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0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3/2120


得知这个消息,金庾信呆愣了好久,才想起要赶紧入王宫,寻金法敏商量。
“什么,你说那个苏大为,征服了倭国?”
金法敏一失神,将手边的一块玉盏摔得粉碎。
他现在的位置,只差明着宣布继承大王之位。
随着金仁泰出奔,金法敏继承王位已无悬念,差得只是一个仪式,以及大唐皇帝的认证。
但是苏大为扫平倭国的消息,却给十拿九稳的事,带来最大的变数。
金庾信和金法敏与苏大为打交道比较多,深知此人难缠。
而且苏大为不像一般的唐军将领那样好糊弄,一直对新罗怀有警惕。
甚至有意限制和敌视。
这一点,金法敏自是心知肚明。
愣了半晌,金法敏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仿佛从木偶的状态回过神来。
“消息确实吗?”
“千真万确。”
金庾信脸上笼着一层晦暗之气。
这不是他乌云罩顶运势不好,而是自从苏大为踏足半岛以后,金庾信贵为新罗国仙,做事却从未顺过。
一直呕心沥血,结果却是不断被人算计。
一次次受挫,令他原本十分硬朗的身体,也变得大不如前。
这是心理阴影面积太大,带来的身体衰败。
轻咳了一声后,金庾信继续道:“细作已经反复核查过,消息确实。苏大为带着人从天草登陆,先是迅速占据了天草,从此处登陆大大出乎倭王的预料。
等他们反应过来,苏大为已经征召数万倭人仆从军随同作战。
军势大涨。”
“等等,我没听错吗?”
金法敏白白胖胖的脸上,涌起病态的潮红:“他就凭两千人,无钱无粮,如何征召那么多仆从?那些倭人就甘心为他用命?”
“他打破了地方的武士藩主,抄没家产,用田产赏赐那些无地的农户,转眼前,就得兵万余人。”
金庾信声音艰涩,嗓子里像是掺了沙子:“而且他这一计,那些农户为了守护到手的田产,也得死心塌地跟随唐军走下去。”
“好好一个绝户计。”
金法敏神情一呆,做梦想不到,唐军还有这样的骚操作。
“好一个苏大为。”
他喃喃的说着,突然激灵灵一个冷战。
“国仙,若是苏大为在百济也推行此策”
如果苏大为在百济用此策,将上层建筑全部推倒,将底层百姓变做既得利益者。
那么半岛将会天翻地覆,唐军从此将在百济生根,再难根除。
如果再可怕一点,新罗这边也被染上这种变革之火
一想到这,金法敏心中涌出巨大的恐惧感。
唐军一个月内攻下百济,他没怕。
苏大为与他当面,身上透出杀气,隐带威胁,他没怕。
可是现在,他是真真切切的怕了。
身为未来的新罗王,处在这个国家第一贵族的位置,站在贵族的阶层上,他更能清晰的看到,苏大为此计的毒辣。
堪称釜底抽薪。
一但在半岛推行,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这种变革。
所以金庾信一说,金法敏就知道,唐军赢定了。
倭国的王室,所掌握的底层百姓会迅速流失。
唐军会越战越强。
苏大为征服倭国,只是个时间问题。
一但挟征倭大胜的苏大为率兵回到半岛,会不会把那个变革之火也带来?
金法敏的额头冷汗涔涔。
“大王放心。”
金庾信半是宽慰他,半是推断道:“苏大为这种手段,只能用在倭国,绝不可能在半岛施行。”
“为何?”
金法敏刚一开口,就反应过来。
是了,半岛这里不比别的,大唐皇帝李治的眼睛可是盯着呢。
他若在半岛也如此做,李治第一个不会饶了他。
这种做法,在李治眼里,与谋反何异?
经过变革之后,倭国上下只认他苏大为一人了吧?
倭国还算是天高皇帝远。
可这百济、新罗并不是啊。
李治一心想要将这里划归大唐治下,甚至建立如大唐内的建制,设立都督府。
怎么可能允许苏大为那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革命?
在倭国革了,在百济还想革?
是不是还想回大唐革一革?
苏大为一日为唐臣,都不可能在半岛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就算他真的胆大妄为,金法敏一纸奏折递上长安,参苏大为一本。
李治也自会起疑,将苏大为撤回去。
想明白这些,金法敏稍稍松了口气。
略微定了定神,才提出自己最大的疑问:“就算苏大为用此策邀买人心,倭国之大,是我们的数倍,苏大为何德何能,能称平定了倭国?会不会是夸大之辞?”
“并没有夸大。”
金庾信的脸上,露出一抹苦涩和怪异。
“苏大为在天草站稳脚跟,以黑齿常之等人为将,迅速吞下肥前和肥后,又花了两月时间消化这些地方,抽调精壮建立仆从军。
最后率领数万军,向筑前国进发。
在击败筑前和筑后国的倭军主力后,在筑紫野与倭王高市率领的数万大军,展开决战。
倭军这方,如果情报没错的话,应该是藤原镰足为大将。”
“藤原镰足?我知道这个人。”
金法敏露出回忆之色。
十几年前,他才刚到长安做国子监生,听说倭国发生动荡。
中大兄联同藤原镰足诛杀了权臣苏我氏,使得朝中大权回到倭王手中。
倭国国势,也因此很是兴旺了一阵。
为此事,百济人也跟着兴奋了一阵,嗷嗷叫着,又攻占了新罗数城。
所以金法敏对此事印象深刻。
对于与中大兄一起,诛杀苏我氏的藤原镰足,建立起很深的印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