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2120


大唐群臣愣了一瞬,下一刻,爆发出震天欢呼。
“陛下,援兵到了!”
铛!
道琛背心撞在空气中,像是被一堵无形的墙给挡住。
整个大殿响起黄钟大吕般嗡鸣声。
那是秦镜发出的声音。
十二地支神镜射出的光组成阵法,护在秦镜之前。
道琛这一撞,正好撞在阵法上。
无形的震荡传向四周。
秦镜上光芒一时大盛。
整个大殿内通体透亮,急追道琛而至的安文生两眼一缩,失声道:“秦王照骨镜?”
从他的角度看过去,道琛身后那面高悬的秦镜上光芒大盛,将道琛映入镜中,照出来的,赫然是白骨和内脏。
相传秦始皇有三件宝物,秦王照骨镜正中其中之一。
此物能辟邪,能镇气运,亦能照人肺腑。
其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绕鼻列四方,龟龙凤虎,依方陈布。
四方外又设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
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绕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
据汉代的《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当年入咸阳的时候,在秦朝的宝库中发现了一面古镜,宽四尺,高五尺九,这个镜子非常神奇,如果人站在正面照,那么印出来的影子是倒立的,站在后面捂住心口,那么就会印出人的五脏六腑,有什么病患都可以看出来,拥有透视之能,这就是秦镜。
后世审案之人,头顶上方常挂一牌匾,上书“秦镜高悬”,就是源自秦王照骨镜,能辨内外正邪,纤毫毕现之意。
此时此刻,那铜镜中,倒映出道琛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居中一颗拳头大小的心脏,正在急剧跳动。
呯咚!呯咚!!
那颗血红心脏上,有暗金色的符咒,随着心跳向四周扩散。
“不好!”
安文生双手在身前一合,元炁在体内循着特异的节奏游走,通过双手化作一片莹莹之光,护在身前。
“嘿嘿,现在发现已经迟了。”
道琛人悬浮半空中,像是被十二地支神镜给定住。
他脸上不见之前的平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狰狞,无数血管青筋自面上浮现。
而他的双手,高举在头顶,合扣成一个玄秘的法印。
“宝瓶印!”
一种诡异的元炁,从他身上散发出来,随着十二地支神镜的光芒,蔓延出去。
苏大为刚好在此时追上来。
眼角余光一扫,赫然发现,先前失去踪迹的巫女雪子和高离,那些倭人武士及两名高句丽鬼卒,各自守着一面地支神镜。
他们人手不够,做不到对每面地支神镜下手,只站在酉、戌、亥这三镜之后。
没等苏大为反应,妖僧道琛两眼血芒大盛,口中爆喝一声:“兵!”
铛~~
秦镜反射的力量,投映到道琛身上,被他用一种诡秘的法术,顺着金光,反击向十二地支神镜。
空气中,传来刺耳的金属尖啸音。
安文生距离最近,被一股无形音波扫中,身上光芒一闪,仿佛被巨龙砸中身体,轰的一声倒飞出去。
“文生!”
第十九章
祭献
“臣救驾来迟,因着甲,不能行全礼,请陛下恕罪。”
春夜寒冷,薛仁贵带人一路厮杀而来,身上居然热气蒸腾。
在他身旁,还有长安县令裴行俭、狄仁杰,万年县令王方翼、尉迟宝琳、程处嗣等人,一齐向李治行礼道:“陛下,臣等救驾来迟。”
李治今晚的心情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之前欢庆上元夜的喜悦,长安和皇宫骤起大火的震怒,突厥狼卫及诡异巨狼刺杀的震恐,到如今见援兵至的惊喜。
他的目光从救驾群臣脸上一一扫过,再看向后方。
那些突厥狼卫已经被赶来救驾的薛礼等人清理得差不多。
还残余的几个,也被金吾卫们围住,在做困兽之斗,显然也支撑不了太久。
而先前那头巨狼,被秦怀玉打得左右支绌,看也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宫内的大火基本已经扑灭,长安城内的喧哗已渐渐消停下来,看来局势得到控制。
李治的目光再扫过自己身侧,武媚娘怀抱着安定公主,看顾着身边的李弘,表情既欣喜,又强自镇定。
长孙无忌面上无喜无怒,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至于褚遂良等大部份臣子们,脸上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李治收回目光,对着薛礼道:“好好,薛礼,朕没有看错你。你等救驾有功,朕一定不吝封赏,现在各处局势如何了?”
“回陛下。”
薛礼握着长枪抱拳道:“长安城内,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已经带人将纵火的凶徒诛灭,火势得到控制。此外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也带家丁配合金吾卫们维持秩序。
长安县令裴行俭,万年县年王方翼,又令县中捕快并不良人,四处缉拿漏网的凶徒和趁火打劫扰民的贼人。
臣等入宫护驾时,外面已经大体安定。”
苏定方自贞观四年,追随李靖结束对东突厥用兵后,便一直未得封赏,在左卫中郎将的位置上一待就是二十年。
这也是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将他故意封存,留给下一任皇帝。
以免到李治手上,起点太高,无功可赏。
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李治心中暗自点头,苏定方忠心耿耿,能力出众,可堪大用。
至于程知节,在贞观十七年时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镇军大将军。
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第十九。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驾崩,程咬金自翠微宫奉敕统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三个月。
其忠心也毋庸置疑。
这也是太宗留给新皇李治的遗产。
去岁,程咬金从左屯卫大将军迁任左卫大将军,兼检校屯营兵马。
这是李治要启用他的迹象。
至于鄂国公尉迟恭,自从前几年身体就不大好,一直在家中养病,但是派尉迟宝琳出来,无疑也是一种态度。
有军中几位宿将支持,李治心中大定。
此时,王方翼及裴行俭听到说起自己,微微鞠躬以示谦让。
李治点点头,又说了声好。
尉迟宝琳在一旁接着道:“陛下,我父尉迟恭得知此事,特命臣入宫护驾,现在宫内各处火势都已经扑灭,哦对了,还要幸亏程处嗣帮忙。”
裴行俭也接着道:“陛下,司空李勣让我转呈陛下,各营人马都安定,他已经亲自出面弹压,陛下请放心。”
“好,好啊。”
李治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大笑了一声。
局面得到控制,军方又有李勣这位定海神针出面,出不了乱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