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20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5/2120


又是一片沉默。
左相阎立本有心开口,但他本为工部尚书出身,事情若涉工、吏、户,那是他主要负责的方向,他都能给出建言。
但军事他实在没什么把握。
过去一直被右相李敬玄压制着,也可看出他并非是一个很强势之人。
眼神不由向下手的狄仁杰看去。
狄仁杰刚升为刑部尚书,理政安民查案是一把好手。
但若提到对外征战,恐非其所长。
而且狄仁杰从没有在外戎兵的经历。
视线再投向那些将军们。
却见平时趾高气昂,眼高于顶的那些大将,一个个将身姿挺得笔直。
眼观鼻,鼻观心,简直跟入定了一样。
这些家伙
阎立本一时哑然。
他也是聪明之人,很快想明白这其中的关窍。
唐军在西域第一次大败,可以说李敬玄才具不足,但不能说李敬玄不知兵。
毕竟李敬玄是先太子府出身。
才武略,已经远超同辈,否则也不会成为大唐宰相,横压一时。
若此人真不知兵,难道朝廷都是傻子吗。
何况李敬玄曾有在西域大都护裴行俭麾下任职的经历。
正因为这份履历,李敬玄才能质疑萧礼。
朝廷也才放心让他统兵出征西域。
结果
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事后朝中兵部各将军已经针对情报对战局做了复盘。
结果,他们一个个心惊不已。
此战中,那些叛乱的突厥人,对唐军的反应了若指掌,而且步步抢占先机。
这种仗别说是李敬玄,就换任何一个人去,只怕也讨不到好。
突厥人,变得越发狡猾了?
甚至学会不少唐军的战法!
若说李敬玄才具不足,过份自傲,以致失败。
那薛礼的大败,实在费人思量。
薛仁贵从太宗时期,便是名震辽东的猛将。
在高宗时期,更是一场仗都不落下,历经西域、突厥、高句丽、吐蕃等战征。
连薛仁贵都败了。
这大殿之上,将军虽多。
但谁敢说自己比李敬玄更有本事。
谁敢说自己比薛仁贵更懂用兵?
不,或许还有一人。
阎立本、狄仁杰还有身边一众臣,目光投向将军那边。
就见有一位身穿鱼鳞甲的大将,排众走出。
此人身高八尺,肩长体阔。
面色黝黑,两眼炯然若铜铃。
一开口,整个大殿都听见他洪钟般的声音。
“末将程处嗣,有本启奏。”
坐在上首的李弘眼睛一亮。
心知程处嗣是苏大为的人,那么想必所说,定然是对自己有利的事。
他心下稍安。
程处嗣在李治朝末期,一度因为苏大为的事而遭弹劾,被调任出京。
这次是新帝登基后,方才召回。
做为程知节嫡长子,继承卢国公的他,被封为明威将军,主掌左右军事。
李弘刚想开口,就听身旁武媚娘扬声道:“原来是明威将军,准奏。”
当朝皇帝看了一眼自己的母后,怏怏将要出口的话忍住。
程处嗣叉手道:“喏,臣敢向太后和陛下请旨,请求列出东西两边地形图,并及当地各项军情,若无情报支撑,现在无论说是征东,或是征西,臣以为都不够明晰。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重。”
这个要求,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因为战报大家其实都看过了。
结果程处嗣在这里要求把军事地图挂出来,把情报列出来。
这是想做甚?
想把朝中会议变成军事会议吗?
众人把目光投向程处嗣,接着越过他,又投向将领中的另一人。
或许,这个要求并不是程处嗣想提,而是他身后的苏大为想提吧?
苏大为想做什么?
“太后,陛下,臣附议。”
一员身高七尺八寸,身着龟背鱼鳞甲的大将排众而出。
在程处嗣一侧叉手行礼。
正是邢国公苏庆节。
接着尉迟宝琳同样大步走出:“臣附议!”
又有数名大将,及两名大将军同时出列:“臣等皆附议。”
好家伙,当真是好家伙。
左相阎立本脸色微变,下意识掐了掐自己的手指。
疼痛令他稍稍清醒,从眼前复杂的局势暂且脱离出来。
太后武媚掌握大权,新帝虽登基,但朝中大小事,仍由太后定夺。
陛下羽翼未丰。
这其中,军事成了最大的变数。
苏大为本为太后认的义弟,一向是被归于太后一党。
但不知为何,此次他回来后,一反常态,居然异常高低支持陛下。
这是在太后与陛下之间,旗帜鲜明的站在陛下身后。
唔这也不错,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机智选择啊。
不过
眼下这个时候,苏大为的人这般大张旗鼓的站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5/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