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2120


“保护皇上,有刺客,有刺客!”
此时,整个崇圣寺广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伴随着这一批刺客的行动,广场外又冲出了近百人,一个个带着面具,手持利刃。
侍卫们蜂拥而上阻挡,但这些刺客显然都是精心挑选出来,一个个凶悍无比。
李治被壮汉拉扯着往外走,苏大为不敢怠慢,忙紧在李治身后。
就听李治道“怀玉,咱们去哪里?”
“刺客人多势众,且混在一起,难辨忠奸。
咱们往灵宝寺撤退,那边有金吾卫驻守,应该十分安全。
陛下别担心,秦怀玉一息尚在,定会保护陛下安全。那个公公,快过来搀扶陛下。”
壮汉带着李治,沿着长廊奔走。
迎面,出现了几十个刺客,他见状也不慌乱,冲着紧跟在李治身后的苏大为喊了一声,提起手中那根碗口粗细的大棍就冲了上去。大棍翻飞,泛起一道道火色光芒。
那光芒离滚而出,顿时化作一道道火焰。
那些刺客,完全不是壮汉的对手。就见那壮汉如猛虎出闸一样,大棍抡起,那些刺客是挨着死,碰着亡。一个个全身焦黑,好像黑炭一样倒在地上,哀嚎声不断。
这是个异人?
苏大为瞳孔一缩,心中暗自道了一声。
“公公,保护陛下,随我来。”
壮汉一马当先就冲了过去,李治连忙道“快走,快跟上。”
不对啊,这厮既然是异人,又岂是这些刺客可以阻挡?
不是苏大为狂妄,这些刺客虽然身手高明,可说实话,也造不成太大的威胁。
苏大为一个人,就能干掉全部。这壮汉的身手,和苏大为应该是在伯仲之间。他手中的大棍有神异,可是苏大为手里也有降魔杵,未必就会输给这壮汉手里的棍子。
崇圣寺外,有重兵把守,为何不往外走,反而要去灵宝寺?
苏大为心里疑惑,但他也清楚,他劝不住李治。
从李治对那壮汉的称呼就能看出,他很信任这个壮汉。如果苏大为阻拦,说不定会适得其反。若是那样子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苏大为决定,跟着他走。
他搀扶着李治,跟在壮汉身后,一路就冲出了崇圣寺的后门。
崇圣寺后门外的街道上,此时也是喊杀声连天。
也不知从哪里来的这么多刺客,四处奔走。
后门外,虽有金吾卫驻守,可是面对近百名刺客的疯狂攻击,一时间也有些慌乱。
灵宝寺的山门,和崇圣寺的后门隔街相望。
壮汉杀出一条血路,来到灵宝寺山门外,举起大棍,狠狠劈在那山门之上。
只听轰隆一声,沉甸甸的山门被他砸倒。
“陛下,随我来!”
壮汉大吼一声,冲进了灵宝寺。
苏大为忙搀扶着李治,跌跌撞撞跟在后面,也进了灵宝寺。
“狗皇帝进了灵宝寺,休要走了狗皇帝。”
刺客们发现了李治的行踪,大声呼喊。
滂沱大雨,让人视线有些模糊。
从街拐角冲出来一队人马,手持弓弩,厉声喝道“放箭!”
伴随着他们的呼喊声,刺客们立刻散开,把金吾卫暴露出来。
刹那间,箭矢如雨,呼啸射来。
金吾卫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人竟然会自相残杀。猝不及防下,几十个金吾卫就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金吾卫,更慌了!他们这时候也有点糊涂,到底谁是敌人?谁是袍泽?
他们发愣,可刺客们却没有停手。
一部分刺客冲上来,再次和他们砍杀在一起。
还有一部分刺客,则冲进了灵宝寺。
灵宝寺里的僧尼,原本都守在大殿里。按照李治的行程安排,他在祭拜完李世民后,回来灵宝寺礼佛,其实就是探望那些出家的嫔妃。谁料想,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僧尼们顿时乱了分寸,四散奔逃。
“陛下,咱们去天王殿。”
壮汉没有理睬寺中僧尼,往寺内跑去。
李治想要跟着,哪知道苏大为却一把拉住他,道“陛下,天王殿不安全,随我来。”
“你……”
李治一愣,刚想要发火,却不想苏大为拉着他就走。
苏大为的力气很大,李治在他手里,根本无法抵抗,身不由己就跟着苏大为走。
“怀玉,救我!”
李治慌了,忙大声喊叫。
壮汉本在前面开路,忽听到身后传来李治的呼救声,忙停下来转身看。
苏大为这时候,也不再隐藏。
他伸手一把搂住了李治的腰,把李治抱起来,脚下蹭蹭蹭几个纵越,就穿过了一道门庑,消失无踪。
第七十七章
己巳日(四)
崇圣寺内,已乱成一锅粥。
滂沱大雨中,喊杀声此起彼伏。
十二名千牛备身,已有四人死于乱刃之下。剩下八名千牛备身则组织起了抵抗,率备身和主杖两百余人,死守崇圣殿,保护随行的王公大臣。与此同时,崇圣寺外,金吾卫也逐渐稳住阵脚,和叛军站在一处。号角声,在崇德坊的上空回荡……
“陛下呢?陛下在哪里?”
长孙无忌在大殿里厉声喊喝。
他虽是文士,但也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人物。
一开始他有点方寸大乱,不过很快的,也就恢复了正常。
自李渊太原起事,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后来李世民和隐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在那么危险的局面下,他也不曾有过半点的慌张。
太平的太久了,以至于都变得松懈了!
长孙无忌暗骂自己,旋即发现,李治竟不见踪影。
“刚才陛下随上戍主离开了。”
“他和怀玉走了?”
长孙无忌一怔,旋即放下心来。
目光,扫过人群中的一个青年,就见他神色沉稳,丝毫没有流露出慌乱。
他为什么如此镇静?
长孙无忌眸光一凝,旋即把目光挪开。
那青年,正是吴王李恪。
李治不在,作为太宗皇帝的子孙,他的表现极为冷静。
手中宝剑滴着血,显然杀了不少人。
太宗皇帝的孩子,又怎可能会害怕杀戮?
可是,长孙无忌的心里,却越发的忌惮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