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2120


不一样的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无形的气势,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绝不是原来的那个他。
经历过战阵,在千军万马中厮杀活下来,身上自然就有一份铁血之气。
而苏大为的气度,在这份铁血下,显得犹为沉凝和冷静。
几乎令周扬和崔六郎生不出任何别的念头。
对彼此,他们互相看不顺眼。
可在苏大为面前,二人俱都是老老实实,甘心放低身段。
良久之后,苏大为将卷宗合上,问出几个问题。
“最先发现的是谁?”
这一点犹为重要。
周扬与崔六郎对视一眼,表情各异。
崔六郎开口道:“营正,是我的一名手下,最先发觉不对。”
苏大为手案在卷宗上,双眼低垂,平静的道:“你将当日之事,细细讲来。”
虽然刚才他看过卷宗,可卷宗毕竟是冰冷无情的文字。
托古人记录简略,惜字如金之福,苏大为也只能有个粗略的印象。
现在,他想听听崔六郎和周扬对此事的描述,便于他理清脉络,找出头绪。
“大约是在半月前……”
半月前,属于倭正营的一名“蛇头”,在西市发现一名扒手。
蛇头,是地下替倭正营办事的外围线人。
就像以前丰邑坊的“老鼠”一样。
大唐长安西市三教九流,五湖四海,东西商人,技工百家无所不包,龙蛇混杂,在这样的环境若想办案,想要如鱼得水,就非得有聪明可靠的“蛇头”不可。
本来一名扒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引起蛇头的注意,可巧就巧在此人刚好眼拙,对着属于倭正营的一名蛇头下手。
结果东西没偷到,反倒被蛇头发现,把人抓了,一番审问,知道此人是从外地来的。
本来按着规矩,要么砍掉他一只手,要么找个地方埋了都是正常操作,全凭蛇头心意。
不想在搜索此人身上时,却发现一桩大事。
这人在对蛇头行窃失手前,还曾偷过别人,在他身上倒有两三个钱袋。
其中一个,颜色形制特别,打开后,里面装的除了一些铜钱,就只有一封信。
信不出奇,奇的是写信人和收信人。
写信的,赫然是东瀛会馆的一名商人,而收信者,是……
第十四章
大鱼
收信者,是西市一家商铺的老板。
在信中,倭国商人提出要采购一批货物,所以以信同商铺约定。
这样的一封信看起来十分平常,如果常人看到,也不会太当回事,多半看过也就算了。
但是恰巧这名倭正营的蛇头一直负责顶住东瀛会馆,所以知道的比一般人要多一点。
出于职业敏感度,他很快就发觉不对劲的地方。
首先,东瀛会馆本身在西市也有一间,如果要采办货物,直接登门采访就好了,当面谈好生意岂非更方便?
其次,倭国商人所要采购的这家商铺老板,背景也不一般。
蛇头知道,这家铺子背后的主人,乃是长安大有来头的人物。
倭国商人居然用信件的方式,去找这家商铺做生意,怎么想,都觉得其中有问题。
于是蛇头将此事上报与倭正营,消息层层传上去,最后到了崔六郎手里。
崔六郎得到这条情报倒也十分重视,立刻抽调人手,顺着这条线查下去。
可惜查了好几天,并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
东瀛会馆那位倭国商人的确向西市这家商铺订购了一批货物,除了用信订货这一点有些奇怪外,别的地方都没见到异常。
就在崔六郎有些松懈时,周杨听说了这件事,悄然偷看了崔六郎那边的卷宗,然后他顿时大喜,找到了此案的关键。
之前查东瀛会馆一直查不到有用的东西,全是因为倭人也知道大唐在关注他们,所以行事非常低调小心。
那么那封订货的信,是否存在暗语?或者有别的线索?
周杨认为十分可能。
他提出一个假设。
如果东瀛会馆的倭国细作知道大唐的人在监视他们,那他们会怎么做?
自然是想方设法的低调隐藏。
倭国的人进出有人盯着,容易暴露,那他们通过信件这条隐秘的线来收集信息,互通消息,是极有可能的。
周扬并不相信,这世上有无缘无故之事。
事出反常,必有缘由。
他做出判断后,做了两件事,第一,仔细分析那封信的内容,看看是否有藏头一类的密语。
第二,派人盯住西市那家店铺,寻找新的线索。
周扬这番举动,很快被崔六郎察觉。
然后此案就变成了两边人,各自在查,互相独立成一套班子。
平时并不互通消息,就像是敌对竞争一样。
不过私底下,因为卷宗都在倭正营内,两边人常常会偷看对方的卷宗情报。
现在的问题是,周扬发现信里的确有类似暗示和密码一类的信息,但却没法肯定。
这封信光凭内容,是绝对无法做任何证据的。
店铺那边,事情也并没有任何进展。
似乎一切都只是倭正营太过多疑和紧张了。
但是三天前发生的另外一件事,另周扬和崔六郎都大吃一惊。
那名报信的蛇头死了。
而那个外来的扒手,人间蒸发,生死不知。
仿佛此人从未在长安出现过。
这下事情就诡异了。
倭正营成立两年,有过查不下去的案子,也有过同各方势力细作交手,损失人手,可还从没有过死得不明不白的蛇头。
像他们这种人,原本对风吹草动最为敏感,最懂得保护自己。
但是现在,属于崔六郎的蛇头死了,被人发现就死在家里。
向着东面跪坐,脑袋被人割走了。
房间里倒处是血,连房梁上喷溅得都是。
这种惨状,就是读卷宗都能感到,一股凌厉的杀气扑面而来。
要想把人头颅斩落,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这首先得有一把极为锋利,利于劈砍的宝刀。
其次,用刀的人必须有极高明的手法,挥刀必须从人颈骨缝隙切入,方能干净利落。
否则一刀斩在骨头上,只怕头没断,刀先崩了口。
现场喷溅上房梁的血液,说明对方就是一刀斩首,动脉血喷出,才能有这样的效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