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3/2120


大唐不禁信仰,不光佛道,就连西域的胡教景教,也都是有的。
因此不禁百姓议论各教。
此时百姓聚在一起,不由议论纷纷。
“我看任真子道长说得很好啊。”
“我大唐初立时就是以道立国,横扫东西突厥,圣人又东平高句丽,西平吐蕃,当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果然信道教才能强国足兵。”
会场上。
距离辩法木塔稍远处的苏大为,立于观台中,俯视着下方两座木塔上的一僧一道。
暗自皱起了眉头。
这名叫任真子的道人,颇有些本事,居然在口舌上并不输给沙门。
而且似乎还占了上风。
而那位律宗的周秀法师,看着有些不对劲啊。
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纯是一种感觉。
苏大为定睛细看,就在此时,只见周秀猛地断喝:“不对!任真子道长此说,巧言令色,争强斗胜,岂是道家无为?”
“无为者,不是不为,而是为所当为。”
“又错。”
周秀做金刚怒目状,大喝道:“世间法只有佛法,余者种种,皆为巧辩。道长口才便给,摇唇鼓舌,只能蒙蔽无知百姓,焉敢称正法?”
声音如同虎啸龙吟,一下子将任真子的声音盖下去。
任真子脸色微变,明显感到对方身上元气波动,竟似用了某种佛门神通。
“法师敢妄言我道!敢问佛门,又有何法?”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周秀朗声大笑,笑音滚滚如雷,盖过全场。
然后,他提气,扬声,如狮吼般:“我沙门者,所修无它,唯持戒。”
“何为持戒?”
任真子圆脸上,两眼微眯,眉心殷红的雷符,越发鲜艳欲滴。
“天地万物,无规矩不成方圆,世间万法,唯戒律最为精深。生而为人,在朝,则有唐律,在世间修行,则有佛门戒律。
若尊我律宗四分法,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则大道可成也!”
律宗以戒律为师。
讲究持戒精进。
“胡言乱语,持戒,是名也。古往今来,执于名,而疏于实者,皆为妄人,以持戒为法,是因信称义。
戒律,是人定。
人定者,皆为名,而非实。
道法自然。
修道,唯有人法地,地法天,方得真味。”
“道长说得差了,人生而无知,与禽兽何异,人要成人,唯有修习二字。
所修者何?
古往今来,往圣绝学。
儒典佛经,皆有无量智慧。
故我大唐设国子监,弘馆,供学子修习上进。
此乃堂堂正道。
道长何敢言伪?”
周秀一番话把话题又绕回到朝廷上,令任真子微微一窒。
好家伙,这么一说,贫道要说下去,岂不是把矛头指向圣人和朝廷。
作大死啊!
心里暗骂贼秃胡搅蛮缠,实在可恶。
正想着,只见对面周秀盘坐,双手结莲花印,朗声道:“天子,为天之子,唐律,即为天子之律,为道,为法。
大唐有律,则佛门亦有律。
有律,方能教人以规矩、方圆、行止。
故言,戒而生定,定而生慧。
一切法,皆从持戒而来。
能持戒,方得般若智慧,能得解脱自在。
修得无上妙菩提。”
苏大为远看着周秀法师。
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越来越重。
叩叩叩
聂苏在自己的秀房中。
肩头趴着猴头。
在她面前的桌上,放着一个黑色的石碟。
并不太大,约莫有巴掌大小。
柳娘子出去了,据说是上香还愿。
大概又是求子去了。
带着黑三郎。
小玉不知躲到哪里去玩了。
最近一段时间,小玉总是神神秘秘的。
白天看不到它的影子。
聂苏在家中无聊,总要找点事做。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翻出了这枚石碟。
这石碟大有来历。
是昔年苏大为在巴颜喀拉山寻找聂苏时,和那些本教僧人入山中圣洞后,发现一处遗迹。
当时得到一把宝弓,后来赠予了薛仁贵。
得到几件飞行翼装。
还有一个,便是眼前的石碟。
只是这么多年下来,苏大为也没从这石碟上发现什么。
久而久之,便成了压泡菜的石头。
聂苏也不知什么时候把这东西又找了出来。
摆在桌上,还能隐隐嗅到那股酸菜味儿。
不知为何,聂苏在对着这石碟时,很容易就把心神沉入进去。
纤长的手指,在石碟上轻轻划过。
隐隐感到好像有纹路。
从面上看,石碟是光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