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6/2120


低声道:“右相说的极是。”
“年轻人,锋芒太露了不是好事天皇天后爱护,但若他太膨胀了”
后面如何,他没有说下去。
但是一双眼睛,却光芒灼灼的盯在阎立本的脸上。
似乎等待着什么。
阎立本忽然感觉自己的嗓子有些发干。
大唐右相,关陇贵族如今在朝中最大的山头。
不是自己能抗衡的。
他暗自吞咽了一下唾沫,却感觉喉咙里干干的,没有一丝水份。
“左相?”
“右相所言极是。”
“呵呵。”
被唤右相的老者目光在阎立本身上一转,才幽幽的收回去。
他的目光盯着武媚娘的背影,幽深难测。
仪仗队的百官中,不少人暗中注意着右相与左相。
谁不知道,近年来随着天灾,朝中局势又起了变化。
首先是关陇贵族为首的家族重新凝聚起来。
而且借着天人感应,不断弹劾武后。
其次寒门出身的官员大受打压和排斥。
武后不得不断尾求生,不断将这些人舍弃。
但另一个变故也同时发生。
那就是陛下的龙体似乎越来越差了。
也就越来越依仗武后。
甚至有人私下传言,朝中大小事务,悉决于武后。
如今的陛下,成了泥样木偶。
关陇贵族、山东士族,甚至开国的军功贵族,与武后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在这个紧要时刻,陛下突然在一次朝会透出迁都洛阳的意思。
一石激起千层浪。
而今,为了迁都之事,已经争论了快半年了。
两边人马,至今还没争出个头绪。
结果又出了苏大为这件事。
谁不知道,苏大为,是武后的人?
阎立本眼露担忧的看向李治的背影。
从这位陛下的背影,他看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
只看到他的疲弱、衰老。
就那样倚靠在武后的肩上。
仿佛没有武后的支撑,他随时会摔倒。
唉!
阎立本在心中长叹一口气。
只盼着狄仁杰赶快来长安。
此人有宰辅之才。
有他相助,老夫才不用支撑得那么辛苦。
就在武百官队列中,气氛诡异时。
突然,从前方朱雀大道的方向,传来一股巨大的声浪。
那是数以千计大唐军人,一齐怒吼的军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歌声嘹亮甚至一瞬间将全长安百姓的欢呼声都压下去。
整个天地,仿佛静默了一瞬。
下一刻,更加炽热的欢呼声冲天而起。
那是朱雀长街两旁数以万计的百姓在随歌应喝。
起先是几百人,几千人。
接着是几万人。
乃至朱雀街外,西市的胡商,长安县、万年县,东市,一个个唐人下意识随着歌声唱唱。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苏大为在征吐蕃时,于军阵中念过的诗句。
当时只是由感而发,鼓励战阵中的袍泽。
谁知身边的将士们就都记住了。
为了迎接苏大为,还特意排练过了。
上千军士带着上万百姓,最终引得长安内外,十几万人齐唱同一首歌。
如此盛景,旷古未有。
皇城承天门下,李治只觉汗毛倒竖。
一股气从脚下冲起,令他一下子挺直了腰身,惊讶的道:“这歌”
“陛下,这是阿弥在征吐蕃时,于军阵中所作,将士们甚爱之。”
武媚娘挽着他的胳膊,温柔的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阿弥对陛下的忠心,天日可表。”
“哈哈哈”
李治忍不住大笑起来。
一笑,牵动着胸膛,发出拉风箱般的喘息声。
武媚娘忙替他以手抚背顺气。
李治艰难的摆着手,示意自己没事。
他捂着口,喘息了片刻,抬首向着前方,脸上露出欣然之色:“没想到苏大为除了领军之能,还有这般诗才!朕,过去真是小看了他。”
站在李治和武媚娘身后稍远处,几位皇子和皇女们悄然竖起了耳朵。
太子李弘此时已经成人,长得比李治还略高数分。
听到李治夸奖苏大为。
李弘的脸上,露出喜出望外之色。
父皇,果然很喜欢苏大为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6/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