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8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2120


从倭国对马岛渡海,距离新罗最近处,只有五十多公里,旦夕可至。
若倭国按着约定,从这里发兵,可直接杀入釜山。
釜山之所以名釜山,皆因西北山地,被时人称为“釜状的山”,因此而得名。
釜山位于新罗国最东南端,是全新罗第一大港,也是新罗对外贸易的纽带。
此港西临洛东江,西北山地耸峙,南有群岛屏障,是半岛南部门户。
大约在三韩、伽倻、半岛三国时期,此处商贸化往来,对倭国北九州地区的化形成巨大的影响。
倭国大军若通过对马岛,杀入釜山,能在釜山立住脚跟,便能直插向新罗国的都城金城。
金城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为后世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
到时,百济军西来,倭军东来。
两面夹击,新罗必亡。
当然,如此一来,倭人也可以分到极大的好处。
从此占据新罗半壁,将新罗、对马岛和九州岛连成一线,实现踏足大陆的跳板,将自己的势力,不断向大陆扩张延伸。
这种战略思维,是岛国固有的危机感。
千百年后,倭国提出大东亚圈计划,首先便是占住朝鲜,以朝鲜为跳板,向华国东北扩张,这一战略,从未变过。
“达率,你在想什么?”
守在黑齿常之身边的副将,见他看着地图半天不说话,不由好奇的问。
从副将的角度,可以看到这位百济国中年轻的将领,有着一张微微黝黑的脸庞。
那并非先天而成,而是黑齿常之训练士卒时,往往身先士卒,经历风吹日晒,海风吹袭而成的。
还记得当时一天训练下来,看到黑齿常之脸上跟普通士卒般,被海风吹得干裂,脱掉了一层皮,那种震撼感。
这可是百济国的黑齿家族贵人啊。
世袭达率,居然,居然和小兵们一起训练,这种感动,极大的触动了副将,以致于军中上下,都十分尊敬和信赖黑齿常之。
每次训练,黑齿常之都和士卒们同吃同住,训练结束脱下的内衫上,都结出一层白色的盐末。
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吧?
副将在心中暗道。
“我在想,这伙大唐的细作,既为异人,想必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究竟想干什么?他们从何而来,又要往何处去。”
黑齿常之的眼神黑亮,在篝火下,如同两粒黑色的玉石,透着远超年纪的沉静。
他喃喃自语,似在思考,又像是回答副将的问题。
说话时,两道如刀锋般挺直的浓眉微微皱起,有一种莫名的忧郁之感。
“达率,这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他们不就是从大唐而来的吗?”
副将愣了愣。
“我所说的不是这个。”
黑齿常之伸出坚硬的食指,在地图上点住熊津城的位置。
“这些细作为何而来?或许跟数月前,大唐在百济的一名武官,名为李大勇之死有关。
我相信,此人一定在秘密收集百济与新罗的情报消息
当时正是扶余福信与倭国商议联兵紧要处,为保用兵之秘,必须拔除这颗钉子。
除去李大勇后,大唐最迟在二三月,能收到消息。
这伙唐人细作出现时间如此巧妙,应该就是填补李大勇除去后,留下的空档。”
副将愣了一下,点头道:“达率所说甚为有理。”
“不妙啊。”
黑齿常之眉头越发紧皱。
“据信,这些细作在熊津城已经潜伏至少月余,算时间,不可能是从陆路过来。”
“达率的意思是?”
“必是走的海路,否则时间对不上,若唐人细作能走海路,那唐军”
黑齿常之猛地抬头,眼中蒙上一层阴霾。
他远望西面,那里,是大唐的方向。
与百济之间,隔着碧波万倾。
第九十二章
倭国
副将是黑齿常之从行伍中提拔出来的,军事素质不差。
闻言不由一惊:“达率是说,唐人可能跨海来打我们?这这怎么可能!”
的确不太可能。
从贞观年间至今,大唐的作战方略,从长安,一直向着北方。
辽东故土。
首要敌人,乃是高句丽。
在高句丽没有倒下之前,大唐舍高句丽来攻百济?
这种事,此前从未发生过。
这也是百济胆敢在大唐皇帝李治颁布诏书,令其与新罗罢兵后,还屡教不改的原因之一。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不,有高句丽顶着。
如此扩张实力的好事,傻子才不干。
高句丽正面顶住大唐,自己与倭国一齐把新罗给偷家灭了,猥琐发育,岂不美哉?
重利在前,百济上层,早已迷了眼睛。
曾有大臣向义慈王进言,说若是一再触怒宗主国大唐,为智者所不取。
但是遭到扶余福信当场唾骂。
义慈王也拍案而起说: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这句话是谁说的来着?
对了,好像是汉人里一个用兵如神的家伙,淮阴侯韩信身边一个智者说的。
韩信没听。
结果为汉国吕后所杀。
扶余义慈用这句话当堂怼回去,自认为是十分得体的,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此后,与倭人联兵共图新罗,成为朝堂上的主流意志。
整个百济的国家机器,都在为此而开动。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倭人准备好,约定日期发兵即可。
“以前没发生过,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发生,既然唐人的细作可以跨海而来,那么唐军跨海来击百济,也未尝不可能。”
“将军,那,那我们”
副将名郑冬信,一时给吓住了,连舌头都开始打结。
“先别慌,就算唐军要来,也不是一时片刻的功夫,要准备战略,准备渡海的船只,没有半年以上的准备,我想不可能。
如果他们来的人少了,就不能起到大的作为,如果人马众多,那渡海准备的时间需要更长。
我意唐军不会在短期内赶到。
若能在年内开始渡海用兵,已经算是神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