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5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9/2120


狄仁杰似乎无心此事,随口应了一句,转头看了看,向苏大为道:“阿弥,你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最近有传闻,说朝廷有意迁都。”
“迁都?”
苏大为只觉好笑:“大明宫才建成几年,怎么会迁……”
等等。
没准不是谣传?
苏大为的心中一动。
狄仁杰看他眼神:“我就说你肯定知道。”
“我知道个寂寞啊,我不知道。”
“自从泰山封禅之后,天皇与天后,二圣临朝,陛下龙体欠安,朝中之事,大半由武后而决。”
狄仁杰压低声音,仿佛自言自语道:“迁都……洛阳,会不会是武后的想法?”
大唐不良人
第三章
迁都之议
苏大为心中微动:“大兄,你怎么对这个感兴趣?”
狄仁杰手抚着颔下黑须,目光四下看了一眼。
此时两人正立在通往都督府官署的道中。
四下无人。
路边的绿植刚吐新芽,带着些许春意。
狄仁杰一双带着沉稳的眸子重新落回苏大为身上:“阿弥,难道你就不曾想过。”
“想过什么?”
苏大为反问。
谁知狄仁杰却没继续说下去,摇了摇头:“算了,不谈这个,还是快点去官署吧,王都督应该等得急了。”
苏大为跟着狄仁杰向剑阁都督府公署走去,心里充满了疑问。
狄仁杰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想问他究竟发什么了甚么事,但他却闭口不谈。
难道是为了迁都之事?
据苏大为知道的那个历史,迁都不太可能,那要到武周朝,武媚娘才会将政治中心转到洛阳。
话虽如此,保不准因为蝴蝶效应,事情又会起什么变化?
不过这与自己,与狄仁杰貌似关系不大。
自有朝中诸公去操心。
两人一前一后,踏入都督府。
首先入眼的是宽敞的大殿,摆设素净,透着一股雅致。
特别是在对门的壁上,以飞白体龙飞凤舞题了首诗,乃是东汉蔡邕所作。
“练余心兮浸太清。涤秽浊兮存正灵。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
都督王西岳出自晋阳王氏,也算是人一脉。
最喜蔡邕的飞白书法,平日与友人交谈,也会常提起蔡邕的诗作。
不过若以为此公只是士便错了。
王西岳身兼剑阁都督与州刺史,在蜀地经营七载,手腕颇为了得。
令苏大为印象深刻的是,当年朝廷大军征吐蕃,十余万府兵从蜀地过,沿路被剑阁都督府安排得明明白白,后勤供应流畅无阻。
要知道这可是山高路险的蜀地。
能做到这一点,可见王西岳的能力。
而且吐蕃向着吐谷浑至蜀地一线扩张那些年,蜀中居然能保持大体平静。
王西岳功不可没。
若非这几年天灾频频,蜀地接连遇到地陷、山崩、洪灾、蝗灾,又发生疫毒之事。
王西岳现在的日子应该会好过不少。
“见过都督。”狄仁杰见礼的声音,将苏大为的思绪拉回现实。
向着写满飞白诗的壁下看去,看到那张槐木桌案上,有一名中年士,正提笔疾书。
他的脸颊削瘦,鼻梁高挺。
长眉微微低垂,双眸神光内敛。
执笔的手特别稳。
哪怕狄仁杰出声,依然没有打断他的书写。
直到一气写完手里的公,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将毛笔搁下,向狄仁杰点点头,又向苏大为看过来。
“见过王都督。”
苏大为依样见礼。
“黄安县令总算来了。”
王西岳眉梢扬起,脸上瞬时露出笑意。
他的笑很有特点,先是眉梢上扬,接着是两眼微微眯起,然后带动鼻子,带着嘴角一起上扬。
鼻翼两边随之挤出笑纹。
让人看了觉得特别和蔼可亲。
“都督客气了。”
苏大为见王西岳有起身相迎的意思,忙上前几步,走到桌案前:“都督不必多礼,今天召见不知是”
王西岳显然也没有真正起身的意思,屁股往下挪了挪,拈须笑道:“苏县令快人快语,实不相瞒,确实有一件事。”
在他说话的时候,苏大为注意到,在殿中还侍立着一些人。
分别是都督府的署官。
有掌书的,有掌缉盗的,有掌钱粮器物的,有管农事的。
看上去,在苏大为来之前,王西岳与这些官员正在议事。
狄仁杰向苏大为递了个眼色,径自走到一侧站入署官行列中。
都督府有自己的一套行政机构。
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且在唐时,常将管军的都督与管民的刺史合二为一,权力更大。
只不过还缺了“假节”这一项,所以仍是流官,做不得“土皇帝”。
“苏县令,你看如何?”
王西岳柔和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令苏大为愣了一下,他略有些尴尬的抱拳道:“王都督刚才说的什么,能否再说一遍?”
这话说出来,立刻惹恼了旁边站着的一名官员。
乃是都督府中司马,名许穆之。
此人身高七尺余,双眉浓黑,双眼炯炯有神,唇上生着一圈虬髯。
双肩雄阔,神情彪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9/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