及学曹孟德大笑三声,说苏大为智仅如此,打横里杀出王孝杰的一队人马,人人箭法如神。
黑齿常之被王孝杰一箭从马上射落。
还好王孝杰记得苏大为的交代,要抓活的,不然黑齿常之这位未来的大唐名将,只怕便没有未来了。
就这样,所有逃走的百济军,几乎全部落入网中。
崔器最后率着一队重骑出来,还一直说百济人太弱,不多挣扎一会,搞得他都没表现机会。
这番言语,把一干投降的百济人给吓得脸都白了。
暗自庆幸自己投降是明智选择。
否则撑到最后,不是被大唐陌刀剁成碎块,便是被乱箭射杀。
最惨的是遇到大唐重甲骑兵,那是彻底被碾成肉泥,肥了田地的下场。
躲在一旁的金庾信看到唐军如此配置,方才相信苏大为说的留有后手,所言不虚。
一张老脸色,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在面对苏大为的时候,还不得不低声下气,赔着笑脸。
尽管心里恨不得杀了苏大为,面上,却是一点也不敢显露。
比之当初见苏大为时,金庾信仿佛被剪成了落毛鸡。
正所谓败军之将,难以言勇。
不管苏大为是怎么出招的,最终结果就是百济和新罗双方,都落入苏大为算中,损失惨重。
唯一的赢家,只有大唐苏大为。
“常之,我重你的才能,其实良禽择木而栖,你的才能,足以登上更大的舞台,百济这种地方,于你而言,池水太浅了。”
听到黑齿常之明确的拒绝,苏大为却没有生气,相反还有点高兴。
黑齿常之是聪明人,他显然懂自己的意思。
一个“为君效命”,就表明,他清楚自己是要投效苏大为,而不仅仅是唐廷。
这其中的差别就很大了。
投效苏大为,首先便要站在苏大为的角度,为苏大为的利益去行事考虑。
而投效唐廷,意味着
“道理我都懂,但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黑齿常之沉闷的道:“我若投效,百济故人如何看我?被千夫所指,戳断脊梁骨?让我又如何面对家族宗长。”
“你有这个顾虑是对的。”
苏大为沉吟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果只是躲藏着什么也不能做,但如果你出仕大唐,你便有了职权,可以更好的惠及百姓。”
“苏郎君,你这是诡辩!”
“诡辩吗?”
苏大为笑了笑:“那日你向我求情,说能否饶过熊津百姓,我便向大总管进言,结果唐军只是劫掠,却没有太伤人命,这是不是有利百姓?”
“可他们的财产被剥夺,他们变得一无所有!”
“那也比丢掉命强。”
苏大为严肃道:“常之,这是战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