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0/2120


苏大为不知李治如何想的。
不过既然命自己候着,他便乖乖走到殿中道旁,背对着一根红漆大柱,垂手侍立。
就和殿上那些侍奉的太监宫女一般,眼观鼻,鼻观心,不再出声。
李治伸手示意了一下,侍立在他手边的王伏胜扬声道:“传东台侍郎入见。”
一边说着,一边悄悄抬袖,抹了一下额头上渗出的冷汗。
大殿外。
东台侍郎郝处俊沉默站立。
他的面容沉毅,双目炯炯有神。
虽然满头银丝,但依旧显得精神健旺,让人不敢轻视。
听得殿内传出传召之音,郝处俊整理了一下官服,双手执笏板,迈着方正的步子,走入殿中。
“臣,东台侍郎郝处俊,参见陛下。”
郝处俊立于殿中,双手执笏板,向着李治郑重一礼。
“免礼。”
李治虚抬右手:“东台侍郎求见,可是有要事?”
“确有一件事,臣拿不定主意,所以求见陛下。”
郝处俊的话说完。
李治便忍不住向立在大殿一侧的苏大为,看了一眼。
这一眼的眼色有些复杂。
既有一种,“和你一样”的意味。
又有一种,“你都察寺不是什么都知道吗,可知东台侍郎是为了何事”?
这样几种情绪。
苏大为站在那里,心中飞快盘算。
但在面上,十分严肃,面无表情得好像当初的李思文一般。
对于李治那个眼色,他看懂了。
不过他更懂之前李治让自己带耳朵,闭嘴巴是什么意思。
多看,不说。
观其不语真君子。
非大朝会的日子,朝中重臣突然求见,必然是有要紧事。
果然,郝处俊在得到李治首肯后,郑重一礼道:“臣此次来,是接到几份重要奏折,这些折子,皆参中书令李义府贪脏枉法,民怨极大,臣不敢擅专,请陛下察之。”
说着从袖子里取出几分奏折,双手奉上。
太监王伏胜小心看了一眼李治的表情。
这个时候,李治的表情,就是没有表情。
在不久前,苏大为说李义府的事时,李治是反常的严肃,甚至是冷漠。
但是到现在,却是平静。
这依然是反常的。
东台侍郎为过去门下省,负责审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称“封驳”,是审议机构。
所以郝处俊收到下面诸臣递上的折子,有审议之责,遇到重大问题的,可以直接向李治禀报。
他此次来,属于职份之内。
并不出奇。
奇就奇在,时间节点这么好,刚好是苏大为说完李义府,东台侍郎便来递上弹劾李义府的折子。
世上真有这般凑巧之事?
按李治的性格,他肯定是起疑心的。
可是他现在,面上一丝表情都没有,平静得可怕。
李治的手指微动了一下。
熟知他的王伏胜,忙鞠躬点头,然后快步下去,走到郝处俊前,接过奏折,又小快步的上去,将奏折置于李治面前的桌案上。
“陛下。”
“念。”
王伏胜忙点头,伸手揭开第一份奏折。
一眼看过去,他的身体好似微震了一下,舔了舔唇,低声道:“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告发李义府,言:李义府向长孙无忌之孙长孙延索取七百贯,得授司津监一职。”
“谏议大夫弹劾李义府,私占长安城外,百姓田亩两百顷……”
“西台侍郎弹劾李义府,主持铨选,私相卖售……”
铨选是指选官制度。
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
如今,铨选之权,李治是交给李义府。
也就是大唐官员中人事升降任命,李义府掌着方向,只用把结果呈报给李治即可。
这里面有没有询私舞弊的空间?
绝对有。
在去年末的时候,李治就听到风声,私下与李义府谈话,提醒他注意收敛。
但从眼下这些事来看,李义府非但没听,反而变本加厉。
苏大为注意到,王伏胜每念一句,李治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一分。
但是更可怕的一封弹劾奏折,随着王伏胜的口,念了出来。
“西台侍郎弹劾中书令李义府,府中请术士杜元纪望气。”
咯噔!
苏大为仿佛听到空气里,有某种平衡线被撕碎的声音。
第五十七章
暴怒
旧唐书职官志一:龙朔二年二月,甲子,改百司及官名改中书侍郎为西台侍郎。
新唐书刘洎附乐彦玮传:麟德元年,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西台寺郎上官仪,是李义府的下属。
西台,即之前的中书省。
职能是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旨,属决策机构。
此时的中书令,也即西台令,李义府,不但执掌西台,成为大唐右相。
同时还兼有“铨选”之权。
也就是对后备官员的人事任免权。
李治把这份权力都下放,摆明了告诉百官,李义府是李治信任的大臣。
其权焰滔天,可见一斑。
上官仪身为西台侍郎,居然上奏弹劾李义府。
这是十分罕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0/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