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2120


一切的理论、想法,最终要落到实战上。
而此次带着五百余名唐军出金山,就是苏大为绝佳的战场。
老天给了他一个一展所学的机会。
而事实证明,他现在的兵法运用,纵然还不及当世一流名将,但是对上木昆部这种,完全是玩弄于股掌之间。
木昆部三万控弦之士,还有全族上下,若知道自己的失败,是出自大唐长安一名不良帅之口,在战前,早已经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只怕是一口怨气,无处可发泄。
“娄校尉,还有王队正,可知对木昆之战,我军胜在何处?”
苏大为依旧是不紧不慢,一边喝着羊肉汤,一边看似随意问。
这话,令王孝杰有些迷惑。
以他对苏大为这段时间的了解,苏帅并非是喜欢自吹自擂之辈,那他问这话的意思是?
娄师德想了想道:“是时间,利用了时间差。”
苏大为看了他一眼,欣然点头道:“不错。”
他放下汤碗,用手指在地上随意画了个圈,又点了两点。
“胡人势大,我们只有五百余人,势弱,这一仗的关键,便是时间,时间是一件工具,双方的实力,并非一成不并,而是动态的,就像是水一样在变化。
我的思路是,开始先极力攻略小部落,收集人手,通过汇聚的人手,再攻下那些中等部落。
虽然单独看,我们唐军的人手不如他们多,但每次的战场,时机,都由我们挑选。
也就是说,我们在选好的时间,选好的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对相对比我们弱的部落下手。
以此,汇聚到了第一股仆从军,我们的实力开始大增。
这其中有个关键节点,就是之前提到的时间。
你们看……”
苏大为的手在在上划了一条线。
“我们从金山出来,如果直线距离要到木昆部,大概七日时间。
这是第一个时间差,也就是说,我们攻略周边小部落,木昆部就算从第一天起,得到消息,不算他们思考和反应的时间,就算当日出兵,一来一回,也要半个月时间。
有这半个月,已经足以我们统合金山南面的诸小部落,汇聚起一支足够作战的大军了。
事实上,到我们与木昆部作战时,手上的胡人仆从,有两万人。
虽然仍没有木昆部的人多,但已可堪一战。”
第九十三章
庙算
娄师德和王孝杰听得连连点头。
娄师德甚至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堂中,听自己的授业恩师在跟自己引经据典。
听得他如痴如醉。
“到木昆部反应过来,决心作战时,我们前期安排的细作,还有斥候提供了足够的情报支撑,使得我们可以迅速反应。
其次,因为第一期为期十日左右的攻略,金山南面草原,除了木昆部,各中小部基本被我军扫平。
既壮大了我们的实力,又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我们可与木昆部放手一战。
但木昆部则不然,他们大军出来,还得防止有人偷袭部落,所以留了五千人。
他们没算到的是,我们居然会兵分两路,而且是以万人之兵力,强袭木昆部。”
苏大为说来简单。
实则是教科书式的兵法谋略。
唐军分为两部,一部,由苏大为率领,以王孝杰为将,统御一万胡人仆从,绕开木昆部的进军路线,急袭木昆部的王帐。
另一部,则交由娄师德率领,正面对上木昆部的鹰旗。
且战且退,将这股敌人主力吸引住。
说来是挺简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有无数的变量。
比如,唐军必须预判木昆部落里,留了多少战兵。
唐军要多少人才能攻略下来。
要付出多少代价,多少时间。
正面吸引木昆鹰骑的唐军,要拖延多长时间,如何能在一万对两万五的情况下,保持不崩溃,建制不散?
若是娄师德做不到这一点,木昆主力随时可能在歼灭这一万唐军后,反扑回部落。
到那时,便不是唐军合击木昆部,而是被人堵在老窝里,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但是事实证明,苏大为的眼力既准且毒。
所任用之将,娄师德完美的执行了他的战略意图。
所以方才苏大为才说娄师德居功至伟。
此战,娄师德军功第一。
当然,具体微操上还有许多细节,包括攻下木昆部落后,如何将消息传到那些鹰骑的耳中,如何判断他们回救部落的时间,还有与娄师德手里剩余仆从兵配合作战的时间。
还得要娄师德保持剩余的战兵,仍有力一战。
当然,唐军最后是赢了。
但过程仍然十分惊险。
仓促之下,娄师德只召集了三千余人,之前剩余五六千人都被打散了,能召集一半而且急行军赶赴战场,已经说明娄师德过人的能力。
而苏大为这边也颇不容易。
一方面,要弹压住木昆部落,部落数万人,当然不可能全部杀死。
还有大概两三万人。
唐军只有两百余人,其余一万皆是胡人仆从。
既要保证木昆部这些人不在唐军作战时,从背后爆发叛乱,又要弹压住手下这支万人的胡人仆从军。
令他们不在木昆鹰骑压境时,先行崩溃。
并且在作战时,以一万人,抵挡两万多木昆部落鹰骑,也要能撑到援军到达的时候。
否则一个不小心,先崩溃了,那万事皆休。
千头万绪,至今回想起来,仍有惊心动魄之感。
但是名将与庸才的差别便是,名将对各种情况,已经做好心理上,与战略上的准备。
哪怕是有突发情况,也有预案,保证就算是败,也不会是大败,保护住军中主力,有再战之力。
这便是兵书上所说,凡战,先求不可败,而后求胜的真意。
事实上,针对木昆之战,苏大为也早留有多种预案,预想到了各种可能的情况。
这才是娄师德对他佩服的原因。
“我说的庙算,其实是大总管教我的。”
“嗯?大总管?”娄师德有些敬畏的问:“大总管亲自教苏帅兵法?”
“也不是,哈哈,大总管提到太宗用兵,我管中窥豹,也算略有心得。好了,说回眼前之事。”
苏大为摆摆手,接着道:“根据胡人提供的消息,从木昆部到西突厥王庭,也有七八日的路程。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第二个时间差。”
“嗯?”
“木昆部的消息,想必已经传到突厥人耳里了,虽然是七八日的路程,但如果一人双马,日夜赶路,大致四五日可到,一来一回,算十日。
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那么,剩下还有七日。
突厥大军,最快七日之后,将会到达。”
这话一说,令娄师德与王孝杰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