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5/2120


但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开口。
这就是王玄策。
“太要脸的人,在朝堂上是混不下去的。”
苏大为感概道。
“阿兄,你说什么?”
“没什么,我是说,王大夫这人太要脸面,但他也很可爱……宁可牺牲自己的仕途,也不想失节。”
换个人,如果仕途不通,只怕就会打那些财宝的主意了。
可王玄策也没有。
坦然将秘密交给苏大为。
聂苏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懵懂的哦了一声。
李客手举着横刀,再次兴冲冲的跑上来。
“师父会完客了,是否可以教客儿武艺?”
苏大为伸手摸了摸李客的脑袋。
这娃儿近年来身体长得飞快,脑袋已经快到苏大为的下巴。
“呃,还不行,为师还有要事,今天不能陪你了,改日吧。”
“师父……”
李客小脸一垮:“我觉得你说的不是好话。”
“咳咳,小孩子不要想那么多,长大你就懂了。”
……
现在都察寺挂个寺卿的名,实权已经不在手上。
不良人的职也解了。
大理寺少卿还挂着,不过最近也没什么大案。
所以苏大为好像清闲下来了。
但,其实并没有轻松多少。
因为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那就是为太子李弘医病。
苏大为之前和武媚娘说的,并不是虚言。
孙思邈真的被都察寺的人找到,并且接来了长安。
时已八月末,天气炎热。
长安西市卖冰的铺子生意异常火爆。
苏大为在西市转了一圈,吩咐冰铺给家里送些冰,制冰的铺子,也是他的产业。
然后又马不停蹄,站在宫门前等候。
除了他之外,武媚娘和李治派出的内侍也在门前严整以待。
半个时辰后,一辆驴车拉着大唐最负盛名的名医,神医,孙思邈孙老神仙,自北门而来。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
相传为楚大夫屈原后人。
唐代医药家、道士,被后人尊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孙思邈出生于贫农家庭,他从小聪明,喜爱道家老庄之说。
隋开皇元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终南山中,求医问药之人,络绎不绝,渐渐有了名望。
大唐建立后,孙思邈受朝廷邀请,与朝廷里的医家一起搜集整理医学,于显庆四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此后,他便飘然归隐。
也正是他离开后,李治也李弘的身体健康开始急转直下。
此老在时,李治尚不觉得如何。
直到他离去后,才明白,何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无勇名”。
像孙思邈这种厉害的医者,最厉害在于调理阴阳,治病于未发。
有他在,李治和李弘什么病也没有,也就不觉得孙老神仙如何。
等孙老神仙归隐,各种身体毛病都来了。
朝廷供奉的医家,还有民间搜罗得名医一大堆,各献丹方灵药。
每次服药,也确实能好一阵子。
但随后又发。
这能说明这些医者厉害吗?
跟孙思邈相比,双方于医道,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也正是如此,李治越发渴望找到孙思邈。
同时也坚信自己与太子的病,还能医治。
只要找到孙思邈。
如今,孙老神仙真的被苏大为找来了。
紫宸殿中,李治不顾身体疲弱,拖着迟缓沉重的脚步,亲自下阶相迎。
伸手握住孙思邈的手掌,眼角闪动着泪光,动情的道:“朕盼孙翁,如盼日月,如今,可算把孙翁盼来了。”
“陛下言重了,老道当不得陛下如此挂念。”
孙思邈须发皆白,然而满面红光。
当真是鹤发童颜。
被李治如此礼遇,令他在意外的同时,也有些感动。
“陛下请上座,待老道替陛下诊脉。”
“朕的身体不急,不急,先看太了,先帮朕看看太子的身体。”
李治用力摇了摇孙思邈的手臂,又转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苏大为。
“阿弥,你破案、破敌,朕不重赏,但你找来孙老神仙,朕一定要重重赏赐!”
第九十五章
帝王略论(上)
“陛下言重了,还是先请孙老神仙替太子诊病吧。”
苏大为态度谦虚道。
随着李治摆驾东宫,孙思邈和苏大为、武媚娘等人,在宫人太监、千牛卫的护送下,一起前往。
这一路上,苏大为都暗自在打量孙思邈。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
哪怕是数千年后,他的名字,依然与《肘后千金方》一起,被人铭记,被尊称为药王。
苏大为记得自己看过不少关于孙思邈的记录,此老在贞观年间,就曾被太宗征召过,而且他出生于西魏,历经西魏、隋、唐三朝,可谓活化石。
按年岁去推,此老已经年逾百岁,但苏大为暗自观察,发现孙思邈面如婴儿,牙齿整齐坚固,说话时中气自丹田而出,沉凝而稳定,完全不像是百岁高龄的老人。
这人养身之功,非同小可。
而且苏大为更隐隐在孙思邈身上感到元气流动。
只是这股气息并不强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5/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