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7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5/2120


“你”
“有事和你商量,对了,安生也在。”
苏大为拉着他,将他拖入自己书房。
早见房中有一个白净面皮的胖子,坐在桌前好似笑弥勒一样,正借着鲸油灯的光芒,低头看着一本古书。
“生。”
苏大为喊了一声。
安生早在苏大为和薛仁贵他们进到院子里就听到了,这时才放下手里的书,有些意犹未尽的道:“阿弥,没想到你这里藏书还不少。”
“有些是郡公送的,还有玄奘法师送了一些,有些是我自己收集的。”
说着,他向身边的薛仁贵一指:“仁贵也来了。”
苏大为在随军征西突厥前,已经将薛仁贵拉进自己的圈子里,与安生也喝过几次酒,只是薛仁贵不善言谈,话比较少。
在苏大为不在这两年,薛仁贵与其他人也没怎么联络过。
安生和苏庆节、程处嗣也去了军中,自不用提。
如尉迟宝琳,虽为执金吾,这两年来,与薛仁贵总共见面不超过三次,还是因为巡逻时意外碰到。
可见薛仁贵在交友和处事方面的薄弱。
有了苏大为打招呼,他也只是向安生点点头。
反倒是被人称做“安大傻”,在长安二代贵族中,以古怪另类著称的安生,还冲他笑了笑。
“仁贵,你坐吧,桌上有凉茶自己倒。”
招呼着薛仁贵自己坐下,苏大为向安生道:“最近一段时间都没看到你,若不是听狮子说你还在长安,我几乎以为你去吐蕃了。”
“快了。”
安生长叹一声:“师父他老人家听说巴颜喀拉山上的事,早就按捺不住了,前几日就拉着我要去吐蕃,可惜才出长安城,在渭河边他老人家贪杯,多喝了几杯,又找渔家讨了一尾鲜鲤吃了生脍,结果闹起了肚子”
听安生一说,正拿起茶杯往嘴里送凉茶的苏大为,噗的一口喷出来。
有没有搞错?
生脍,就是生鱼片吧?
也就是后世日料里的刺身。
可问题是
渭河里捞起的鲜鲤,那可是河鱼啊。
天知道里面有多少寄生虫。
袁守诚可别因为一条鱼生,把自己吃挂了,那就搞笑了。
顺带一说,生鱼片这玩意并非日本原创。
而是中原自古以来的美食,早在春秋战国时,便有“脍炙人口”一说。
脍,就是刺身。
炙,就是烤肉。
被古人认为是极为鲜美的名菜。
“你师父现在怎么样了?要不要我去看看?”
“还行吧,他自己抓了点药,看着好一些了,不过我估摸着还得将养个三五日,你若有空,我可以带你去看望他。”
苏大为点点头,还没来得及开口,坐在一旁有些拘束的薛仁贵忽然站起来,快步走到书房壁间。
那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长弓。
比一般的弓,看着至少大上三分之一。
漆黑的弓身,在鲸油灯下,反射着一股幽冷的光芒。
“阿弥,这就是你说的那把弓?”
“对。”
薛仁贵早已迫不及待的将弓摘下来,取在手中。
入手颇沉。
他心中甚是欢喜,爱不释手的抚摸着弓身。
“这弓是什么材料制成?”
“我也不清楚,问过制弓的工匠了,都说这弓臂非金非木,不知是何种材料,而且这弦也不是普通的牛筋一类,非常古怪。
我从巴颜喀拉山洞找到此弓的时候,这弓就不知有多少年头了。
从雪域带回来,一路霜雪,我又没怎么保养爱惜过,但这弓的力道丝毫不损,也算是一件宝物。”
弓箭这种东西是一但下雨,就得把弦取下来,弹成直条状的木棍必须用布袋裹好,防潮。
若弓弦和木制弓臂沾足了雨水,弹性就会大为降低。
多淋两次,这弓就废了。
苏大为自己更习惯用角弩。
这弓丢在随行的马车上,他过后就忘了,等回到长安,才发现早就不知泡了多少雨水。
但后来一试,发现性能丝毫不损,方知此物非比寻常。
“上次从巴颜喀拉山上回来,一共得了三样战利品,一件是这巨弓,一件就是那种飞翼装,还有一样便是石碟。”
苏大为向壁间指了指。
剩下的两样,飞翼装被叠好置于木箱中,石碟就放在桌上。
这东西后世传得很神,但是苏大为从安生那里,把这玩意要过来后,摸索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神秘之处。
就是一块碟型石头。
如此一来,他也就不怎么重视了。
薛仁贵试着拉了拉弓,然后站在书房里,双腿一沉,双臂一较力,耳听“崩崩”声响。
这张巨弓被他拉了个浑圆。
苏大为吃了一惊:“仁贵,好力气,当初生拉这弓都没拉开。”
“咳咳!”
安生在一旁咳嗽起来。
薛仁贵双手徐徐将弓复原,面色不改。
长呼了一口气,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抚摸着弓臂,脸上流露出神往之色。
他天生神力,又是不世出的神箭手。
如此宝弓在他眼里,比什么黄金美色,于他更有吸引力。
“阿弥,我有个不情之请。”
苏大为面色一正:“既是不情之请,便不要提了。”
“多谢,呃”
薛仁贵顿时懵掉了。
我猜到了开头,可没猜到阿弥是这般反应。
见他一脸呆滞的样子,苏大为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是爱弓之人,这宝弓放我手里也是浪费了,你即将出征,这弓,我便送你做践行礼。”
“真的?”
薛仁贵大喜过望。
心情仿佛过山车一样,先抑后扬。
忍不住向苏大为拱手,心情激荡道:“送弓之恩,我记在心上,一定多立军功,不负你的期望。”
苏大为看着他,心道:呸,老子送弓你,是指着你多立军功吗?是想你记得这份人情!特么的,苏定方之后,薛仁贵独自撑起大唐对外征战的半壁,这当然是提前的感情投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5/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