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3/2120


从里面传来含混不清的声音。
一如石室中的灯火在摇动。
又像是某种即将逝去的生命,脆弱得只需要一口气,便可吹灭。
“见过大相。”
斗蓬男子以手抚胸,以吐蕃人的礼见,参拜高坐在胡床上的吐蕃大相禄东赞。
烛光下,禄东赞的脸色很不好。
准确说,是一种病态的惨白。
看上去,仿佛壁上的烛火,时日无多。
斗蓬男人阴影下的双眼微微一闪,似乎有些意外:“大相,你的脸色……”
“摘下斗蓬,我不喜欢和看不见的人说话。”
禄东赞咳嗽了一声,声音沙哑。
但他的语气,依旧是平静的,平静得好像是冬日纳措冰湖中的水,不见一丝波澜。
男子伸出手,轻轻将斗蓬摘下,露出一张年轻,并且俊美的脸庞。
鹤郎君。
石室内的气氛一时沉凝。
禄东赞眯着眼睛盯着他,目光中,有难言的复杂意味。
“你,还有北斗,你们失约了。”
鹤郎君无言以对。
禄东赞继续道:“按你我约定,原本应该在雪谷出手,替我们除掉唐军里的异人,但你们没有做到,以致我国在雪谷大败,这个损失太大了。”
他的声音依旧是平静的。
但一旁熟悉他的亲卫,却忍不住向他悄然看去。
大相的声音,就像是冰层下的暗流。
那里面,有难以想像的怒火。
但大相仍然在忍耐。
从卫兵的角度看去,甚至可以看到禄东赞眼角微微抽动,脸庞肌肉的每一丝颤动。
身为诡异的鹤郎君,自是将这一切看得更加仔细。
“大相,并不是我们不按约定行事,而是出了一点意外。”
“什么意外?”
“是荧惑,荧惑星君的人,拦住了我们,我们甚至出手较量了一场,彼此都死伤惨重。”
鹤郎君抬头,那双幽深的眼眸里,闪过鸠婆的模样。
那该死的老妖婆,在关键时刻,居然阻止自己。
“我讨厌这该死的借口。”
禄东赞的声音冷冽如刀。
“无论有何理由,你们的失约,致失吐蕃在大非川南大败,损兵十万,这笔帐,我会跟你们北斗算一算。”
听到禄东赞的话,鹤郎君干笑了一下:“大相,其实雪谷的损失,未必不能找回来。”
“什么意思?”
禄东赞眼睛微微一张,旋即又眯起。
从他那张苍老又苍白的脸上,闪过狐疑之色。
“虽然荧惑与我们的人作过一场,但我们双方也达成了一个约定。”
“约定?”
“荧惑的意思是,不能在大非川动手,这里离唐军大营尚近,就算打掉大唐这一万人马,对大唐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不能打断他们的脊梁。”
“哦?”
这话,似乎引起了禄东赞的兴趣:“说下去。”
“荧惑并非不恨唐人,他的意思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一点。”
“如何大一点?”
鹤郎君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他说,若能将河西唐军,和唐军援兵主力一起引出来,他愿率麾下诸诡异,与大相围猎于雪域。”
“荒唐!”
禄东赞原本慵懒无力的靠着胡床,此时一下子坐起,犹如发怒的狮王。
第六十章
破乌海
禄东赞有理由动怒。
因为鹤郎君的话,相当于是说:放开大门,让唐军把主力开进吐蕃吧。
“你清楚你在说什么吗?”
在一刻之前,禄东赞给人的感觉,还是一个病恹恹的老人。
可是他这一下发怒,两眼灼灼有光,牢牢的盯着鹤郎君,仿佛丛林中的兽王盯住自己的猎物。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这一刻,鹤郎君才切身的体会到,从禄东赞身上散发出的威慑力。
不愧是执掌吐蕃帝国数十年的权臣。
耳中听到禄东赞毫不客气的继续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吐蕃敞开大门,让唐军把战火烧到我们的家园?”
鹤郎君没回答。
没回答即是默认。
“让唐军进来,集结,然后消灭唐军主力?想法不错。”
禄东赞脸色缓和,突然笑起来,只是这笑,透着一种深刻入骨的怀疑:“但如果没能吃掉唐军主力,我吐蕃怎么办?你想过那个后果吗?
除了我吐蕃国,当世哪里还能容得下你们这么多诡异,大唐能容你们吗?”
“咳,大相何必动怒。”
鹤郎君向他微微欠身道:“唐军战线拉得越长,补给便越困难,而且雪域高原,天生不适合中原人。他们到了吐蕃,只怕连气都喘不过来。而且荧惑星君答应我们,只要能将大唐的主力引入雪域,到那时,他非但不会为难我们,还会倾尽一切力量,来助我们灭唐。”
“嗯?”
从禄东赞那双浑浊的老眼中,刹那间浮现慑人的亮芒。
但这光芒一闪即逝。
旋即合上眼皮,依旧是浮肿的双眼,松驰的脸颊,深刻的法令纹。
他的双眉微微扬起:“荧惑星君?你不是说过,他一向与北斗星君不合,诡异族一东一西,各自为营,他说的话能信吗?”
“能信。”
鹤郎君肃然道:“他为此发了血誓。”
“血誓?”
“诡异一族以血和魂为誓,若有违背,必受反噬,到时哪怕是荧惑星君,也会被阴火焚心而死,所以能信。”
禄东赞沉默不语,伸手捻着项间的一串骨珠。
这珠是由本教坐化的高僧眉心骨制成,颗颗莹白如玉。
传说本教僧侣一生精修,所有的修为都在眉骨之上,持之有不可思议之功德,能开智慧,除业力,逢凶化吉。
禄东赞的手指,在骨珠上缓缓的捻动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