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20


不过,那惨叫声里,带着几分绝望,被金色雨点碰触的黑气,立刻化作虚无,消散无踪。
黑气,恐惧了!
伴随着一声响彻长安上空的吼叫,化作一道道黑烟,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很快的,长安城又恢复了原貌。
见黑气退散,金龙一声龙吟,紧跟着就化作一道金光,没入皇城中。
苏大为的身体,暴露在长街上。
就见他浑身是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好像死人一样。
安化门大街,恢复了平静,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长安,也都重归寂静中。
雷声,自乌云中传来,就见银蛇一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
“阿弥,阿弥,你没事吧!”
周良从水沟里爬出来,跌跌撞撞来到了苏大为身边。
他一把抱起苏大为,大声喊道:“阿弥,你可不要吓我,快点醒来,快点醒来。”
苏大为,缓缓睁开了眼。
只是,他的眼中却满是迷茫,看着周良,如同看陌生人一样。
“阿弥,你没事就好!”
周良喜出望外,但随即就发现,苏大为有点不太正常。
“阿弥,你怎么了?”
苏大为没有回答,而是挣扎着坐起,环视周围。
苍白脸上,闪过一丝恐慌。
他咳嗽两声,用一种周良从未听过的沙哑声音道:“你是谁?这里,是什么地方?”
卷一
少年游侠客
第一章
长安,长安

二月,惊蛰。
长安城外的杏花已经盛开,散发着盎然生趣。
狄仁杰打开房门,在屋檐下伸了一个懒腰。昨夜下了一场小雨,空气总带着一丝丝土腥气,令人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原本还有些昏沉的脑袋,也随之清醒许多。
这是永徽元年的春天,春寒料峭,长安的清晨仍有些凉意。
“洪亮,收拾好了没有?”
狄仁杰在门外喊了一声,就见一个壮实的汉子,匆匆走来。
“郎君,已经收拾好了。”
“那咱们走吧。”
狄仁杰点点头,就迈步往外走。
名叫洪亮的汉子则紧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人氏。
他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就有神童的称号。
如今,他已二十有一,家中走了门路,让他来长安读国子监,以期将来考取功名。
自隋炀帝开设科举,至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加以推广。
科举,已俨然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出路。狄仁杰当然也可以凭借家人的关照进入官场。但他很清楚,若能考中科举,未来的成就远胜于依靠门荫,于是决定前来长安求学。
在太原,狄家也算是中上之家。
但是在长安,狄仁杰心里很清楚,他身上那点钱,很难立足。
人常言,居长安大不易。
历经贞观之治,长安作为大唐帝都所在,物价飞涨,还真不是他一个外乡的读书人可以承受。
好在,国子监生徒的衣食住行,皆有官府承担,倒是可以省却不少开销。
按照国子监的规矩,生徒入学后,可以居住在国子监安排的住所。当然,生徒若不愿意居住,也可以自行寻找住所。而国子监会发放补贴,报销生徒的租房花费。
国子监安排的住所,大都位于皇城附近,租金昂贵。
如果能够换一个便宜的居所,国子监仍会按照官府安排的住所费用报销。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差价。对于家境优渥的生徒而言,那点差价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一点点的差价,却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狄仁杰昨日已经在国子监报到,在听取了一些老生徒的经验后,最终决定另寻住所。
永徽元年春天的长安,略显冷清。
去年,太宗驾崩,为长安笼罩了一片阴霾。
天可汗的故去,使得原本已渐趋兴旺的大唐帝国,出现了一丝丝的混乱。新帝沉浸于悲恸中,无心朝政。好在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稳定局面,才使得帝国没有出现太多的动荡。但新帝会是怎样的帝王?接下来帝国又会走向何方?所有人都感到一丝丝迷茫和恐慌。同时,还有一丝丝的期待和希望,让人暗自的振奋。
狄仁杰带着洪亮,就是在这种古怪的气氛中,来到了西市。
长安西市,隋称利人市。
自高祖定都长安后,遂更名西市,与万年县的东市,遥相呼应。
西市面积,有两个坊市大小,内分九区,四面都是街道。如此一来,每个区域的周边都形成临街的格局,更便于交易。这里,本就是长安商业活动最为频繁之地。
狄仁杰之所以来西市,是想要寻找住所。
西市远离三内,而且周围也大多是平民居住的里坊。
这里有很多牙人行,也就是俗称的掮客、中介。通过牙人行,可以方便快捷找到心仪的住所。虽说会多一笔开销,但远胜于似没头苍蝇一样的,在长安城里乱找。
而且,通过这些牙人找房子,也比较安全。
长安是帝国中枢所在,鱼龙混杂。
若一个不小心着了道,丢了钱财倒是小事,若惹了麻烦,更会让人头疼。
狄仁杰并不想才来长安,就惹得一身麻烦。
“洪亮,那边出了什么事?”
才一进西市,狄仁杰就觉察到,西市的气氛有点不正常。
凝重!
嗯,有些凝重。
在临近坊门的十字街口,围了很多人。
狄仁杰好奇心很重,便停下脚步,向街口张望。
洪亮和狄仁杰从小一起长大,对自家这位小郎君的性子,再熟悉不过。
不等狄仁杰说第二句,他就一路小跑的过去。片刻后,他跑了回来,在狄仁杰耳边低声道:“郎君,那边死人了。”
“嗯?”
狄仁杰眼睛一亮,道:“走,过去看看。”
“郎君!”
洪亮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忙一把拉住狄仁杰,轻声道:“咱们如今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郎君莫忘了,咱们临出门的时候,阿郎可是吩咐过,少管闲事。”
狄仁杰自幼聪慧,有着非凡的观察力。
在太原的时候,就凭借他的胆大心细,侦破了不少疑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