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20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2/2120


这些事情,薛讷以前是听薛仁贵提过。
苏大为、薛仁贵和苏庆节等人是兄弟交情,他们的下一代,平日自不陌生。
就连程处嗣和尉迟宝琳,也各自带了长子加入军中。
展现与苏大为共同进退的意思。
带着儿子入军,要么打赢这一仗,要么大家一起死,连子嗣都不得保全。
这是存了破釜沉舟之念。
“慎言,在想什么?”
苏大为的声音惊醒了差点走神的薛讷,他忙向苏大为叉手道:“总管,方才斥候回报,距离龟兹只有四日路程。”
苏大为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时间差不多了,再往前,双方的斥候会纠缠在一起,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到来。”
数万大军,甚至数十万大军,斥候都远放数十里至百里。
有一些严谨的将军,甚至会将斥候放得更远。
与大营隔着一两日的路程,不断有斥候来回交织,交换着情报。
在古代战场上,双方在阵势接触以前,都是瞎子和聋子。
只能凭经验感觉,大势去判断,敌人应该会来。
应该会有一场大战。
但具体什么时候遭遇,敌人规模如何,这些,始终笼罩在迷雾中。
只有双方军队交锋的那一刻,才会清晰起来。
这就叫“战场迷雾”。
迷雾建立在对敌人一无所知的前提上。
一但彼此斥候交锋,那秘密将不再是秘密。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形势变化,我召集诸将来此,打算做最后的战局推演,决定与大食人作战时的最终方略。”
苏大为目光扫了一圈后,重新落回到面前的沙盘上。
拿起手里的竹杆向沙盘中一点。
“目前我们在这个位置,数日后,在龟兹城北七十里,我们将与大食人的军队遭遇……”
听到话音,围绕沙盘所有大唐将领,都不由背脊一挺。
一种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谁都知道,如今大唐最强的两位名将,一位是裴行俭,一位是苏大为。
两人用兵,都各自有苏定方的影子。
裴行俭得了“不动如山”,“其徐如林”。
苏大为则得了“其疾如风”,“侵略如火”。
若说裴行俭擅谋全局,攻守自如。
那么苏大为便是谋定而后动。
不动则已,动如雷霆。
其攻势如江河不竭,层层推进,而且其中不断有出人意表的奇计。
比如对百济叛军时,以赵胡儿为首的斥候从高山穿飞行翼装飞入山城,神兵天降。
对高句丽时崛开江水,倒灌平壤。
对吐蕃时,将计就计,将吐蕃主力引入山谷,制造雪崩。
苏大为常与身边将领说自己用兵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先隐藏住自己的破绽,去掉任何导致失败的可能。
再等敌人露出破绽,发动致命一击。
“眼下局面,敌强而我弱。
二十万大食和突厥人,西域胡人的联军,就在眼前。
我军精锐只有府兵七千余人。
加上征召的吐蕃和吐谷浑等仆从军,也不过八万。”
苏大为凝视地图,缓慢而沉着道:“以弱胜强,更要一击必杀。”
众将纷纷点头。
心知此次情况特殊,属于大唐自己的精锐不多。
军中仆从占了绝大多数。
指挥上和配合度,都是唐军对外征战,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次。
一但战局僵持,仆从军将会暴露指挥层级混乱,作战调度不如唐军灵便,做战意志薄弱,战术素养偏弱,对阵型不熟悉,甚至对苏大为发出指令反应不及,各种问题。
在这种程度的战争里。
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败相。
一角溃败,将迅速波及全局。
薛讷与苏炎做为场中最年轻的将领,竖耳倾听,用心去记。
或许苏大为一些推演和指令,他们现在受于年纪还不能全部理解。
但也一定要强记住,慢慢回忆和消化。
这种名将随口一句,往往是千锤百炼,战场中智慧的凝结。
若能悟透,对各将自身,将是莫大的造化。
这便是所谓贵人指引。
若无人点这一句,要凭自己在战场中磨炼出来,不知要耗费多少时光。
但若高手点一句,一但在战场中结合实用参悟出来,立刻便有质的飞跃。
并不是人人都有聆听名将教诲的机会。
像程家和尉迟家的小子,因为在外面执行军务,便无法在现场亲耳听到。
之后虽说能听到程处嗣和尉迟两位将军的转述,但那毕竟转了一道,没有这种临场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薛讷很快收慑心神。
压抑住心中的激荡。
这次参军,是他自己主动央求苏大为加入。
一方面想寻得父亲薛礼的消息。
另一方面,想以自己的战功,洗涮薛礼战败之耻。
做名将!
将来某一天,一定要像阿叔一样,指挥千军万马,替大唐灭国开疆。
薛讷的眼里,隐隐有火光在闪动。
……
呜呜呜~~
苍凉而雄浑的号角吹动。
那是吐蕃人进攻的序曲。
狂风卷起狂沙。
天空有秃鹫盘旋不去。
地面上的腐尸臭味,引起这些畜牲的兴趣。
可惜,地面上的人太多,令秃鹫有些忌惮,不敢落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2/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