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8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2120


“你怕了?”
“怕倒是不怕,就是没必要。”
贺兰敏之说着,长呼了口气:“好在他也没证据,没法证明是我做的,应该不敢轻动。”
“那就只能再找机会了。”
“不急,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我们可以……”
“阿弥,刚才若不是你朝我使眼色,我真想把那个贺兰敏之和他身边的人全都杀了。”
高大龙虽然恢复了人形,但说话还是透出强烈的戾气。
方才蚺鬼的原形,将一部份杀意继承给他了。
虽然能以自己坚强的意志,每次都将其压下去,但蚺鬼的残忍好杀,就是他的本性,不可能更改。
“别动不动就说杀啊,他的身份,若真死在你的手里,我会很为难的。”
“哈哈,我就是这么一说。”
高大龙仰头笑了笑。
“不过没想到,身份一变,他就完全不同了,好像换了个人,根本看不出原来的影子,而且身边还聚拢了一帮异人,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我总觉得,贺兰敏之和这帮异人,似在秘谋着什么,令人担忧。”
“回去查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破绽,不过行事要小心些,不要刺激到他。”
“放心,这事我有分寸。”
“钱三的案子……”
“我会转呈给县里,让不良人继续跟进,我知道的,也会记录在案,不过,确实没有证据,只凭我一个人的口供,可无法改变什么。”
苏大为斟酌了一下道:“不过这样也好,找不齐证据,此案就无法判定是贺兰敏之所为。真要查出什么来,给贺兰敏之定个死罪,在皇后那里,我就不好交代了。”
“忒麻烦,若查案都像你这样,人得累死,疯了都可能。”
“你以为我想这样吗?”
苏大为两手一摊:“是的,我想。”
“滚!恶贼,又拿人来消遣。”
此次虽然没摸清楚,贺兰敏之究竟是为何,有什么秘密。
但也算是敲打过一番。
再加上高大龙与小桑的诡异化,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亮肌肉”。
如果贺兰敏之足够聪明的话,应该不会再轻易挑衅自己。
若真的再有下一次,苏大为也不会再讲什么情份,拚着令武媚娘尴尬为难,也会将贺兰敏之先一步除去。
好在,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
似乎,贺兰敏之和明崇俨消停下来了。
而苏大为,也有更多事务要忙,渐渐将贺兰敏之的事,忘在脑后。
首先是情报方面的工作。
通过和高大龙定下的章程,开始有条不紊的向倭人透露唐军要出兵的消息。
通过不良人和公交署暗中监视,东瀛会馆果然变得忙碌起来。
几乎是通宵达旦。
苏大为清楚,这些倭人一定有许多消息渠道。
但现今大唐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唐军接下来的动向。
哪怕问到军方,只要不是趴在李治的书桌上,看他亲笔拟下的密旨,都不可能清楚唐军要攻向哪个方向,要派谁为将,兵力多少,人员布置。
最多也只能猜测,大唐想要对高句丽用兵了。
这一点倒是瞒不了人。
毕竟,兵力调动和上层的意思,总会有消息泄露出来。
苏大为现在在做的,就是给那些倭人,吃一颗定心丸。
在一片猜测大唐要对高句丽用兵的消息里,悄然夹杂了经由倭正营经心泡制过的“情报”。
情报里的消息只有一条,大唐此次用兵,是为了对付吐蕃。
开始,倭人自然是不相信的。
之前种种迹象,明显都是唐军重心要投入到辽东,西北才打过西突厥,怎么可能准备这么久,是为了杀个回马枪,再兵指吐蕃。
绝不可能!
但是,事实令倭人所有的情报系统都打脸了。
一个月后,大唐名将苏定方,携五万唐军(诈称),并民夫骡马,奔赴西北。
目标,救吐谷浑,惩罚吐蕃。
一时间,长安内各种消息漫天而起。
所有人都没料到,李治准备了这么久,积蓄了一大批钱粮、战马、兵甲,居然在刚结束两年征西突厥之战后,再次将唐军,投向西北战场。
一时间,天下侧目。
第五十六章
陛下,时代不同了
外面的纷扰,与苏大为无关,他只专注于自己眼前之事。
梳理倭正营,建立独属于大唐的情报系统。
比如倭正营的保密措施,还有下层的情报细作,一层层得调整为树状结构,方能便于管理。
组织学才是最大的学问。
如何将这些散沙般的人才聚拢起来,并且各安其份,在这个组织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且有一个能向上的通道,所做的功业,皆能转化为向上的通途。
使人人争先,勇于任事,挣一份劳业,在这个体系内不断晋升。
这才是最大的本事。
此外,在对外的情报收集上,苏大为禀报了李治,吸纳一批军中斥候来充任骨干,再征召一些游侠散户,一层层的将倭正营包裹在里面。
除了核心组织,这些外线人员,都是单线联系,确保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不可能对倭正营造成影响。
这是苏大为吸纳了后世某些“谍战”的知识。
同时将整个情报版图,分为八条线,不同的线,下层再分若干分枝,针对不同的区域和情报点。
每一个支线,具体到个人,所能掌握的信息,都按区域和层级划分。
若哪一环节出问题,根据对手的反应,便能逆推出情报在哪一环丢失。
丢失的情报,可以追溯到个人。
如此一来,就算是自己这边下层的线人失手,被对方抓到或者策反,也起不了大的效果。
既不会令整条线遭殃,更不可能查到核心的倭正营成员。
此外,对倭正营核心人员乃至亲属,苏大为都定下了保密章程,以及组建另一个保护机构,专门用以保护核心要员和其家属,确保不出意外。
一个倭正营,在周扬和崔六郎手里,便是箫规曹随,平平无奇。
但是在苏大为手里,硬是填充了无数细节。
以致于将这一切呈报到李治手里时,这位大唐皇帝惊讶的发现,整个倭正营上下,居然被苏大为居然给打造出一个极其严密的组织。
其组织架构,从思想动员、情报知识培训,单线情报组织构成、外围人员、各支线区域,安保安防机构,核心组织构成。
乃至最重要的,钱从哪来。
一切,都被苏大为安排得明明白白。
李治正在饮茶,看到手里的奏折,直接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