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5/2120


他的锋芒,也终于到了藏不住的时候。
脑海中,突然涌起一首记不太全的诗,口中吟道:“当时年少青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人生能几何,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忆君君不知。”
忆君君不知。
怎么会想到这一句的?
哦,大概是之前在蜀中,思念小苏而不可得。
犹记那时还写过李商隐的一首巴山夜雨给小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想起此事,心中竟略微一滞,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然而细思,却又一闪而过。
正要再想想,忽然见前方有一位锦袍少年大步走来。
少年身后跟着一群太监宫女,还有弘馆待诏学士等臣若干。
更有一身甲胄的千牛卫。
还不等走到近前,那少年郎便向苏大为躬身行礼,极为恭敬的道:“阿舅!”
这一声阿舅,将苏大为从神游中拉回了现实。
仔细一看,正是太子李弘。
“太子怎么会在此?”
苏大为微微一笑,心说这不是巧了么。
刚才见过潞王李贤。
接着太子李弘也找上自己。
不过,自己与李弘的交情,自非李贤可比。
还是有些书生意气的。
想着能稍稍改变大唐的历史走向。
比如先设个小目标,灭了吐蕃。
令大唐再无大非川之败。
也再不会有与大唐纠缠百年的吐蕃帝国。
顺手将天竺三哥也给伺候舒服了。
想必,后世三哥也没脸在边境线上摩擦了。
大唐直接在天竺设都督府了。
然后,便是太子李弘这里。
苏大为希望他能健康长寿,未来能继任大唐皇帝位。
免得中间皇权更迭许多波折,也免得骨肉相残之事发生。
第二十八章
谶言
“阿舅!”
太子李弘行完礼,这才迈着不徐不疾的步子,在一帮侍从的陪同下,向苏大为走近。
他的个子长高了不少,脸颊却更瘦削。
不过脸色看着尚可,一双眼睛里,透着一抹掩藏不住的喜悦之情。
“阿舅,听说你入宫了,我赶紧来见你。”
“怎么了?”
苏大为失笑问:“不是才见过。”
李弘左右看了一眼,轻轻挥手。
跟在他后方的侍从立刻散开一些,并且隐隐守着四方,防止有其他人接近。
苏大为看着一幕,心中的感觉是,太子的羽翼已经渐渐丰满了。
开始有自己可用的班底了。
李弘走近两步,压低声音道:“阿舅,我之前问你的事,你还记得吗?”
“你是说……迁都的事?”
“是。”
李弘向苏大为拱手道:“我听说今日在含元殿上,阿舅大出风头,父皇和母后也极为欣赏,所以想求阿舅指点一二。”
“迁都的事很急吗?”
“急。”
李弘的目光向后扫了扫,确认安全后,才转头向苏大为,诚恳的道:“出了昨天的事,必然有一批人被清理出去,不知多少人会因此受牵连。”
停了一停,他犹豫了一下接着道:“母后一定会扩大打击面,将反对迁都的人都清除掉。”
苏大为不由多看了李弘一眼。
太子的敏感度还是可以的。
“再加上今日阿舅在含元殿上的表现,只要治疫之法能有效,朝臣再也没法阻止父皇母后迁都的决心。”
说着,李弘的眉头微微皱起,显得忧心仲仲。
他身为太子,在这种事上,理当与李治和武媚娘站在一起,但是看他的神色,却又不像是想支持迁都的样子。
“太子有什么为难处吗?”
苏大为轻声问:“你不想迁都?”
李弘摇了摇头:“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母后主意已定,只怕父皇也会让她三分……如若父皇和母后去了洛阳,长安必然需要我留守,只怕要好久见不到父皇他们,也见不到阿舅你了。”
原来这才是他所担忧的地方。
无论身份多么高贵,他的本质,仍是李治与武媚娘的儿子。
仍有对父母的渴慕。
心中害怕远离父母。
苏大为一时哑然,停了一停,才道:“太子仁孝。”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将李弘与太子的身份分开看。
他是太子,可他也是个普通人。
哪怕平日里被教导着装出成熟的样子,其实内心里仍是个孩子。
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有意无意模仿着李治,模仿着武媚娘。
为的只是得到父母的一句夸奖。
若每天醒来看不到父母,他也会慌张。
哪怕他在人前不敢显露。
可那颗心,依旧是不安忐忑的。
苏大为沉吟片刻道:“太子你问迁都的事,我左思右想,只有一句话送给你。”
“请阿舅指点。”
“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李弘呆了一下,显然想不到苏大为会说出这个答案。
看似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5/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