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6/2120


“周二哥说得不错。”
李博也在一旁赞道。
私人部曲,自秦汉朝就有了。
秦汉时为客卿。
汉末三国时为客卿和部曲。
简单来说,便是属于私人的谋臣和武装。
高大龙在一旁添油加醋,向苏大为又说了一番话。
大概是,大唐对外征战,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和异族。
这些人到了大唐,自然属于贱籍。
贱籍又分官籍和私籍两种。
以苏大为如今的身份,经历过辽东战场后,手里也掌有不少高句丽和百济奴。
这些人,完全可以武装组建成苏大为自己的私人部曲。
按唐时的习惯,这些被掳回的奴婢,属于苏大为的私有资产,可以任意买卖、私下馈赠。
这些奴仆也都心甘情愿为苏大为效命。
别说唐时了,就算到了后来的大明朝。
大明攻打安南,掳了人口,男人阉了入宫做太监,女人做宫女,这些人也都死心踏地为大明主子效力。
李博在一旁接着补充道:“苏郎君,除了你手中这些奴仆,都察寺接下来改组,必然会淘汰许多原来的老人,这些人无处可去,完全可以吸纳一些过来,组建私人班底。
只不过,需要不少钱财养着他们。”
“钱倒不是问题。”
苏大为眼神闪亮。
他现在富庶了。
这些年经营生意,虽然平日里低调,但出钱养些人,一点问题也没有。
“以阿弥你如今的身份和钱财,养些人应该不成问题,你现在已经是正四品下的官阶,我若是你,早就广置田宅,广纳奴仆,多招些奴婢下人。”
高大龙冲苏大为举了举酒杯:“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迟迟不见动静,我都替你急。”
苏大为只得苦笑以对。
以他的身份身家,蓄养些奴仆,雇些护院甚至私人的部曲武力,早已绰绰有余。
之所以一直没这样做,还是观念使然。
毕竟是后世的灵魂,那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年代,从根子里,就没想过,要去牙人行买些奴婢,又或者在战场上多掳高句丽奴。
另外就是柳娘子也是小门小户惯了,就算是苏大为父亲苏三郎那一辈,家里也从来没有宽裕到可以去赎买私奴。
到现在?
家里宅子大了?
苏大为想雇几个下人?
柳娘子都一直不许。
还是后来让沈元和周良还有李博他们住进来?
这宅子才有些人气。
不然诺大的宅子?
只有柳娘子和聂苏、苏大为,外加一猫一狗?
实在太过冷清。
“此计可行,都察寺不少老兄弟?
要是不能继续做下去,那就白费了他们一身本事?
阿弥就花点钱雇他们呗。”
高大龙道:“若到时你这收不下,我也愿意雇佣一些。”
“此事回头再议?
喝酒吧。”
苏大为举起酒杯,把话题代过。
暂时?
这事就聊到这里。
组建私人的部曲和武力,确实是一条路子。
就苏大为所知,开国时那些军功贵族?
很多都是小农场主,慢慢积累军功?
扩大门阀。
然后吸纳破产农户,还有战场上掳来的奴隶,赎买些贱籍工匠,逐渐跨过阶级门槛,成为大农场主,大地主。
“哎不对”
苏大为一拍大腿:“钱宅我有,可我没地啊。”
他忽然想起来,宅子是朝廷赐的,官爵是李治给的,钱是自己挣的,但土地好像自己还真的没去买过。
再说现在长安附近哪还有闲地。
那些有好田地的大族,一般也不会轻易卖。
因此,苏大为严格来说,虽然有钱,有官身,但还不是地主。
在这时代,没有大量的土地,不做个大地主,你蓄养奴婢贱籍,也养不了多少人口,腰杆子就不硬气。
只有掌握大量土地的贵族,方能称一声地主,才有资本传家。
拥有大量土地的武将,那叫军功贵族。
拥有大量土地的官儒门,那叫耕读传家。
跟小门小户没什么关系。
是否是贵族,还得看占有土地多少。
农耕明里,土地就是生产资料。
拥有土地,就有资源,就是有产阶级。
无土地,就是无产者。
安生看了他一眼:“想要地?我和尉迟家、程家可以卖点给你。”
“让我想想。”
苏大为手指在桌上轻轻划动着:“有了地,我就得雇人吧?还得去牙人行。”
“花不了几个大钱,再说你府上不是养了一批高句丽和百济奴吗?回头再让薛仁贵和阿史那道真,给你送些突厥和胡奴来,新罗那边,你要是打声招呼,金法敏也会乖乖奉上。
再和黑齿常之他们说一声,倭人奴隶,你也不缺。”
安生放着酒杯,双手抱胸,颇有些自矜的道:“有了田还怕没人吗?再说以咱们的身份,就算什么都不做,只要有这个意思,就会有许多人主动投靠。”
这话的意思是,咱们现在都是贵族,贵族,就得有贵族的样子。
架子得端起来。
说是买,其实是顾及苏大为的面子,匀些田给他,帮他把家族架子搭起来。
有了这份家业,日后苏家,也能成为传承百世的门阀贵族。
若不是苏大为有现在的身份地位,还有广阔人脉。
普通人想要实现阶级跃迁,拥有自己的田地传家,着实不容易。
大概只有从军立军功这条路。
不过随着朝廷上层思路的变化,府兵渐渐转向募兵,这条路也渐渐堵上了。
就像是后世普通打工人,要想靠打工在帝都买一套房,难度可想而知。
“大唐立国四十六载,如今长安附近,哪还有闲地。”
高大龙看了一眼高大虎,颇有些感概道:“若能买到好田,我这些年也颇有点积蓄,也想都换成田地。”
“这事你要问阿弥,他要地,肯定就能弄到,你可以借他的风,也可以买到一些。”
安生指点道:“或者你钱够多,去市口找牙人行做中人,自有懂行的帮你去办,每年总有些破产的农户,出价高的话,应该还能买到点,不过如果想大量买,那便不容易了。”
帝国中,依然有大量百姓没有田地,只能去替人耕种,做雇佣工,或者手艺匠人,再要不就去经商,做小生意。
这些人里,大部份是没搭上开国那次顺风车,没能实现阶级跃迁。
除非后代有人从军立军功,或者是几代人积累购买田地,慢慢过渡到小地主。
大部份人,世代替人耕种,没有自己的土地。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不过相较而言,大唐的百姓,日子比前朝好得太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6/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