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2120


苏咄城城主伊沮达官,惧唐将苏大为之威,设计将阿史那贺鲁等人诱捕交出,并向大唐请降。
至此,西突厥宣告灭亡。
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有四十余万”。
灭突厥之威,震慑西域。
彪柄青史。
隆隆隆
整齐划一的军靴踏过地面,带起奇异的节律声。
龟缩在营帐里的胡人纷纷向走过的唐军投去又敬又畏的目光。
苏大为带人巡视过一圈后,走回自己的营房,随手将摘下的头盔放在桌上,长呼了口气。
身上的衣甲不轻,绕着苏咄城走一圈下来,在这冬月里居然也觉得热气腾腾。
“阿弥。”
门外有人喊了一声。
苏大为听得是苏庆节的声音,头也不抬的道:“进来吧。”
苏庆节、阿史那道真两人先后走入,后面还跟着一个畏畏缩缩的人。
苏大为手拿着笔,正要在木简上写点东西,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眼看到,跟着苏庆节他们身后的,是苏咄城城主伊沮达官。
苏大为的目光立刻变得锐利起来。
口里则似随意的道:“这么晚了,城主还没休息?”
居移气,养移体。
从永徽六年从军,至显庆元年,将近两年的磨励,苏大为已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这一路征战,使他身上多了丝铁血之气,坐在那里,看似随意,却透着不怒自威之相。
伊沮达官年纪四旬左右,长得肥头大耳,满面油光。
如果不知他是城主,只怕会以为他是一名油猾的商人。
他今夜是特意来访,甚至换上了一身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唐装,显得有些不沦不类的。
见苏大为问起,伊沮达官脸上堆起笑容,两眼都眯成了缝,用手抚胸鞠躬道:“将军辛苦了,小人是想将军及麾下各位小将军,一路风尘仆仆,都未及休息,我们苏咄城比不得大国,但也想慰劳一下将军,所以备了些土产
还有上好的美酒,还有会跳胡旋舞的胡姬,如若将军不嫌弃,明日我想在城内宴请将军。”
苏大为盯着对方,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
伊沮达官有些讶异的抬头看了一眼,接触到苏大为的眼神,他慌忙低下头:“将军,小人别无二心,如果将军军务繁忙,还请收下在下备的土产。”
说完,他的喉头咽动一下,大气都不敢出。
从他低下的额头上,隐隐看到细密的汗珠。
苏大为沉默片刻,终于笑着点头:“城主有心了,这么冷的天,居然出这么多汗。”
“嘿嘿,将军一战灭东突厥,立此不世之功,在我心里,那是要记录入史册的,只怕要与大唐李靖将军相媲美,能见到将军之面,小人一时激动,情不自禁!”
伊沮达官唐语说得颇为熟练,一边拍着马屁,一边陪着献媚笑脸。
讨好之意毫不遮掩。
“城主一番美意,我先谢过了,东西交由我帐下军士吧,酒宴就不必了。”
“是是。”
伊沮达官暗呼一口气,东西收下,自己这条命就算保住了吧?
虽然不懂什么叫做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但送礼买命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这几日从唐军进驻苏咄城后,便处处透着令他看不懂的行为。
他是真的慌啊。
好在,苏大为没有拒绝他的送礼,这让伊沮达官心下稍安。
再三致谢后,这才倒退着身子,小心翼翼的退出门外。
苏大为喊了一声“卢盾”,命卢盾去接收礼物。
卢盾自从上次以后,便一直跟在身边,做为他的亲卫。
看着那城主出去,阿史那道真哈哈一笑:“这胡官倒也有趣,明明是送礼的,却怕你不收,你收了他还要向你道谢。”
“只是为了求个心安罢了,我就遂了他的意,也可以安静几天。”苏大为拿起毛笔,正要落笔,忽然想起来,抬头问:“你们找我何事?”
“哦,正要跟你说,那些收拢的胡人已经打乱安置了,在城外设了营帐,派人看守着。”
阿史那道真说着,又道:“按你说的,故意饿了他们两天,然后今天给了一顿饭,就是些馕饼,这些人也奇怪,之前都有些躁动的,一个个都老实下来。”
“还不止。”
苏庆节在一旁道:“我听王孝杰说,这些人里不乏青壮主动要求投诚,想加入唐军,为大唐效力。”
“胡人慕强,不足为奇。”
苏大为索性把手里的笔搁下,目光扫了一眼苏庆节和阿史那道真:“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你之前安排的事,我左思右想,不明道理。”阿史那道真那张英俊的脸庞上,又露出傻呵呵的笑容,向一旁的苏庆节挤眉道:“刚好碰到狮子也有事找你,所以一起过来了。”
苏大为看了一眼站在一旁,脸色颇有些尴尬的苏庆节,目光回到阿史那道真身上:“你先说你的事。”
“哦,我就是想知道,你明天说要好生照顾一番那些降众,究竟是怎么个照顾法?”
“原来是为这个。”
苏大为忍不住笑道:“无它,也就是我们去那些营里走一圈,挑一些人出来施以恩惠,比如天寒地冻,那些突厥人降卒缺衣少食,那我们就挑些表现好的,奖励他们,给予衣食,还有可以言语上加以鼓励,再令那些表现突出的,帮着去管理其余的降卒。”
“这是市恩?”苏庆节眉头一挑:“这招倒不稀奇。”
想了想他仿佛恍然大悟:“难怪,我明白了。”
阿史那道真见他如此说,稍微一想,有些迟疑道:“阿弥你这么做,算是恩威并施?”
“差不多吧。”
苏大为手指在桌上虚画。
“我军人少,唐军只有一营军马,不足千人,统御胡人仆从近万人。但是此次沿路收服的突厥人却有近十万之多,以如此少的人手,想要看住这些人,并不容易。”
苏庆节和阿史那道真连连点头。
苏大为说的,也是他们所想的。
如今前总管苏定方还在各处收纳降卒和牧民,还有大批战后统筹及民政工作要做。
苏咄城这里,暂时由苏大为率军坐镇。
不光是要看住抓到的阿史那贺鲁父子,还有陆续吸纳来的突厥降卒。
唐军主要是将阿史那贺鲁手下的核心军力给打散了,但是突厥人那么多,如果有人登高一呼,只怕又是一场祸患。
突厥人的根基还在。
有人,就有兵。
这几日,苏庆节、娄师德和阿史那道真这些人,也都在想如何才能稳住局面。
随着收纳到的降卒越来越多,唐军就像是坐在火药桶上,越来越不安全。
草原寒冬,缺衣少食,那些降卒颇不安份。
苏庆节等人各抒己见,但也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能完美解决眼前的局面。
苏大为解释道:“一味临之以威,不能解决眼前我军困境,我们的粮食不够,就算倾苏咄城之力,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近十万突厥降卒和牧人,再加一万多的唐军。
多少牛羊都不够吃的。
“但是把这些人饿急了,逼急了,又怕他们挺而走险,所以我只能先饿他们两天,然后再少量提供食物,这样口粮能节省不少。
明天我们一起去,既安抚情绪,同时也拉拢分化他们,只有积极表现的,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
如此一来,这些突厥人便不能团结,我再在其中选拔头目,分化瓦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