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0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3/2120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地点,先安营扎寨。
然后根据情报,再做下一步决断。
天色渐渐暗沉。
海浪声越来越大。
气温渐渐寒冷。
好在这个时候,苏大为等两千余唐军,已经在岸口附近找了个背风处,安下营寨,并及巡守值夜,暗哨和箭楼。
一切都按正规行军之法布下。
在营中主帐内,苏大为、安文生等此次登陆倭岛的将领,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此次征倭,苏大为带的兵只有两千四百人。
但是能带的将领,几乎都带上了。
除了留下苏庆节、阿史那道真和刘仁轨等一帮将领,和近万唐军守住百济泗沘。
安文生、崔器、王孝杰、娄师德、黑齿常之、沙吒相如,等全都带上了。
要知道,娄师德和黑齿常之等人,都是大将之才。
独领万人毫无压力。
但是现在,他们都在苏大为的麾下,并且毫无怨言。
谁都知道,跟着苏都督,是能捞足军功的。
这次若能顺利,便是开疆拓土之功,回去定能得到朝廷重赏。
“这是倭国列岛的地图。”
苏大为在行军地图上用手指比划了一下:“有些粗陋,将就着看,再过一两月,一定会有更详尽的地图。”
安文生抬头看了他一眼。
苏大为手里的地图,是从一个海商那里买来的。
说是买,其实也是人家主动奉上。
苏大为以熊津都督的身份,能送上礼物令他满意,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份。
穿梭于附近的海商,只愁没有路子结识,又怎么会吝啬一张地图。
只不过,这地图对海商无比珍贵,对苏大为来说,却是太粗糙了,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倭国由几座岛组成,我们现在所在,是名九州,据说昔年徐福出海寻仙山,最后找不到仙山,就在倭国九州登陆,从此在倭国落地生根。”
“那这么说,倭人岂非是秦人的后代?”
“别打岔。”
苏大为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王孝杰:“不管他们是谁的后代,与百济站在一起,不服天可汗号令,也必须付出代价。”
说着,又意味深长的道:“凡日月所至,凡天可汗目光所及,皆是大唐的土地。”
众将一凛,收起玩笑之心。
“谨受命。”
“好了,说到哪了,继续说……”
苏大为在九州北方,一个重点标记的地方指了指:“这里是筑紫,目前是倭国的中心,我们的目标就是这里。
倭岛比百济还大不少,如果能直插敌人心脏,将倭王抓到手里,我们便占据了主动。
征倭之事,便成了大半。”
“苏都督……”
黑齿常之犹豫一下道:“据我所知,倭人虽然水师在白江口大败,但是倭国内,还有可战之兵数万。
而且倭人尚武,性甚狡诈,只凭咱们这两千人,直插筑紫的话,恐怕会引来倭国倾国之力。”
后面的话没说,但在场的都是知兵之人。
自然明白他说的意思。
中央偷家要不成,被敌人缠上,待敌人勤王大军四面合围。
就手上这两千余人,只怕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一时间,众人陷入沉思。
苏大为抬起头。
身边的鲸油灯微微一闪。
帐蓬内橘黄的光芒微微一暗,复又明亮。
苏大为笑道:“此事我早有定计,先定好行军路线,沿路不断吞并本地部落和大名的私兵,我算过,等到筑紫后,我们手里可用之兵,至少有数万,就算倭人倾国之力来,也不用怕。”
说着,又像是增强众人的信心,开口道:“此乃王玄策故智。”
第六十九章
第一战
昔年王玄策在中天竺被阿史那顺派人洗劫了使团,连王玄策和副使都被抓入大牢。
但王玄策与别人拿到的不是一个剧本。
趁着看守松懈,他居然逃了。
一般人能逃得一命,只会跑回大唐,寻求庇护。
但是王玄策不是普通人,他居然不回去,而向大唐的蕃属借兵。
借兵也极有眼光和谋略,先向吐蕃借了三千人。
再以吐蕃的事,去找泥婆罗。
以吐蕃的影响力,尼伯尔也早就仰其鼻息,一见吐蕃借兵了,泥婆罗也不敢不借。
于是又借了王玄策七千骑。
王玄策集齐了万余蕃军,居然一路平推到中天竺。
不但活捉了阿罗那顺,还令刚从戒日王手里夺得中天竺天下的阿罗那顺的国度,轰然崩塌。
当时天竺共分五部,其余几部天竺见中天竺居然被大唐一个使臣借蕃兵便灭了,一时大恐,争相向王玄策上表请降。
于是天竺五部,皆臣服于大唐。
苏大为说这番话,意思就是要用王玄策当年征服天竺的思路,来征服整个倭岛。
只不过,现场大唐诸将,并没有如他预料那般,热烈响应。
相反,还有点冷场。
停了片刻,还是安生开口道:“倭人和突厥人并非同种,习性也大不相同。
草原民族没有固定的城邦,他们逐水草而居,谁强大,就听谁的。但是倭人这边,听说也是耕田打鱼,颇类似百济和高句丽。
若是以百济来做考量,我只怕不会如你计划那般顺利。”
苏大为点点头又摇摇头:“没有人比我更懂倭人了,岛国习性,就是畏威而不怀德,你对他们强硬,他们就柔软。
一但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便会得寸进尺。
如果有机会,甚至会反客为主。”
苏大为的目光从安生脸上扫过,落到黑齿常之身上,最后又落到一脸难看的中大兄身上。
做为唐军的战俘,中大兄这次当然也随军出征。
堪称大唐版的“倭奸”。
遇到苏大为的眼神时,中大兄低下头,目光微微闪烁,似乎不敢与苏大为的双眼对上。
苏大为自顾自的道:“据我了解,倭国内,现在也分地方派系,各地大名和贵族,地主,都有自己的封地。
战时听从倭王的调遣,平时都在自己的领地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