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5/2120


一句话说着,分成了几段。
中间夹以喘息之音。
苏大为心里略微有些担心。
不是担心别的,是怕历史会不会又变了,李治这身体,能撑下去吗?
如果万一跟泉盖苏文那样,提前走了。
只怕现在的武媚娘,还无法掌握大唐朝局。
心里想着,颇有几分真情实意的道:“陛下,请保重龙体。”
一边说,一边移步上前。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有机会,得以偷偷瞥了武媚娘几眼。
方才叫“阿弥”的,正是武媚娘。
比之三年前,武媚娘的容颜愈发美艳。
岁月仿佛异常钟情于她。
她的皮肤光滑玉润,宛如新剥壳的鸡子,完美得令所有女人嫉妒。
而她展露出来雍容华贵的风情,在端庄中,透着一丝妩媚。
那种成熟的风韵,笔墨难描之万一。
待走近一点,苏大为更是嗅到从武媚娘身上传出的异香。
虽然知道那是她香囊里的香料,但还是让人心潮起伏,有些魂不守舍。
“阿弥,你这回来,给朕出了好大的难题啊。”
李治的声音清晰了一些,似乎没方才那么喘了。
苏大为的注意力从向自己微微带笑的武媚的眼下,移向李治。
“陛下……臣也不想如此。”
他抱拳苦笑道:“但是有人似乎看不得臣好,一见臣回长安,便迫不及待的想要算计臣,陛下,阿弥真的很惶恐。”
“惶恐……”
李治咀嚼着这两个字,上下打量苏大为,默然片刻,忽然笑起来:“从你脸上,朕可看不出任何惶恐。”
苏大为挺起胸膛,向李治抱拳道:“本来臣是很惶恐,但是来到陛下面前,想起阿弥是陛下的臣子,有陛下替我撑腰,一定会揪出凶徒,审之于法,于是臣便不惶恐了。”
“你啊你……”
李治伸出肥胖如肠的手指,向苏大为点了点,又是吃力,又是好笑的道:“几年,几年未见,阿弥这,张嘴,倒是越发会说话了。”
武媚在一旁掩口轻笑:“那还不是亏了陛下把我这阿弟,派到那么远的地方打仗,兵凶战危,活活把阿弥从一个愣小子,逼得伶牙利齿……”
她的眉梢微蹙,似乎想表现得悲切一点。
苏大为一脸尴尬的向武媚娘道:“阿姊,其实……也没那么惨啦,你想笑就笑吧,看你憋笑也很辛苦。”
紫宸殿内,忽然响起银铃般的笑音。
带着殿外屋檐下的风铃,也一起摇曳着,发出清越的声响。
殿下的千牛卫和太监宫女们心下好奇,却又不敢转头张望。
只能悄悄转动着眼珠,向殿内投以好奇的目光。
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宸问对(中)
紫宸殿外,无数人猜测着天子李治和皇后武媚娘,在与苏大为说些什么。
紫宸殿贵为内殿,等闲人一般没资格进入。
除非是李治亲信重臣,又或者是武媚娘这边的重要亲族。
更何况今晚,是单独召见苏大为。
意义非比寻常。
跟殿外无数人猜测着内景不一样,殿内十分的安静。
殿角的香炉烟气袅袅,一种能宁神和舒缓疲劳的香气,在紫宸殿飘动。
淡淡的白烟如仙鹤,如异兽,又如传说中的仙家洞府一般,宁静而深邃。
李治没说话,苏大为也是恭敬站在阶下,静静等待着。
在礼数上,绝不会有任何不周道。
哪怕是真的亲戚,对面的是天子,做臣子的也不能有任何失礼。
何况自己只是武媚娘认的“弟弟”,并无血缘之亲。
李治眯着眼睛,透过香气打量着苏大为,似乎终于将呼吸调匀,不像方才那样喘了。
他像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嘴角微微翘起:“阿弥,你闻这香如何?是吐谷浑的蕃使进贡给朕,据说出自大食,最能安神,朕用了感觉头痛都好了许多。”
武媚在一旁,伸手握住李治的手,关切的看向他:“陛下为国事操劳太多。”
苏大为不知道李治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河西进来的香料,但他猜李治提起这个,必有他的深意。
果然,李治下一句就是:“去岁的时候,天山南疆又有外蕃叛乱,好在薛仁贵及时将其平定……多亏了大唐的将士们浴血奋战,朕才能不断开疆拓土。”
说着,他深深看了苏大为一眼:“替朕稳定百济的局面,阿弥你有功。”
“身为大唐子民,陛下的臣子,这些都是我份内之事,全靠众将一心,阿弥不敢居功。”
苏大为忙抱拳道。
开什么玩笑,领导说你有功劳,你不能真沾沾自喜啊。
先谦虚一下看看风向。
究竟是真心实意夸奖,还是欲抑先扬,得看清楚了再说。
李治看了看他,继续说道:“你在百济待了快三年,熟知那边的情况,朕今天就是想问问你,对百济那边的看法。”
苏大为没有立刻回答,目光先是扫了一眼武媚娘,然后重新落回李治的身上。
这位大唐的天子,虽然身材胖大,有时候甚至连气都喘不匀了。
但苏大为绝不会对他有一丝的轻视。
李治的双眼依旧明亮锐利。
代表着就算这位大唐皇帝正被家族遗传的疾病所困扰,他的头脑依旧清醒。
苏大为知道自己不能犹豫太久,他略一思索,拱手道:“陛下既然问起,臣就斗胆了,但臣年纪常轻,眼光和见识定然比不上英国公和邢国公,仅为在下一点浅见,愿陛下察之。”
对不住了,李勣老狐狸,还有师父苏定方,只有抬出你们两尊大神,替我分担一下了。
苏大为暗自想。
他这番话,还是在做伏笔,哪怕一会话说得不合李治圣意,那也是他“年纪轻”,眼光见识不如李勣和苏定方。
李治可不能拿这话来治他的罪。
这话说出来,李治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错愕,随即摇头,指着苏大为喘气道:“你……你这猾头,放开了说,不管,不管说了什么,朕都不会计较。”
“谢陛下。”
苏大为这才放下心来,稍微斟酌了一下道:“陛下问百济之事,那就得和高句丽、新罗一起说。”
李治没说话,扶手上的食指微动了一下,示意苏大为说下去。
“前年苏定方大总管虽然仅用不到一月时间,便攻下了百济,尽掳扶余王族回唐,并于洛阳则天门献俘,但是百济内的叛乱力量,却没有彻底消除,仅数月之后,百济扶余丰便在倭国的支持下,潜回百济,并打出扶余王的旗号。
当时天气甚寒,我军在百济仅有一万人,粮路又不畅,原本归降我们的各处城主皆反,情势危急。
后来臣与刘仁愿议定,收缩兵力,守住故百济都城泗沘。
其间大小数十战,幸赖陛下神威,我们守住了泗沘城。
待到来年,臣被陛下拔为代都督,命刘仁愿守住泗沘,臣依据情报,率兵奇袭高句丽买召忽城,夺得一批粮草,解了我军缺粮之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5/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