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0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8/2120


而且还有前世的记忆。
据前世历史记载:
龙朔元年,百济旧将僧道琛、鬼室福信等人立故王子扶余丰为王,兴起百济复国运动,起兵反抗唐军,围攻刘仁愿于熊津都督府。
刘仁轨与新罗军一起援救刘仁愿,并击退围攻百济军,与城中的刘仁愿会合。
当时,苏定方围攻高句丽都城平壤已久,因战事不利,又值大雪,遂退出平壤。
李治命刘仁轨率部前往新罗,与金法敏商议唐军去留的问题。
众将士都想回国,刘仁轨回奏称:“按照《春秋》的义理,大夫出征国外,只要是可以使朝廷安宁、国家有利的事,就可以行使专断之权。
如今皇上准备消灭高丽,首先消灭了百济,留下部队镇守,控制了它的要害。
虽然叛贼强横,但我们防备很严密,应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趁它没有准备,打它个措手不及,百战百胜万无一失,这样就可以安士卒之心。
然后分兵占据险要地带,打开局面,飞传表文,奏闻圣上,请求朝廷增派军队,朝廷知道战绩,必定声援接应,敌人就可消灭了。
眼下平壤没有攻克,熊津又要放弃,那么百济死灰复燃,消灭高丽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
况且我们现在以区区一城居于乱贼中心,如果此城失守,我们就会成为逃亡的罪人。
即使进驻了新罗国,但这正像客人一样,万一发生了意外之事,后悔还来得及吗?百济的扶余丰对鬼室福信心怀猜忌,貌合神离,势必支撑不了多久。
我们应当坚守待变,届时再乘乱消灭他们。目前还不可轻举妄动。”
刘仁轨的谏奏不但让李治满意,众臣也交口称赞。事态的发展果如其料。在时机成熟后,刘仁轨先发制人,派人侦察鬼室福信修建的真岘城军情。
随后,他引新罗军乘夜袭击真岘城,悄悄攀墙,至拂晓破城而入。
唐军自此“遂通新罗运粮之路”。
龙朔三年,倭国将领毛野稚子等率二万七千人攻新罗。
孙仁师、刘仁愿及新罗国王金法敏率领陆军进发,刘仁轨则与杜爽、扶余隆率水军沿着熊津、白江进军,与陆军会合。
刘仁轨在白江口遇上了倭军,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倭军大败。
扶余丰脱身逃走,所佩宝剑被缴获。
百济王子扶余忠胜、扶余忠志率领自己的兵众及倭国、耽罗国使投降。
这便是原本的历史剧本。
若按这个历史,唐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将延绵到龙朔三年。
但此时,因为苏大为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历史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唐军得已在龙朔元年,就将扶余丰及扶余忠胜、忠志等人,一网打尽。
而白江口之战,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倭国的第一次战争,也提前到来。
苏大为收起心中杂念。
再次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思索一遍。
忽然听到头上有清越的鹰鸣。
抬头看去,一只矫健雄鹰,振翅飞翔于云空之上,不住盘旋。
第五十三章
倭王
高市年纪在三十五六。
在倭国王室中,属于年轻有为。
而且如果翻看他的履历,也是极为漂亮。
十五年前,倭国王室大权被半妖权臣苏我氏家族掌探。
当时正是高市联合中大兄,与中臣镰足一起,经过密谋,推翻了苏我氏,使倭王的权柄,重回王室。
自那以后,中大兄站在台前,风头一时无两。
甚至上层贵族里,有了想让中大兄成为新倭王的议论。
而高市,始终隐于幕后,低调隐忍。
在后世倭史里,记载高市倭王,为天武倭王长子。
天武倭王乃是中倭白江口之战后,继位的新倭王。
因倭国战败,中大兄颜面尽失,失去角逐倭王的资格。
倭国的权柄落入豪族之手,史称王权转移。
而继中大兄之后,掌握倭国的,被称为天武天皇,名大海人。
但据倭国古田武彦学派考证,白江口之战后,倭军大败,倭王高市被俘,押送长安,开始在大唐八年的囚徒生活。
公元665年,唐高宗泰山封禅,高市以“倭国酋长”之名,参与封禅仪式,并向李治三磕九拜。
公元671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宣布大赦,宽赦百夷,释放高市,派遣使者郭务悰率二千多人赴日送回。
此后,高市回到倭国,从中大兄手中夺回了王位,由此进行改革,改倭王为天皇,并宣布倭国更名为日本。
20多年后,日本部分豪族造反,将高市天皇杀死,易姓革命,僭称天皇,反指高市为乱臣贼子,同时毁掉史书,抹去相关历史记载。
历史浩瀚如烟海,不知多少真相隐没于史册里。
后人能看到的,只不过是经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
前事不问,后者不追。
当前,倭国与大唐的白江之战,一触即发。
在倭国水师主舰上,高市天皇端坐于船头,手执折扇,目光平静。
他的年纪比中大兄大一岁。
但面相,却比中大兄要稚嫩几分。
皮肤白皙如玉脂。
颔下无须。
双眸秀美。
黑发梳做发髻,由樱紫木簪束于头上,乌黑的发髻一丝不乱。
看他的外表,颇有后世花样美男之感。
比之中大兄的骨骼粗大,身材健硕,高市是秀气的。
一身倭王的华服,穿在他身上,也嫌太宽大了些。
柔弱无骨,是以撑不起衣料。
由于身材太削瘦,身边的将士以及中大兄,甚至担心他会不会被突然一阵海风吹走。
然而,高市依旧稳稳的坐在椅上,透过船头,凝视着前方的海岸线,以及隐隐的唐船。
“中大兄,那就是唐人的船吗?”
“是的,吾王。”
中大兄,对高市的态度十分恭敬。
之前齐明天皇意外病逝,朝中掀起的风暴,要是没有高市及时出手,替他安抚住一些人,只怕他没这么容易脱身。
对于这此去救百济,中大兄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而且如果不是有高市在一旁协助,只怕这个计划,只能流产。
所以,最后中大兄被贵族们协迫,做出让步,把倭王之位让与高市。
在他心里,也是心甘情愿。
高市细长的双眸里,莹光湛湛。
纤长如春葱般的手指轻捏着折扇,在手里轻轻抚摩着,似乎是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物。
“真是巨大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8/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