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20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7/2120


事后经军中斥候审讯,确认叛军正在四处放牧和劫掠,收集粮草。军中各参谋议事,认为可趁此机会,设下诱饵,引突厥人主力前来,再将其围歼。”
停了一停,苏庆节等众人消化片刻,竹鞭继续指着下一个地点:“李敬玄认为不需那么麻烦,敌分我专,只要将集中兵力,沿着水源扫荡一圈,便可将叛军歼灭,若不成,也可以掳获突厥人的牛马羊群,以充我军之资。
在这一点上,将军萧嗣业与之持相反意见,两人相持不下,最后决定由萧嗣业领二万骑设伏,诱突厥人入包围。
而李敬业则亲率大军,沿河追寻突厥人主力。”
说到这里,众人都听得入神。
并没有任何人出声发问。
在场的大多是知兵之人。
就算如阎立本和李弘、武媚娘、狄仁杰等,就算没领过兵,也是聪明过人之辈。
一听之下,没听出这两个战术有什么问题。
无论是设伏,又或者是以水源寻找敌人主力,都是可行的策略。
至于李敬玄坚持沿河流进兵,这也是行军必然的选择。
一是大军人吃马嚼,需要水源。
同样那些突厥人也不可能离水源太远。
少数零散的人还可以凭随身水囊支撑。
若是突厥人的主力,一定也离河不远。
而且胡人习性,走到哪,便放牧到哪。
人、马、牛羊,哪样不需要水?
武媚娘扬声:“说下去。”
“李敬玄这一路进兵比较顺利,才出击三十余里,就遇到小股突厥人的探子,将其擒杀之后,问出突厥人左路军就在河谷附近。
于是催动骑兵出击。
因为分了两万骑给萧嗣业,李敬玄手里还有八万军,共计步卒二万五千,骑兵一万五千,后勤辎重四万。
骑兵当先,一路沿河追击,连续击溃两股突厥叛军,敌军人数在八千上下。
被骑兵击杀千余人,余者溃逃。
李敬玄得到消息后,急令步卒追赶,又遇突厥人率主力,共计两万骑前来溯战。
步卒结阵击退。”
听到这一步,仍没什么大问题。
殿上无人出声。
但苏大为的眉头却皱了起来。
“到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突厥人数度强攻,未能奏效。李敬玄令辎重和步卒就地扎营,并令斥候联络追击的骑兵,询问战果,约定两军配合方略。
直到入夜后,斥候一直不归。
李敬玄始觉不对,接连派出斥候,都无音讯。
夜后,突厥人又接连发动数次夜袭,但都被我军营垒和车弩射退。
直到黎明时分,突闻巨响,上游被突厥人拦水筑坝,趁着天色未明,唐军士卒疲惫,放水冲向大营。”
苏庆节的声音变得无比沉重。
他的竹鞭在河流转弯处点了点。
“经洪水冲击后,我军营垒被毁,大部士卒被水冲走,李敬玄身边只聚拢了千余人,只得狼狈逃蹿。
结果遭到突厥叛军集合数部胡酋围杀,步卒奋力拚杀,死伤殆尽。
幸得萧嗣业那一路,察觉不对,及时回援,这才救下李敬玄。
但唐军大败,萧嗣业手下骑兵也失了胆气,被数倍突厥人围,死伤过半,且战且退,一直退回武威,得镇军接应,才算缓过神气。”
整个大殿上,气氛无丝沉凝。
方才的沉默,是众人凝神细听。
现在的沉默,则是震怒、沉重、忿恨。
“李敬玄先前的那支追击骑兵,也遭到突厥人的伏击,只有数十骑逃回。事后清点,此战之后,十万大军,只有不到万人逃回,乃我军前所未有之大耻。”
说完,苏庆节忿忿难平,将竹鞭投于地上。
这战报,兵部早就有了。
朝堂上诸位大臣,包括武媚娘和李弘也早就看过。
但那只是简单的字,只记着李敬玄大败,唐军覆没。
远没有此刻苏庆节结合各种战报,在沙盘地形上,将整个战局来一场复盘,来得清晰。
苏庆节叉手道:“李敬玄这一路的大败,臣已说明。至于薛仁贵的情况,请恕臣不明详情,恐怕要请都察寺卿来解说。”
沉重得仿佛滴出水来的大殿上,传出武媚娘低沉沙哑的声音:“严守镜。”
“臣在。”
都察寺卿严守镜上前,先向李弘和武媚娘行礼,方道:“臣得到的情报,还不算太详尽,只能大致推测。”
“说说看。”
严守镜走到沙盘旁,俯身拾起苏庆节扔下的竹枝,在碎叶水处一指。
“去年底,薛礼率五万大军,抵达碎叶水,依之前与安西大都护裴行俭的商议,准备以碎叶水为屏障,抵御大食的兵锋。”
说着,严守镜又解释道:“自从我们收容波斯总督,大食国的骑兵一直向碎叶水方向渗透,甚至数次直达四镇。
薛礼抵达碎叶水后,一面就地驻扎,一面派侦骑和斥候四处,打探消息,并征召附近胡人做仆从和向导。
后来得知大食人有一支大军,在怛罗斯以西,人数在三万上下。”
这个消息,朝中诸公也是早就知晓,所以并不奇怪。
但是后来的细节,却不甚清楚。
以薛礼的用兵老辣,既然知道了敌人的动向,又征召了当地胡人做仆从军和向导,怎么还会失败。
总不可能像李敬玄那样,被敌人用一把洪水把大军冲垮了吧。
若真是如此,兵部和诸大臣不会不知道。
只听严守镜道:“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我军战败,中间有许多信息残缺,依据最近得到的消息,大致推出,薛礼军得到敌军消息,但并没有直接进兵,而是考量了地形,在查明敌军牧场后,决定突袭敌军后方,焚其牧马和粮草。”
这番话说出来,李弘还没察觉什么,但如武媚娘、阎立本和狄仁杰,这等老辣之人,已经从中嗅到许多信息。
其一,有了上次李敬玄之败后。
薛礼这次用兵,明显谨慎了许多。
否则以他往日的作战风格,必是亲率唐军主力,备道兼行,直扑大食军中军。
斩将夺旗,挫敌锋锐。
然后利用唐军铁骑的精锐,发挥大铁捶战术,先将敌军胆气摧毁,然后一路追击,不断锤碎敌军试图的反抗,一层层削去敌军的精锐力量。
这就像是猫鼠游戏。
直到敌军精疲力竭,再无反击之力。
唐军会在薛仁贵的指挥下,将敌军尽数歼灭。
这就是薛礼最喜欢的战术。
继承自大唐名将苏定方的骑兵战术。
其疾如风,攻掠如火。
苏定方的兵法虽传给了裴行俭和苏大为。
但骑兵作战的风格,唐军名将里,如今最像的,反而是薛仁贵。
第二点是,这次唐军的斥候做了大量工作。
能探出对方的牧场辎重,这是极不简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7/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