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7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5/2120


但同时他又是极聪明的,眼界极广,无论是朝中之事,还是人心,又或者对西域诸国,古今兵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这也令他与长安许多贵族门阀中人显得格格不入,被人私下称呼“安大傻子”,但他也不以为意。
甚至就算是在安氏里,安生也显得颇为特立独行。
苏大为过去有许多事,只要找安生问,他都有解决办法,都能给苏大为出主意。
胸有韬略,腹有良谋,说的就是安生这种人。
所有的一切在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仿佛天下没有难事,至少没有能难住他安生的事。
但就在眼前这一刻,站在巴颜喀拉峰顶,俯瞰山下星星点点的火把,看着一望无边的吐蕃兵军帐。
安生心中生出沮丧之情。
他终于意识到,眼前的困局,是以他的眼界、才识和能力都无法解决的。
苏大为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一时又不知如何说起。
其实何止是安生,任何人在这种绝境下,都有一种无力感。
“阿兄。”
聂苏在后面拽了拽苏大为的衣角,小声说:“安大兄为何如此?要不我们明天骗那吐蕃将上来,然后把他抓了,威胁他们。”
苏大为还没回答,安生已经摇头道:“没用的,就算抓了禄东赞,这兵,他们也不会退。”
“为什么?”聂苏有些不服气的问。
“你看那个方向。”
安生向山脚下指去。
若是常人,能看数里远已经是极了不起了。
但安生与聂苏都是异人,视力远超普通人,隔了数千米在夜色篝火下,依旧能看清那个方向有一面旗。
依稀是雪山狮子的模样。
“那是鹰狮旗,吐蕃军中只有一人用此旗帜,那人是禄东赞的儿子,名叫论钦陵,乃是吐蕃军中不世出的天才,他现在虽没有名震大唐,但是在吐蕃兼并雪域各部时,东征西讨,战功赫赫,禄东赞能坐上大相之位,论钦陵至少占一半的功劳。”
听了安生的话,苏大为不禁有些惊讶的看向他。
没想到安生对这吐蕃内部之事也如数家珍,这份见识当真是极少见了。
哪怕多年之后,大非川之战,唐军自薛仁贵以下,对论钦陵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若当时有安生在侧,唐军在大非川也不至于败那么惨了。
聂苏听了更不服气了:“既然他是禄东赞的儿子,我们抓了他,岂不是更有把握逼退吐蕃兵?”
这话说的四周为之一静。
安生目光古怪的看着聂苏,沉默了片刻才道:“吐蕃国情与我大唐不同,若是儿子被擒,做父亲的倒有可能去救,但父亲被擒,论钦陵最多只会挥军猛攻,高喊为父报仇。”
“这怎么可能?”
聂苏听得目瞪口呆,犹自不服。
苏大为按住她的肩膀苦笑道:“小苏不用争了,生说的是对的。”
安生的确是通透之人,他说的话岂止有道理,简直太有道理了。
别说吐蕃,就在大唐,太宗的皇位怎么得来的?
玄武门之变,弑兄逼父,以下克上。
这话安生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但是潜台词就是这么个意思。
就算是在千百年后,人性也是如此,水自上往下流。
后世有一个故事,湖南长沙土夫子盗墓,往往是父子一起上阵。
开始是父亲下墓,令儿子在洞外守着放哨。
但后来出过多次事故,一有危险,或者父亲把洞中宝物送出,做儿子的往往抛下父亲独自逃走。
后来改为父亲在洞口放哨,儿子下墓,此后果然大为减少此类事,父子俱得以保全。
保护幼崽是动物天性。
抛下老弱,是动物求生本能,没处说理去。
这一点苏大为早就想到了。
否则他方才大殿中,早已经对禄东赞出手。
如果真那么做,最大的可能是激怒论钦陵,根本达不到目地。
眼前这局,还是个死局。
苏大为长叹一声:“先不想这些,我要找巴颜大师聊聊,你做翻译算了,他懂唐语,也不用翻译了。”
“阿兄。”
聂苏背着双手,跟在他身边,侧身偏头看向他,噘嘴道:“我不明白,你看我为了阿娘,都可以不怕危险,为何那论钦陵就不能?”
“人和人是不同的”
苏大为耐心的道:“我就知道有一件事,父亲被贼人抓住,要逼迫儿子交赎金,结果儿子跳河游至对岸,直接报官,令差役去解救老父。”
“啊那,那他父亲解救出来没有?”
“最后倒是救出来了,可如此举动,实则已经是把老父置于危险之下,谁知道那些贼人会不会挺而走险撕票?呃,就是杀人质。”
苏大为向聂苏问:“如果是你,在我被贼人抓住,逼你交出财物、权力,你是选择交出,还是去报官?”
“以阿兄的身手,怎么可能被坏人抓到。”
聂苏不服气道:“再说谁敢伤害阿兄,我就去揍他,还有猴头,我让猴头咬他!”
骑在聂苏肩膀上的猴头眨了下眼睛,突然挺胸立起,双爪用力拍胸,大表忠心。
苏大为忍住笑意道:“只是打个比方,假如遇到这种事,你如何做?”
“自然是交啊,对我来说,没什么比阿兄更重要的。”聂苏不明所以的眨了眨眼睛,眼神干净纯粹,没有丝毫犹豫。
苏大为伸手抚了抚她的脑袋,小妮子已经长高了,快到自己嘴角了。
“所以啊,不是每个人都如你这般至少论钦陵,绝不是。”
一个高明的统率,是绝不能被情绪所左右的。
假如抓到禄东赞,论钦陵到底会做哪种选择?
事情没有真的发生,无法确定,但苏大为倾向于,论钦陵不会理会人质。
再则说,抓禄东赞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当时在大殿中没出手,现在人都走了,再想这些有何用。
他摇了摇头,向着迎面而来的一帮本教僧众点点头,向巴颜大师道:“我有话想与大师谈谈。”
巴颜喀拉山神女峰,半山。
依山临时设立的大帐,外面风雪呼啸。
这是雪域特有的气候,哪怕就是入夏了依然是冰天雪地。
只有每年秋季短暂的时间会冰雪融化,气候宜人。
近些年,气候似乎好了不少,温度略有提升。
草原上的放牧和种植收成都提高不少。
只是在这个季节,在高山半山腰上,依旧十分苦寒,考验人的意志。
在帐中的人如此,帐外守候的吐蕃兵更加难捱。
好在都是世代生活在雪域的,对苦寒有着一定的忍受能力。
而且此次军需准备充足,粮食从沿途各部落征召,帐蓬和御寒衣物也准备充足。
反正不用待很长时间,依禄东赞估计,明日应该便可收兵回逻些城。
“父亲。”
帘帐掀开,一员身材高大的年青将领走进来,右手抚在左胸前,向禄东赞微微欠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5/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