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0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2/2120


他身边安生和黑齿常之看到苏大为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惊得舌头都差点掉出来。
说来简单,不过是抄没和公审,重新分田地。
但这其中也有大量的细节和工作要做。
如何将每户反对者尽数抓捕,如何收集罪证,如何确定哪些是需要打倒的,哪些是可以拉拢的,哪些是没有拉拢价值的。
哪些地方百姓可以组织起来。
六县不过数万人,唐军一直抽调三千,就算这六县皆反,也闹不出大的动静来。
如何确保新右三郎等人的忠心,如何重新分配权力,令忠于大唐的人,牢牢扼住要害位置。
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情报支撑。
但苏大为只用了五日,所有流程都走完,民心尽附。
惊讶归惊讶,但回头仔细一想,也可以想明白,苏大为这招是良药,足以打破地方症结,将一切资源和人力尽快收归大唐。
可这种激烈的手段,也只能在倭国这种远离权力中央的化外之地。
似这种打土豪分田地的作法,别说在大唐推行,就算是在百济、高句丽,都不可能施行下去。
那里有太多双眼睛盯着。
太过于敏感。
安生每思及此事,不由暗叫可惜。
他从没想过,苏大为还有如此施政手腕。
打破一个阶层,重塑一个阶层,的确是针对地方的良药。
只可惜,大唐如今自皇帝陛下,人人都是利益既得者,是不可能允许任何人,在资源分配上面动手的。
谁想改革,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可惜了,那批为大唐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好男儿。
府兵制的糜烂其实自太宗朝末期已经开始显现。
现在在李治朝,则扩散得越发迅速。
从征西突厥起,到征高句丽,征百济。
虽然在外人看来,大唐依旧是武德充沛,战无不胜。
但只有身在军中的将领才知道,唐军兵卒的素质下降有多厉害。
若是能以苏大为的法子去改革府兵,投军就能得重利,得到无上荣耀,底层能成为新贵。
参加府兵就等于有了上升通道。
那府兵制一定能重新焕发光辉。
可惜
改不得。
不过还好,至少在这倭国,可以尽情施为。
安生和娄师德等人,也十分期待看到苏大为将这种革命的火种随着唐军一起传播出去。
这倭岛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唐军留下改革后的天草,放心大胆的继续向肥前、肥后进军。
而随着唐军的进取,一个个村县都落入唐军手里。
唐军到一地,就改革一地。
令最底层的农户翻身,再从中抽取精壮,加入大唐协从军。
一个月后,肥前肥后,皆落入唐军之手。
九州震动。
相较于唐军的入侵,更可怕的是唐军带来的这种变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九州各地都听说了唐军的事,上层的贵族老爷们惶惶不可终日。
而底层的农户佃农们,一个个眼珠子都红了,都馋哭了,暗中祈祷唐军快点打过来,好让底层穷鬼也能翻身过几天好日子。
唐军带来的鼎革之火,随着苏大为中授意都察寺探员,以极为可怕的速度,迅速传向倭国列岛。
此次鼎革,无异于天翻地覆
史称,庚申革命。
“混帐!他怎么敢,那些唐人,那个大唐的熊津都督,怎么敢如此做!”
筑紫。
倭王的宫殿中,高市倭王听到跪在阶下的大臣的禀报,尖叫着,将手边上好的茶器,挥在地上,摔得粉碎。
因为唐军入侵的消息,倭国内的王族意外的停止了内斗。
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唐军。
并且迅速调集军力和资源,准备捍卫自己的权力。
一方面调集各地领主、贵族武士,迅速提兵勤王,一边通知鹈户神宫,请求神道出手,帮助守卫倭王传承。
就在这个时候,地方上关于唐军改革的详细情报汇报上来。
高市只看了一眼,就差点晕过去。
这是
断了王族统治之根!
第八十一章
大唐生气了?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假设将唐军击败,将他们赶出倭岛,那些被唐军改革过的地方,怎么处理?
原来的泥腿子和农户,都翻身做了财主,享有原来贵族的田产。
这些人,肯不肯将田地财富吐出来?
废话,谁会把吞下肚的肉吐出来。
绝不可能的事。
如果他们拒不交田地财富,这些人怎么办?
统统杀光?
那就是逼着这些人造反。
只怕这么做,用不了唐军出面,整个九州都要造反,要革倭王高市的命。
若是不管呢?
捏着鼻子承认这些农户的利益。
好,首先是大义名份。
被唐军抄没的地方贵族和武士,都是效忠倭王,不肯投靠唐军才被抄家灭族。
如今倭王不但不替他们报仇,还要认下分了这些贵族田产的泥腿子农户,承认他们抄家分田是对的,保证他们的利益。
你让其余忠于王室的贵族和武士们怎么想?
地方各藩各地大名和领主武士们怎么想?
既然跟着王族不能保护利益,那不如就投靠唐军,至少能保全身家。
这样一来,王室还有活路吗?
怎么做都是个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2/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