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0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1/2120


李勣此时却没有放过大度设的打算。
他挑选所部及突厥骑兵共六千人,穿越直道、白道川,在青山追上薛延陀军。
大度设被迫在诺真水后世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勒兵备战。
既然逃不了,那便决一死战吧。
只有胜利者,才有权力决定何时停战。
双方战阵横亘十余里。
突厥骑与薛延陀交战不利。
薛延陀虽然也擅骑兵,但却是重装步骑兵。
骑马只为移动迅速。
逢战,却是下马凭重甲步阵,如墙而进。
突厥轻骑遇到这种战术,一时也是头秃。
大度设乘胜追击,射死唐军人马众多。
普通的唐军将领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只能是选择撤退,觅机再战。
但李勣就是李勣。
危急关头,他喝令唐军骑兵下马,持长槊直冲。
不就是下马步战吗?
这玩意大唐也会。
狭路相逢勇者胜。
论武德之充沛,大唐乃当世最强,没有之一。
一战大破薛延陀,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五万余人,及马一万五千匹。
大度设仅以身免,单骑北逃。
这一战,北边安定十余年,再无大战。
而李勣也是通过这一战,真正跻身名将之列。
这些信息,皆从苏大为的脑海一闪而过。
他现在手掌都察寺,能掌握到的信息,能看到的卷宗,非比寻常。
对李勣的发家史,熟悉如掌上观纹。
实际上,自那年尉迟恭府上与李勣密谈后,苏大为便暗中了解过李勣。
看完所有能找到的资料,他对李勣的评价是两个字:人精。
李勣早年的战场表现,可是一流名将之姿。
无论是张须陀还是王世充,都不是二把刀,都是当世之名将。
李勣在对这两人的关键战役能赢下来,之后在对窦建德,以及之后一称列的大小战,独自领军就输,跟着李世民、李靖就能赢?
这未免太巧合了一点。
苏大为,却从不相信巧合。
李勣此人,该赢的仗从没输过。
能输的仗,从没赢过。
一些不是要害关键的战役,他看似是输了,但却牢牢抱定大唐当时最强的李世民。
输了小仗,赢了大势。
这究竟算输还是赢?
第九十二章
崽卖爷田
武媚娘对李勣的评价是狡猾如狐。
此人外面忠直,得李渊一声“纯臣”的称呼。
有着忠义之名。
但是以武媚娘的看人水品,会看错吗?
并不会吧。
纯臣多半只是立的人设。
狡猾如狐,才是此人底色。
在乱世中,此人有枭雄之姿。
识实务,懂进退,眼光毒辣,步步为营。
李靖用兵虽神,但正因为功劳威望太大,在平定东突厥后,便称病不朝。
此后远离权力中心,最终老死于病榻。
而以李勣的威望,同为大唐名将,军神之称。
最后居然能得李世民将李治托付。
而一直笑傲到李治朝。
并得善终。
这是政治权谋上的胜利。
论兵法,李勣不敢说有李靖那样用兵如神。
但也绝对是当世名将,一流水准。
他最厉害的其实是眼光,是心思机敏。
还有对危机,对政治的嗅觉。
像李勣这样的人,居然不惜这把老骨头,亲自跑来辽东,看来这次对付高句丽,应该是稳了。
苏大为心思一转,转头向苏庆节说了几句。
苏庆节点点头出去。
一回头,却见李勣摸着胡须,颇有几分得意的看着自己:“苏大为,这人呐,有时只能顺势而为,天意莫测,昔年我想与你联手来平定高句丽,当时你拒绝了。
那时可曾想到,有朝一日,还是会与老夫联手来对付高句丽?”
苏大为一时哑然,但他随即反应过来:“陛下有意让我与英国公一齐对高句丽用兵?”
李勣面上闪过一丝古怪,点点头,又摇摇头。
“高句丽难啊,为了这辽东,耗费了自隋到大唐无数精力,数代君主,都没能征服,陛下想在他这一任上,将此事永久解决。
之前苏定方征高句丽,集齐五路大军,倾国之力,都没能实现,令陛下大失所望。
这一次,是陛下接到你的秘报后,重燃希望。
我主动向陛下请撄。
才有了此行。”
李勣在堂中缓缓踱了几步,转向苏大为:“此前苏定方征高句丽时,百济内的局势还未稳定,所能提供的助力有限,但现在不同,我看你的熊津都督府干得有声有色,百济已经服帖,新罗人也乖巧。
只要集中精力,助老夫平定高句丽,将来功劳薄上少不了你一份。”
苏大为一时默然。
心中则是飞快的思索着。
要说李治很放心李勣吗?
那必然是不放心。
李勣此人政治权谋手腕太高明,李治此前的方法一直是高高供起,不敢给他掌军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1/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