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5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3/2120


“什么不对?”
“不是星象的事,荧惑守心还要数年之后,眼下的灾情却是实实在在的。”
苏大为将那些秘档一一找出,指着上面道:“从贞观年间开始,大唐各州瘟疫频繁,几乎每两年发生一次。”
旧唐书三十七.五行志记载永淳元年六月的一场瘟疫:“关中初雨,麦田涝损,后旱,京兆、岐、陇螟蝗食苗并尽,加以民多疫疠,死者枕籍于路。”
据史载,大唐瘟疫始于贞观十年636年,终于大顺二年891的年。
其中冷暖,只有大唐朝堂上下自己知道。
华夏族自古便是一边流血战斗,一边不放弃生产建设的种族。
从大禹治水,到大唐兵灾、水涝旱灾、蝗灾、瘟疫,唐人无日不战。
那都是一边和敌人斗,一边和老天斗,一边还要在后方抓紧搞生产,创造出巨大的帝国,以及辉煌灿烂的化,辐射整个东亚。
千百年前如此,千百年后,亦如此。
苏大为喃喃的道:“不看这些秘档,我都不知,原来这些年大唐是如此艰难不简单,不容易!”
“我的总管!”
李博在一旁跺足道:“香烧完一支,只剩最后一支了。”
他一边换上一支香,一边焦急道:“现在岂是感概朝廷灾情的时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苏大为摇头道:“灾情是真的太常寺太医署掌管全国医疗卫生工作,殿中省沿药局为帝王进行诊疗。太子左春坊药藏局主要负责太子日常保健。太医岁给药以防民疾。还有医疾令规定:诸医针师,医临,医正量其所能,有病之处,遗为医疗。”
李博和安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都这个时候了,苏大为还在关心这些没用的。
“并不是没用的事。”
苏大为仿佛看出二人心中想法,指了指桌案上的圣旨:“陛下旨意,让我在巴蜀防疫抚民,疫情,确实是真的,去岁蜀中大疫,波及汉中和巴中之地,当时因瘟疫病死者,至少四万户”
四万户,有多少人口,自不必说。
这对大唐,是巨大的损失。
简直是在身上插一刀放血。
苏大为此时忽然明白,为何他知道的那个历史,数年之后,大非川之战,大唐派薛仁贵为逻些道大总管,率郭待封出征吐蕃时,唐军的动员能力会衰弱那么多。
只能出动区区五万兵,其中还有一部份是辎重兵。
没有民啊!
大疫之后,益州疲弊,哪有余力去支撑大军。
而光靠河西一地,本身要支撑安西都护府的给养就不容易了,还要负担大军,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更想到,之前诡异刀劳代表荧惑星君与自己谈判,曾说漏嘴,说了荧惑星君认为数年后,大唐必定会衰弱。
莫非也和天象有关?
巧了,刚巧李淳风测得的结果,也是数年后“荧惑守心”,与诡异的荧惑星君名字对上。
难道说,数年之后,会发生诡异暴乱?
做为后世的人,苏大为当然知道,所谓“荧惑”,指的是天上的火星。
在古人眼里,观察到火星逼近地球,被认为是大凶之兆。
“陛下与武后刚泰山封禅便出现这等灾情,自然需要派能吏去镇抚地方,防治灾情。”
苏大为拍了拍这些秘档:“我所看秘档,已经有数州出现疫情,连孙老神仙都带着他的太医院学生,奔赴各州施救。”
说到这里,苏大为的思绪仿佛跨越了千百年,直达到后世的某年某月:“救济斯民,是每一位大唐人的责任,这个世上,应该没有人比我更懂瘟疫了。”
说来有点点自豪,他在那个时代,也曾经历过08年金融风暴,13年非典,乃至19年新冠。
虽然也没什么好吹嘘手,但是对于瘟疫,他敢肯定,整个大唐,不会有人比他更了解。
就光一个戴口罩的问题咳咳,千百年后,还有大美丽国争论不休。
但如果在眼下这个时代,苏大为振臂一呼,光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空气流通,便不知能救多少人命。
虽然瘟疫也分很多种,但只要不是埃博拉那种无解的,最厉害也不过是肺鼠疫和新冠了吧。
几千年后人类与那场瘟疫的战争,他可是亲身参与的。
安生和李博两人都被苏大为的表情弄得快疯掉了。
“不是你哪来的自信?”
“就连孙老神仙都不敢说能治得了瘟疫,你说你”
“不必多说,我相信陛下与武后都是出自一片公心,何况我本就是武后的人,她不会坐视我出危险而不给任何提醒。”
苏大为深吸了口气道:“若为救治疫情,我责无旁贷,哪怕不能回长安献俘称功,也不要紧。”
武媚娘,是绝不会放任他不管的。
这点自信,苏大为还是有的。
这世上,只有李治可以治他苏大为,但只要不是谋逆重罪,李治不可能动手。
武媚娘也不会看着好端端的,折损苏大为。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在天皇陛下的两眼盯住下,武媚娘手中真的是没什么势力。
以前唯一亲近一点的李义府废了,许敬宗也因年老致仕。
引武顺入宫,结果变成与她争宠。
如今武顺已死,贺兰敏之也死了。
这条线也废了。
可以说,环顾大唐,武媚娘除了太子李弘,唯一可以倚仗的,便是苏大为。
若天皇李治,真的哪天重病不治,太子李弘登基。
有苏大为和没有苏大为,那完全是两种结果。
苏大为若在,凭他在军中的威望,便足以给武媚娘和太子李弘极大的安全感。
何况苏大为身边,还有一大帮心腹将领。
未来,皆可成为大唐军中的中流砥柱。
“陛下和武后还要用我。”
苏大为目视安生和李博道:“我有用。”
这话出来,令安生和李博也无言以对。
苏大为说的是对的,他确实是有用。
就怕是太有用,而引起陛下猜忌。
不过
现在灾情确实,那么此事当不是假的。
或许,朝廷真希望苏大为在巴蜀之地发挥作用,也权当在地方历练呢?
这也不是没有过先例。
“总管!”
帐外突然有人压低声音呼喊。
声音里,透着一丝急切。
“是九郎吗?进来。”
苏大为认得那是南九郎的声音。
之前南九郎一直在长安,后来苏大为征吐蕃感觉需要人手,才把他召到身边。
但一去一回,等南九郎到达,已经是攻打逻些的尾声。
“总管。”
南九郎掀开帐帘,视线先扫了一眼,然后小步进来,鞠躬叉手向苏大为行礼。
感觉他神色有异,苏大为诧异问:“九郎怎么了,出了何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