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2120


“此为何物?”
李治有些纳闷,伸手想要取帕中之物。
苏大为忙道:“陛下,不要碰。”
李治的手指,在距离帕中物数寸的地方停住,下意识抬头去看苏大为,一脸费解。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李淳风也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
那丝帕中的,乃是一粒指甲盖大小的黑色珠子,看起来像是某种宝石,散发出微微光芒。
苏大为抱拳道:“回陛下,这是昨天,我在安定公主寝宫里发现的。”
“嗯?”李治一愣:“继续说。”
“是,昨日安定公主为何会被人诅咒?险遭不测,臣百思不得其解。可就在现场,救回公主后,臣忽然发现一个细节,就是此物。”
苏大为遥指了一下那粒黑色珠子,继续道:“见到此物,我心中便有些猜测,经过十二时辰查案,果然与心中所想能对上。”
涉及安定公主之事,武媚娘也分外焦急,忍不住嗔道:“阿弥,你还不快些说出来,别卖关子了。”
“是。”
苏大为道:“此物究竟是何构成,臣虽然还不了解,但,它有一种味道,臣却很熟悉。”
“味道?”
“诡异的味道。”
苏大为开口道:“贞观二十三年,臣初为不良人,当晚巡夜即遇诡异出行。”
“永徽元年,臣破获高句丽间谍案、兰池宫之案。”
“永徽二年,臣破上元夜劫童案。”
“永徽三年,臣破获倭国半妖之案。”
苏大为一口气说出自己历年来破的案子,不得不说,他这履历十分漂亮。
但是长孙无忌和李治他们显然要听的不是这些。
“你说这些是何意?”右仆射褚遂良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右仆射,臣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各位,论及对诡异之事,在不良人中,没人比我苏大为更懂。”
苏大为自信的道:“这珠子上的气味,臣十分熟悉,正是掺杂了诡异血的邪物,是以臣确定,此案与诡异中的半妖有关。”
“半妖?”
“半妖者,有诡异之血,又非纯血诡异,有些是感染了诡异之血变成的,有些,却是另有机缘。这半妖,比诡异更善于隐藏,藏于我大唐之内,行种种不可告人之事。
上元夜劫童案,是臣初与半妖遇上,当时卷宗可查,几位被劫孩童中,有人就感染了半妖之血。
当时此案最后查到萧氏旁支萧胡平一家,救回被劫的孩童,但萧胡平全家已然自尽。
臣曾怀疑此案另有隐情,可惜迫于压力,未及深挖。”
长孙无忌声音阴冷的道:“你说了这许多,与本案又有何关系?”
“有关。”
苏大为声音坚定的道。
“此珠,乃沾染诡异之血的邪物,又出现在安定公主出事的现场,那就必然是极重要的线索。那么此珠出自何处?”
苏大为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扬声道:“臣昨日始查此案,经由中郎将薛礼问过皇后,证明此珠,原为一个娃娃的眼睛。”
“娃娃?”
李治与武媚娘面面相觑。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是有些惊讶。
“什么样的娃娃?”
“那是萧淑妃送与王皇后的礼物。”苏大为继续道:“皇后对此印象深刻,所以一见此珠,便回忆起来,提及娃娃之事,皇后身边的侍女也可以做证,但奇就奇在,那娃娃现在已不知去向。
而这娃娃用做眼睛的黑珠,为何会单独一颗出现在安定公主寝宫中?”
“臣继续追查,王皇后提及,是见了萧淑妃送的娃娃后,突然就生出了想看一看安定公主的念头。顺着这条线索,臣找到萧淑妃,问及娃娃之事。”
苏大为微微一笑:“陛下,昭仪,还有赵国公、右仆射,太史令,你们猜如何?”
“如何?”
“萧淑妃说送过皇后礼物,但只是一些首饰,并无娃娃。”
“哦?!”
李治不由大奇:“怎会如此?”
长孙无忌开口道:“莫非是萧淑妃说谎?”
萧淑妃出自南陵萧氏,山东望族一支,如果是萧淑妃的锅,倒能令长孙无忌放心。
“是啊,皇后与萧淑妃之间,必有一人说谎。臣随即查证萧淑妃身边之人,并查到那日送礼物与皇后的宫女。”
“宫女如何说?”李治急问。
苏大为看了一眼李治,缓缓摇头:“她说不了。”
“嗯?”
“这名宫女已经失足落井而死。”
李治霍然起身,怒道:“荒唐!”
他不是昏聩之主,似这种宫女落水的把戏,前朝大隋时多有传闻。
令他震怒的是,自己这后宫,居然也有此等事。
褚遂良皱眉道:“既然宫女已死,那便无法证明萧淑妃送给皇后的礼物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娃娃。”
“有办法证明。”
苏大为开口,再次吸引到所有的目光。
他却不慌不忙的抱拳道:“陛下请坐,容臣继续说下去。”
李治长呼了口气,重新坐下,他抬了抬手,示意苏大为讲下去。
这件案子到这里,已经勾起所有人的兴趣和好奇。
哪怕现在还没有说到真正的凶手头上,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苏大为是如何查案,如何证明皇后与萧淑妃中,究竟是谁在说谎。
“陛下,还记得方才臣所说,上元夜劫童案吗?”
李治缓缓点头。
苏大为接着道:“此案最后的结果,是落在萧氏旁支萧胡平一家,在此人家中找到所有被劫的孩童,其中甚至有孩童感染了半妖之血。”
“半妖萧”
李治迟疑道:“你是说萧”
苏大为深吸口气道:“原本臣也没想到这一点,但一件事提醒了臣。”
“何事?”
“臣手里有一桩生意,就是鲸油灯。”
苏大为朝殿中指了指,如今甘露殿里也不乏用鲸油灯的。
此灯比过去油灯更亮,而且经久不熄,也不容易被风吹动,更妙的是无烟,得武媚娘大力向其她妃嫔们推荐,已经在后宫中流行起来。
“鲸油灯需要鲸油,但安息那边年前颇不太平,恰好臣有一位朋友提及,如果从登莱二州出海,可捕大鱼,获得所需鲸鱼油。
臣观地图,那处海域距离百济不远。
臣看过一本书,说秦时有人从莱州出海,遇大风,一日夜至三韩之地。
而百济,距离倭国亦不远。
倭国人有时抱着木盆,顺着水流便能飘至三韩。”
“嗯?”
长孙无忌拈须不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