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8/2120


正像高大龙和安生所说,大不了就建立自己私人部曲,将这些人手招揽到身边办差。
都是难得的人才,放跑了谁都是损失。
有了人,才有一切。
今后如果苏大为向军中发展?
这些情报人员和机构,亦十分重要。
有了他们,才有属于自己的耳目。
都察寺的事,也不是当前最紧急的。
最要紧的是手头的案子,不光有高阳公主案,昨日在延英殿,李治还钦点他去审李义府和郭行真。
这才是头等大事。
各方博弈,他的位置极为敏感?
绝不能行差踏错半步。
洗漱完毕后,苏大为先去了长安县。
向着县君交了令,将手头的差事交出去。
昨天李治的令已经成明旨发下。
新长安县君与苏大为虽无深交,但这数月来,也算相得。
待苏大为将手中各杂案和事务交出去后,县尊还邀约苏大为一起用午膳,想与苏大为结个善缘。
不过被苏大为婉拒,并言及改天由他做东。
他这倒不是推托,而是实在压力太大。
辞别了长安县,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都察寺。
早有太监带着李治的圣旨来了。
苏大为解去都察寺卿一旨,暂时由原来的副手高大龙任“代寺卿”。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苏大为走了,高大龙就失了靠山。
他在这个代寺卿的位置上,坐不久。
之后应该会有另外的人选,来接替寺卿一职。
苏大为也不去理会都察寺内的人心浮动。
只是招来一些心腹,将事务一一安排下去。
又做了若干布置。
找各要员和关键的探员谈话。
这一下,就花了半天功夫。
待这些事做完,又稍做交接,最后将代表着都察寺寺卿的印信,交到高大龙的手上。
算是结束他这几年在都察寺的权印。
忙完都察寺的事,苏大为仍不能停歇,直接去到大理寺,找大理寺寺卿裴廉。
才走进公廨,就见得到通传的裴廉整了整官服,大步向他迎来。
裴廉的脸上,堆起热情洋溢的笑容。
伸手握住苏大为将要行礼的双手,轻轻摇动:“太好了,大理寺盼苏少卿如久旱盼甘霖,刚刚接到圣上的旨意,苏少卿以后就留在我们大理寺,这真是好消息。”
苏大为陪着笑了几声,心里却有些不爽。
老子从从四品正的都察寺寺卿,到大理寺少卿。
不说品秩,这权柄,可是大跳水。
这算个屁的好消息。
不过大概对裴廉来说,是利好。
多了一个背锅侠可以甩锅。
“少卿来得正好,距离陛下给出的高阳公主案的案期,可只剩下两日了,这可如何是好。”
裴廉拉着苏大为的手,一脸苦涩:“还有李义府的审理,陛下今下的旨意,还有郭行真案,也要大理寺协助少卿审理,这些,都得仰仗少卿啊。”
若不是顾忌着公廨里还有主薄和长史等官吏,苏大为要给裴廉留点面子,他听这话真想拂袖而去。
妈个鸡,就知道李治的安排不简单。
最后所有的锅,都落下来。
苏大为不动声色的,将裴廉的手抽开:“这些案子我都知晓了,陛下既然交代下来,我自会办妥。”
裴廉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有苏少卿这句话,本官也就放心了。”
这可能是历年来,最奇怪的寺卿与少卿的对话。
主要是苏大为属于被皇帝空降下来。
又有破案神探之名。
而裴廉也希望有苏大为替自己顶锅,让他能安心在大理寺卿的位置渡过,不要在履历上添上不必要的污渍。
“苏少卿,现在先办谁的案子?”
裴廉招了招手,招来主薄,向苏大为接着道:“大理寺今后就是苏少卿的自家人,需要什么,只管跟主薄说。”
“李义府现在还在大理寺的牢里吧?”
苏大为道:“带上人手,我要去提审。”
“马上安排。”
裴廉向身边的主薄递了个眼色。
苏大为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裴寺卿,你这个裴是河东裴?”
“嗯,怎么了?”
“没事,随口问问。”
苏大为微微一笑,不再说下去。
大唐有两个裴。
一为河东裴,二为闻喜县裴。
皆为郡望士族。
之前长安县君裴行俭,出自闻喜县裴。
随着主薄和差役向牢房走去时,苏大为心中暗自思忖。
魏晋时,士家门阀倍出。
河东因经济发达,化底蕴丰厚,在魏晋士族门阀政治形成时,也出了好些望族。
其中有闻喜裴氏、解州柳氏、汾阴薛氏、安邑卫氏。
天地钟情,日月宠幸。
条山拔地托龙脉,大河顾我掉头东。
裴氏既为世家门阀之一,那么此时的大理寺寺卿,在此次门阀与皇权的博弈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心中杂念纷呈。
过得片刻,只觉光线渐暗。
苏大为猛地记起来,当年自己因护着武媚娘,也就是明空法师,也曾陷于大理寺的天牢。
后来脱困时,还放过一把火。
已经数年没来这里,一时居然忘记了。
抬头四看,依稀还有当年的影子。
不过有许多地方又经过重新修缮,倒比过去要好一些。
空气没有那么混浊,只是依旧有一股草木阴湿腐朽的味道。
其中还夹着一种人体衰败,难以明状的气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8/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